華為雲首提“柔性計算”概念,HPC用戶體驗和個性需求引行業關注

  日前,第十五屆全國高性能計算學術年會在內蒙古呼和浩特召開,本次活動由中國計算機學會主辦,華為雲HPC解決方案總經理張東昇與知名院士、高校教授、科研機構研究員、國外優秀學者及國際國內行業大咖一起,圍繞“計算見智贏未來”主題,就行業應用創新,技術未來趨勢展開交流探討。會中,張東昇首次提出HPC“柔性計算”概念,引導行業關注用戶體驗和個性化需求。

華為雲首提“柔性計算”概念,HPC用戶體驗和個性需求引行業關注

  會中,張東昇在《華為開創HPC3.0多元計算的“芯”時代》主題演講中指出,HPC經過近20多年的快速發展,正從之前營養不良的“計劃經濟”粗放式快速發展,逐步實現富足“小康生活”,HPC建設目前不是量的問題,中國HPC數量已經佔比全球Top500的219席位,佔比43.8%,數量上排名世界第一。而在核心技術、用戶體驗及利用率上還處於起步階段,HPC下一步目標的發展是解決“缺芯少魂”和用戶體驗的痛點問題。

華為雲首提“柔性計算”概念,HPC用戶體驗和個性需求引行業關注

  “缺芯少魂”,缺的是芯片,少的是操作系統、應用軟件。張東昇介紹,華為推出的鯤鵬CPU、面向AI的昇騰芯片,自研的管理芯片、自研網卡芯片、自研的存儲、歐拉操作系統、自研的MPI和數學庫等,可以實現自我革新的HPC生態全堆棧,目前已遷移HPC應用軟件200餘個。

  “柔性計算”是解決HPC用戶體驗而提出的新概念。“類比柔性製造一樣,是以用戶為導向的,以每個用戶需求確定HPC的方案和配置,面向C端的“C2B”“C2P2B”等模式是柔性計算的精髓所在”,張東昇解釋。HPC行業應用和場景領域繁多,據統計有2000多種,但傳統國家超算中心等單位建設HPC試圖用一套系統和配置,承接各行各業,以一種模式覆蓋所有的需求,這就是“計劃經濟”思維模式。

  傳統建設HPC是一次規劃5年再申請預算更新,單一固定週期性建設是對用戶需求的忽視。而華為雲可以為每個用戶提供專屬的“局域網”VPC,提供裸機、虛擬機、容器計算,也可以提供鯤鵬、X86、GPU、FPGA等算力,每個用戶都有自己的獨立root權限,個性化的應用軟件和版本,按需升級最新的版本,自主可控調試配置。這些都是傳統超算中心無法想象和難以實現的,行業裡2000多個軟件基本每天都在滾動更新。張東昇補充道:“華為雲HPC徹底將研究員從繁瑣IT工作中解放出來,使用個性化最新的軟件和應用,按需彈性使用HPC,使科學家聚焦行業創新,突破人類認知極限”。

華為雲首提“柔性計算”概念,HPC用戶體驗和個性需求引行業關注

  華為雲還推出了HPCS²,可以一鍵式部署安裝HPC集群,5分鐘左右集群和作業調度軟件Slurm/SGE就都創建好,極大提高用戶的易用性。

  此外,華為創造性提出了融合AI、HPC、大數據平臺三種,改變了傳統煙囪似的建設,構建了統一的數據湖。三種解決方案資源配比動態調度,大大提高了資源的利用率和降低了成本。華為提出了“芯+端+邊+5G+雲+AI”,5G的上線,將數據傳輸的通道打通,給未來HPC雲化提供了開放的想象力空間。

  張東昇特別指出,華為基於ARM架構打造了自己的鯤鵬處理器,華為雲又基於華為鯤鵬處理器打造了鯤鵬雲服務和解決方案,開啟雲上的多元新架構。華為雲提供了多元化的HPC計算平臺,在統一的雲平臺下,除了提供傳統基於X86架構的算力之外,還推出了基於自主可控的鯤鵬架構的算力服務。

華為雲首提“柔性計算”概念,HPC用戶體驗和個性需求引行業關注

  面向開發者、合作伙伴、高校和科研機構,華為提供了沃土AI開發者使能計劃;面向合作伙伴,華為鯤鵬凌雲夥伴計劃,計劃首批投入1億元生態資金為合作伙伴提供全面支持。華為希望通過沃土AI計劃和鯤鵬凌雲計劃,搭建一個技術交流、人才培養、機遇共創的通道,與學術界和產業界共同構建超算的新生態。

  華為已經具備從芯片到服務器到雲平臺的全棧自主創新能力,軟硬件深度協同使華為雲鯤鵬雲服務具備極致性能。未來,華為雲將繼續保持開放的架構,為教育科研機構和企業提供多元化的超算服務和解決方案,更好地滿足客戶不同場景的需求,提供“多元計算”和“柔性計算”的華為雲HPC解決方案。

來源:消費日報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