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貫中《三國演義》裡最被曲解的人物——周瑜

寫這篇文章之前,我先毫不掩飾地表明三國人物裡面,最喜歡的就是周瑜。

小學時,很多人都在語文課本上學過《草船借箭》這篇課文。那時候博主還小,因為這篇課文,有點討厭周瑜。後來隨著接觸到的關於三國的歷史資料越來越多,特別是陳壽的《三國志》,博主開始對周瑜有了更多正確的認識。現在不僅不討厭周瑜,反而為周瑜鳴不平。

從文學的角度來講,羅貫中為了突出諸葛亮,而故意抹黑周瑜,這是可以理解的。但我覺得小學語文課本根本就不該出現《草船借箭》這篇文章,從某種程度上來講,這是在誤導孩子們對三國人物的正確認識。

《三國演義》裡,周瑜心胸狹隘,被諸葛亮活活氣死。現實卻是:周瑜心胸寬闊,善於舉賢用能。

羅貫中《三國演義》裡最被曲解的人物——周瑜

不談其它,且聊一聊三國時期的三大戰役之一——赤壁之戰。赤壁之戰爆發之時,是諸葛亮投靠劉備的第二年。當時的諸葛亮,嚴格意義上來說,並沒有什麼實職。而整個赤壁之戰,諸葛亮最亮眼的地方就在於:促成孫劉聯盟合力抵抗曹操。很多人可能會覺得,是諸葛亮說服孫權決心抗曹。不妨來分析一下,這種說法稍經推敲就不成立了。

孫權何等人也,豈會單憑一個效忠於劉備的外人就決心抗曹!孫權決心抗曹,主要還是來自兩個人的進言,一是魯肅,魯肅向孫權闡明降曹的危害,讓孫權明白投降不會有好下場。二是周瑜,周瑜的進言更為關鍵,畢竟魯肅只是說明利害關係,並沒有給出計策。而周瑜不僅義正言辭地指出曹操“名為漢相,實為漢賊”,給了孫權抗擊曹操的理論支持,讓孫權抗曹的行為變得師出有名名正言順。更是正確地分析了當前的戰爭形勢,由此作出此次戰役必能勝利的結論。孫權這才揮劍斬桌角表明決心。

羅貫中《三國演義》裡最被曲解的人物——周瑜

結果就是,在周瑜的指揮下,曹操在赤壁之戰中鎩羽而歸。這是周瑜一戰成名的戰役。《三國演義》裡卻把赤壁之戰勝利的功勞很大部分歸功於諸葛亮,而周瑜作為左都督,就是沒事跟諸葛亮打賭比智慧。

試想一下,在如此重要的戰役裡,作為戰前最高指揮官的周瑜,面對決定東吳勝敗的戰役,還能有心思跟諸葛亮比才智嗎?其實閱讀史書不難發現,整個赤壁之戰過程中,關於周瑜與諸葛亮的交集並不多,可見根本不存在周瑜嫉妒諸葛亮才幹,屢次刁難諸葛亮而反被諸葛亮氣死的這些事。

羅貫中筆下的周瑜,心胸尤其狹隘。然而正是這樣的人物,在歷史上卻有舉薦帥才魯肅、重用名將甘寧的行為。周瑜在臨終前還向孫權推薦由魯肅繼任自己的位置,而事實也證明魯肅確實堪擔此任。

一個心胸狹隘的人,是很難在江東有這樣的地位的。畢竟江東政權是由當地幾大家族支持著的,沒有足夠的威信與人格魅力,很難讓人信服。

羅貫中《三國演義》裡最被曲解的人物——周瑜

關於周瑜與老將程普之間,有這麼一段故事。程普是東吳的老將,跟隨孫權的父親孫堅南征北戰,威望很高。起初對周瑜這年輕人不是很信服,多次為難周瑜,最後程普卻是因為佩服周瑜的為人而與之成為忘年之交。

《三國志》中有記載,周瑜在死於重病,年三十六歲。可以設想,以周公瑾之雄才偉略,若非英年早逝,或許能助孫權成就霸業。雖然周瑜之後,東吳出現好幾位堪當大任的統帥,如魯肅、呂蒙、陸遜。不是因為英年早逝,就是因為被孫權猜忌而抱憾而終。不免讓人覺得惋惜!

——秋刀餘,公眾號《秋刀餘》作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