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頭頂冰花,是光環還是緊箍咒?

少年頭頂冰花,是光環還是緊箍咒?

不是社會太寂寞,就是我們太自我

1月9日,雲南魯甸“冰花男孩”刷頻走紅。他冒著零下9度嚴寒上學,頭頂白霜,兩頰通紅,雙手皸裂。到校後一個鬼臉,引來一陣歡笑。各路媒體和媒體人更是發出一片讚美之聲,給社會塑造了又一個精美的雕像。白裡透紅,與眾不同,精神可嘉,不紅不行。

我今天不想來精神嘉獎,更不想在那浩浩蕩蕩的“美好希望”的文海里錦上添花。這個事情應該也沉澱下來了,不會再有“紅黃藍”那樣的鬧劇了,我才好意思說說。今天,我假裝我是個孩子,我只想站在孩子的角度,來談談這個事情。

1我首先想到一個故事

1998年11月9日,美國猶他州土爾市的小學校長——42歲的路克,在雪地爬行1.6公里,歷時3個小時去上班,受到了過路人和全校師生的尊敬。

原來這學期初,為了激勵全校師生的讀書熱情,路克公開打賭:如果你們在11月9日前讀書15萬頁,我就在9日那天爬行去上班。”全校師生猛勁讀書。連下班幼稚園大一點的孩子也參加了這一活動。終於,在11月9日前,全校師生讀完了15萬頁書。

與每天一樣,路克於早晨7點離開家門,所不同的是他沒有駕車,而是四肢著地地爬行上班。為了不影響交通,他不在公路上爬行,而是在路邊的草地上爬。過往車輛向他鳴笛致敬,有的學生索性和校長一起爬。

經過3小時的爬行,路克磨破了5副手套,護膝也磨破了,但他終於到達了學校。全校師生夾道歡迎這位令人尊敬的校長。當路克從地上爬起來時,孩子們蜂擁而上,吻他......

再回到我們的“冰花男孩”。號稱是“人民日報”寫的爆文宣揚:看了他,你還有什麼好抱怨的。引來網友感嘆:看著心疼,想哭!大家紛紛回味那“艱苦求學之路”。這些感嘆的網友,我推測大多數是有過這樣的經歷的。幸運的是,我們的主人公身處這個“媒體資訊”發達的年代。

也許,我們的世界實在是太寂寞無聊,只得從“孩子”“老人”“老師”“醫生”“戲子”那裡尋找一些“精神刺激”來標榜這個時代的認真、精彩。

2孩子是精神支柱?

我們的教育一直講的就是“勤奮刻苦”“爭分奪秒”“挑燈夜讀”“寒窗苦讀”“程門立雪”“囊螢映雪”的故事,這些都是“強脊樑”的精神食糧。但是,這些故事都與“早睡”沒有關係,與“孩子”沒有關係。於是我們在“多睡好睡長身體”“少睡苦讀強意志”“現在吃苦是為了以後不吃苦”中慢慢淡化了“睡”“讀”“吃”這些實在東西,只看得見“多好”“意志”“苦”這些虛詞,似乎“精神力量”永遠強於“身體質量”。

大概也就是魯迅先生那個“早”字先刻在了桌子上,然後刻進了課本,最後刻進了教育者的心理?或許是“牆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的精神深入人心?更有可能“早睡早起,精神百倍”的觀念根深蒂固?我們不能忘了,魯迅先生的小時候的“早”是因父親病重,為獨挑生活大梁而早;梅花的“凌寒而開”那是它需要的生長環境;而早睡早起的前提,也是早睡。

學生就是學生,學生首先是孩子,其次是生命,學習只是“生”的一種方式。不管如何,對於孩子來說,精神長存替代不了血肉之軀的常存的。

3我們真的知道他的“笑”?

是的,黑髮都凝成霜了,小手也凍出瘡了,小孩子還能樂呵呵的。樂啥呢?因為眾樂樂,因樂而樂。他不是“五道槓”的孩子,沒有那麼多深刻的道理。就是覺得與眾不同了而笑;或者又因為和大家一樣準時到校了考試沒有遲到,“和而與眾不同”而笑。我相信,事實就是那樣,沒有必要過分解讀。

我也是有過類似的經歷的人之一。從小學五年級開始,我就到距家5公里遠的鎮上中學上學,每到冬天我的手腳都會龜裂凍瘡。印象特別深刻的一次,我冒著細細的冬雨放學回家。沒有傘,北風凜冽,我一個人冒雨趕著回家。一路上,不斷有家長帶著雨具和禦寒衣物前來迎接自己的孩子,而我卻遲遲等不到我的父母——我的父親外出務工,我的母親有一堆事要做。回到家,我渾身溼透,渾身發抖,四肢僵硬不能動,說不出話來。我卻沒有笑,生平第一次因為上學而哭泣。大概,我沒有這位“冰花男孩”這般堅強樂觀。

但是,我們總喜歡用我們的方式去挖掘那率真的眼神和單純的微笑;我們從孩子那裡得到精神力量來宣揚我們對生命、對世界的理解,何必呢?好像,我們一直在壓榨著孩子的時間和經歷,從中刨挖著孩子潛能——精神力。

4孩子都是可塑的楷模?

很多學校,早晨上學的時候,校門口兩旁都站著披著綬帶的孩子,不管夏日冬季,還是烈日寒風。但是我的孩子不知道怎麼回事,就是不願意站在那裡對所有的小朋友說彬彬有禮地說“早上好”。我只能認為他“不願意低下高貴的頭”“彎下堅強的腰”,但是好說歹說希望他能去。我的態度就是這麼模糊。

而蘇霍姆林斯基每天早上都會站在校門口迎接孩子,也許我的深圳也會有這樣的校長或者老師。百合的很多班主任跟學生能同時出現在教師,我見過我知道;據說“明德校長”是這樣,我沒有見過但我相信。我自己堅持不了,我承認。

“楷模”本身就不同尋常,頭頂冰花更不應該成為楷模,那只是一段經歷。把孩子塑造成楷模,那個楷模成人都難以做到。我們除了用“過來人身份”“未來是孩子的”來辯解,還能有什麼理由?

5彈性上學放學?

我所在的深圳,除了夏天就是秋天。如果有遇到10度以下的日子,那都算得上奇蹟。即使這樣,依然有很多孩子起不開,依然有很多父母不忍打碎可睡的孩子的夢願意讓孩子多睡一會。我想,那些生活在一到冬天就冰天雪地的北方的學生怎麼辦?同樣是7點,北方應該還是漆黑一片。全國一盤棋的上學時間,他們該全副武裝上路了。如果遇上這些孩子“值日”或者“迎賓”,那就得“聞雞起舞”“風雪夜上學”了。

2017年2月20日起,南京所有小學率先實行“彈性離校”,這不得不說是一項人性化措施。但是,孩子“頭頂冰花”上學,為什麼我們就不能“彈性”上學?更進一步,彈性上學放學一起施行。因地(南方北方)制宜,因時(冬季夏季)制宜,因段(小中高)制宜。也許,放學後的時間是孩子自己的了。但是上學的時間早,就意味著學生可以多一些學習時間。教育要“保質保量”,“保量”似乎更容易操作,更容易培養孩子精神,更容易體現教育的責任。一旦彈性上學,量沒有保住,質本難保住,沒有領導會願意背這個鍋。

艱苦求學值得肯定,到的品質宣揚無可厚非,但是精神意志的強加就比必要太肆意妄為了。那個孩子知道嗎?

最後再回到開始那個故事。我覺得,那才是孩子的精神支柱,那才是社會楷模,那才是有質有量,那才是值得宣揚和尊敬的。孩子頭上的冰花,在我們眼裡,在我們筆下,在我們的世界成了光環,這不得不說是一種精神枷鎖,不得不說,也驚醒著我們成人所支配的世界——不要讓這頭頂的冰花催生成早生的花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