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名記者百村行|20分鐘,從村裡到城裡

本報記者 楊繼東

60多年前,著名作家沈從文先生隨團考察湘西時,就在張排寨等汽車過渡時的一段見聞,揮筆寫下了《新湘行記——張八寨二十分鐘》一文。人們從這短短的20分鐘裡不僅可領略張排寨秀美的風景,感嘆厚重的歷史人文氣息,還彰顯了湘西人民質樸而煥然一新的精神面貌。

4月20日,記者走進吉首市東南的河溪鎮張排村,第一站就來到了這個昔日的老渡口探古。湘西著名的兩條溪流——萬溶江和峒河在此處彙集,形成了一處頗大的潭水,寨子便依水而建,青山碧水、茂林修竹好不寫意。而現在往吉首方向去已經不需再過渡口,一座於1966年建成的“工農大橋”連接兩岸, 319國道從上而過,到城區只有10公里距離,乘車不用20分鐘。

寨口國道旁立著一塊寫有“美麗鄉村張排”的大石碑,由此進寨,村道狹長而整潔,兩邊嶄新的現代民居一棟連著一棟,偶爾見到其間一二處古老的院牆,彰顯著村寨的歷史。記者停下腳步,和幾位上年紀的居民攀談,一位面帶驕傲神色的老人說以前寨子裡有“衙門”的,但具體是歷史上哪朝哪級的“衙門”卻說不清楚。又聽村支書陳青青說,張排寨上的七八十戶居民祖輩相傳都稱這裡為“街上”,記者查找了一下資料,清嚴如熤《苗疆城堡考》:“張排寨石堡,(乾州)城東二十里,當河溪要道。”可見,這裡曾是一座與乾州古城之間有一條“官道”相連接的古城堡。

寨子裡住在“街上”的居民尤愛衛生,家家戶戶門前村道、各自庭院乾淨整潔,竟連垃圾桶都不在人們視野中。村支書陳青青說,這很大程度得益於近幾年來的美麗鄉村建設,也離不開村民們自然形成的良好衛生習慣和環境意識。記者信步走進渡口坎上一戶人家,水泥硬化的坪場,三層的小樓,寬敞的客廳裡沙發、電視等傢俱家電齊備、擺放有致……40多歲的女主人田珍翠大方而熱情地招呼我們落座。一番交談,才知道她家屬於建檔立卡戶,近幾年來,通過村裡發展葡萄產業、務工等還清了10年前建房子的欠賬,並於2017年順利脫貧。如今,田珍翠到吉首城區一家商鋪當售貨員,每天搭乘吉首至河溪的城市公交車上下班,乘車點就在家對面張排橋頭,十分方便。田珍翠的丈夫張明宏,有一門泥工好手藝,除了在家培管一畝多地的葡萄園,就是到鎮村、城裡務工,收入頗豐。目前,家裡三個孩子中老大到外省上大學,老二、老三到城裡分別讀高中和初中,雖然工作辛苦,但張珍翠夫妻倆對生活充滿了信心。村第一支書剛毅介紹,張排寨裡像她家這樣,大都走出鄉村、聯通外面的世界,已經融入了現代城鎮化的生活。

如果說以前,河溪鎮張排寨最大的優勢是圍城靠市,那麼現在,張排寨已經是名副其實的城郊,不久就是城區了。剛毅告訴記者,起點就在319國道張排寨段的張社大道已經開始路面鋪設,開通在即。通過這條新建的城區主次幹道,同樣只需要20分鐘,張排寨就與正在建設的吉首高鐵新城緊緊相連。相信明年,隨著張吉懷高鐵的開通,張排寨這個深藏在湘西大山中的璀璨明珠走向省內外的速度更是一日千里!

(湘西網-團結報)

(楊繼東)

(孫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