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個撥弄歷史鐘擺的人:差點成就光輝偉業,卻落魄暗淡而去

山海公曰:他生於何年沒人知道,死於何年曆史也最終沒有記載。那短短的幾個場景和對白,已足夠我們窺見其口才、觀勢、守道、博弈、敢為的巨大才能。實在是有鯤鵬之志,卻無凌雲之路的一生。

《道德經》有言“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意即:天地是無所謂仁義的,對誕生其間的萬物,任期自然發展,命運各自造化。

一幕幕,造化的兒女各憑本事,爭奇鬥豔,上演著各種成王敗寇、梟雄豪傑、忠臣賊子、名士美眷的傳說。他們贏了,敗了,鳴了,爭了,鬥了,闖了,慫了,奸了,邪了,隱了,鬧了,瘋了,哭了,笑了,走了那麼一遭,像天空的星辰,閃爍在歷史的悠悠長夜。

那個撥弄歷史鐘擺的人:差點成就光輝偉業,卻落魄暗淡而去

但有一種人,他們不是星辰,他們是流星,突然劃破夜的長空,來不及登上歷史的舞臺,但也就是那驚鴻一瞥的瞬間,就足夠窺見其大才。然而,遺憾的是,他們因為短暫,歷史常常忘卻他們。要仔細的翻閱歷史的舊紙堆,才能找到他們的身影。

韓信的謀士說客蒯徹(為避諱漢武帝劉徹,史籍也叫蒯通),就是這樣一個人。

口才不輸酈食其 一張嘴拿下三十城

秦末,群雄並起,席捲全國。反秦的勢力中有一支叫武臣的人領導的農民軍,在陳勝的授命之下,攻打秦國趙地,在連續攻破數十城之後,很快到達了蒯徹的家鄉范陽縣。這時候,名不見經傳的蒯徹登場了。

蒯通首先去見范陽縣令徐公,說:“我是范陽的百姓,名叫蒯通,我私下憑弔你馬上就要死了。儘管如此,我又祝賀您因遇到我蒯通而獲得生路。”徐公問道:“你為什麼要哀悼我?”蒯通說:“您做縣令已十多年了,殺死人家的父親,使人家的兒子成為孤兒,砍去人家的腳,對人施以黥刑,受害的人太多了。慈父、孝子們之所以不敢把刀子插到您的腹上,是因為他們害怕秦朝的法律。現在天下大亂,秦朝的政令得不到貫徹執行,這樣的話,那些慈父、孝子們都將爭先恐後地把刺刀刺到您的腹上,以報仇雪恨併成就功名,這是我表示哀悼的原因。”

徐公又問:“您為什麼祝賀我呢?”蒯通回答說:“趙國的武信君(武臣)派人前來詢問我他的吉凶禍福,我現在要去會見並勸說他,對他說:‘您一定要戰勝敵人然後才取得地盤,攻破城池然後才佔據它,這樣太危險。如果採用我的策略,將不戰而取得土地,不攻而佔有城池,傳送檄文就能夠平定千里,這樣可以嗎?,他將要問:‘你的策略是什麼?’我就會回答說:‘范陽縣令本應整頓他的軍隊,守衛城池,奮起抵抗,但因怯懦怕死,貪婪而喜歡富貴,所以想首先向您舉城歸降。首先向您投降而您不給他恩惠,那麼其它城池將互相轉告說:“范陽縣令首先投降卻被殺。”一定會據城堅守,難以攻取。不如用黃蓋朱輪的車子迎接范陽縣令,讓他在燕、趙的邊界馳騁炫耀,那麼,邊地之城都將相互轉告說:“范陽縣令先投降而獲得富貴。”一定會競相投降。造就是我所說的傳送檄文就能平定千里的策略。”徐公連連拜謝,準備車馬遣送蒯通。

果然,最後武臣和徐公都按照蒯通的計策行事。武臣用盛大的車騎軍隊,以侯印迎接徐公。事後的發展也果然如蒯徹預計的一樣,燕、趙之地有三十多座城接連投降,不費一兵一卒。真是一張嘴拿下三十城,一點也不輸同時代以一介說客身份降服敵將的名嘴酈食其。

曉天下大勢可比孔明 道韓信命運一語中的

韓信從關中殺到燕趙之地,又攻下齊國,一路打下大漢半壁江山,在自己邀功之下,被封為“真齊王”。此時,韓信大軍北據齊國,西劉邦,東項羽,作為韓信謀士的蒯徹,決定在此歷史的關頭,博弈一次:

他用相面之術勸說韓信:“我看您的面相,貴不過封侯,而且伏含危機;但我看您的背,簡直貴不可言!”又說:“漢王率領幾十萬兵眾……一日數戰,毫無功效,戰敗而逃,不能援救……成了智謀、勇力都陷入困境之人。楚人起兵於彭城,輾轉爭鬥,所向無敵,進兵到滎陽,乘勝利之勢,威震天下,然而在京、索之間受阻,臨近西山卻不能前進,如今已經三年了。銳氣在險峻的關塞受挫,國庫的糧食耗盡,百姓苦不堪言,不知歸順於誰。……現在劉邦、項羽兩人的命運就掌握在您的手裡。您幫助漢王,漢王就會取勝,與楚王聯合,楚王就會成功。我願意推心置腹地向您表達愚陋的誠意,就怕您不能採納我的建議。現在為您著想,不如讓他們兩方都得到好處,共同存在下去,三分天下,鼎足而立,勢必無人敢先發難。憑您的賢達聖明,又有眾多身穿鎖甲的軍隊,佔據強大的齊國,聯合燕、趙兩國,出兵到空虛之地控制他們的後方,順應民心,西向制止楚、漢間的爭鬥,使士卒免於死亡,天下之人,誰敢不聽從!……我聽說‘上天賜予而不接受,反而會受到罪責;時機到來而不行動,反而會得到災禍,希望您深思熟慮。”

韓信說:“漢王待我不薄,我怎能見利忘義、背恩忘德呢?”蒯通說:“當初常山王張耳和成安君陳餘結下生死之交,……親密無間,天下沒有人能與他們相比,而最後卻自相殘殺,以至於滅亡,這是為什麼呢?禍患產生於慾望太多、人心難測。現在您忠心耿耿地與漢王交好,不會比那兩位關係更緊密……所以我認為您堅信漢王不會危害您是錯誤的.大夫文種使即將滅亡的越國生存下來,使勾踐稱霸於中原,功成名立而身遭殺害。俗話說: ‘鳥盡弓藏,兔死狗烹’。所以從交友這方面說,沒有人能超過張耳和陳餘;從忠臣這方面說,沒有人比得上大夫文種。……勇力和謀略使君主感到畏忌的人將難保性命,功業壓倒當世的人將得不到獎賞。……現在您功高難以獎賞,威重使君豐畏忌,歸附楚國,楚人不信任您;歸附漢國,漢人害怕您。您想帶著這些功業和威望歸附誰呢?處在人臣的地位,而有高於天下的名望,我實在為您擔心。”

諸葛亮一場隆中對,將三國鼎立之勢的願景指明,令後世讚歎不已。蒯徹對當時天下大勢的剖析,可謂是楚漢年間的“隆中對”。可惜韓信最終沒有聽從蒯徹之言,最後選擇了相信道義,幫助劉邦,歷史的走向也確如蒯徹所言,幫漢王,漢王成,劉邦最終奪得天下。不僅如此,韓信個人命運也被蒯徹所言中,終於逃不了被殺身的悲慘結局。

那個撥弄歷史鐘擺的人:差點成就光輝偉業,卻落魄暗淡而去

韓信劇照

險被烹殺 從此落魄暗淡而去

當韓信最終沒有采納他建議後,他感覺到“惶恐”,立刻果斷、堅決地離開了韓信,還裝瘋賣傻起來(說明他對自己的命運也非常清楚),做了一個巫師。

他這樣“隱匿”自己不是第一次。在蒯徹巧妙的化解范陽縣圍城一事後,徐公、武臣、張耳、甚至陳勝這樣的人,都不入他的法眼,他的身影消失了。之後,曾獻計項羽,項羽沒有采納他們的建議,但事後想封賞他,他卻堅辭不受,並逃跑了。一直到遇見韓信,才再次出山,可見其堅守原則之外,擇人而棲方面還有過人的慧眼。

其實,蒯徹對韓信的一番建言,是冒著極大的政治風險進行的一場賭博,證明他是個敢為之人,但韓信敗了,他的賭局也就輸了。他對天下的走勢、韓信的命運絕不是一種模稜兩可的猜測和假想,而是來自其對戰爭、對人性的深刻洞見,有著絕對的自信。

當韓信被蕭何和呂后殺死之時,臨終所言是“悔不用蒯徹之言”。韓信悔恨有多深,只能證明蒯徹先見之明有多高遠。因為韓信臨終之言,劉邦把蒯徹抓了回來, 質問他“你為什麼教唆韓信反叛?”準備把他給煮死。蒯通說:“狗總是要對自己主人以外的人狂吠。那時候,我只知道有齊王韓信,並不知道有您。況且秦朝喪失帝位,天下之人共同去搶,有才能的人首先得到。天下紛亂,人們都爭先恐後地要去做您所做的事,只是能力不夠,您能把他們都殺盡嗎?”最終,劉邦赦免了他。此後,蒯徹幾乎就無所作為,徹底銷聲匿跡了。

那個撥弄歷史鐘擺的人:差點成就光輝偉業,卻落魄暗淡而去

千古一帝劉邦

山海公曰:他生於何年沒人知道,死於何年曆史也最終沒有記載。那短短的幾個場景和對白,已足夠我們窺見其口才、觀勢、守道、博弈、敢為的巨大才能。實在是有鯤鵬之志,卻無凌雲之路的一生,讓人忍不住感嘆,天地不仁,造化弄人啊。

歡迎關注【山海史經】,我們一起了解歷史,瞭解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