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戒,你為何如此貪吃?


八戒,你為何如此貪吃?


一、

《西遊記》第一百回,唐僧師徒千辛萬苦來到玉真觀,拜見如來,取得真經,歷經九九八十一難後,終於功德圓滿。

如來佛祖對取經五人團隊論功封神:

封唐僧為“旃檀功德佛”

封孫悟空為“鬥戰勝佛”

封豬八戒為“淨壇使者”

封沙悟淨為“八部金身羅漢菩薩”

封白龍馬為“八部天龍廣力菩薩”

唐僧和孫悟空功勞最大,封為“佛”無可厚非。沙僧和白龍馬主做後勤,功勞低一些,封為“菩薩”也不虧,僅比“佛”低一等。

再看豬八戒,“淨壇使者”是怎麼回事?又是什麼等級的神呢?

淨,其實就是乾淨。壇,就是祭壇。淨壇,也就是把祭壇打掃乾淨。

換言之,“淨壇使者”就是打掃佛壇的專員。

信眾到佛壇拜祭,通常會送上很多供品,但神佛吃不完,時間長了也會變質變壞,怎麼辦?總得有人去處理,那就讓豬八戒去吃光它吧,這就叫淨壇。

據說“淨壇使者”也是“菩薩”的等級,但怎麼看怎麼不對勁,頗有當年孫悟空被糊弄做“弼馬溫”的感覺。

豬八戒怎麼說也是二師兄,法力雖然比不上孫悟空,但好歹也會三十六變,打打小怪嘍囉、女妖精什麼的也是絕不含糊的。

但最終卻只混了個高級清潔工,難怪豬八戒當場要和如來翻臉,嚷道:“他們都成佛,如何把我做個淨壇使者?”

如來封八戒時就評價他“又有頑心,色情未泯”,後來又形容八戒“口壯身慵,食腸寬大”,就是說你這隻豬,貪玩好色,好吃懶做,典型的“六根未淨”,能給你留個品級已經優待了。

二、

被體制的最高權威評價為“貪玩好色,好吃懶做”,又被封了個虛頭巴腦的“淨壇使者”,小說中雖然沒細寫,但豬八戒的鬱悶心情可想而知。

然而,“貪玩好色,好吃懶做”卻也真是豬八戒的特點,他也真沒法反駁。

但先別忙著批判豬八戒自己不爭氣,事實上,處在他的位置,確實也不容易。

試問,誰不想百尺竿頭,更進一步?

豬八戒也是有上進心的好吧?取經路上他也沒少賣力表現,搶著去打怪,也打死過不少有頭有臉的妖精,雖然多是能力較弱的小妖王、女妖精,但其實也打死過一隻豹子精大王的,還幫過救過幾次大師兄,還曾被孫悟空贊過“好樣的!”。

這成績也算拿得出手的。

當然,豬八戒也使過壞主意。

在孫悟空三打白骨精的時候,豬八戒就多次出言挑撥孫悟空與唐僧,最終促成唐僧趕走孫悟空。

誰都知道豬八戒在打什麼如意算盤。孫悟空跑了,他就可以名正言順做大師兄。可惜最終孫悟空還是王者回歸,豬八戒結果還是裡外不是人。

挑撥是非,離間他人,手段雖不光彩,但這也正好說明,豬八戒也想當大師兄的,在團隊中,他也有上進心的,並不一直是個滿身毛病的油膩份子。

但豬八戒身處的實際環境並不允許他出頭。他是罪犯天條的天蓬元帥,想當團隊領導,門都沒有;觀音還安排齊天大聖做他大師兄,註定了他千年老二的悲劇。

豬八戒上升的通道可謂被徹底堵死了。

然而,上帝一邊把窗關上,一邊還不忘順帶打開地下室的門口。

是的,豬八戒在團隊中想上升是不可能的,但很不巧,下滑的通道卻隨時為他打開。

不是嗎?

豬八戒其實也不算犯過什麼大錯,“貪玩好色,好吃懶做”充其量也只能算是行為不端罷了。結果最後,如來佛祖居然硬是以此為由,卡住指標不讓豬八戒當“菩薩”。

應了那句話,時代拋棄你,連招呼也不會給你打一聲。

三、

職場中難免會有人陷入“豬八戒”式的危機。

但豬八戒式的人物,通常也有自知之明的。

他知道,要像唐僧一樣當領導是痴心妄想;要像悟空一樣當骨幹精英,又沒那個本事;可要他像沙僧甚至像白龍馬那樣的“年輕人”似的一樣“做牛做馬”,似乎嘛又不甘心。

好歹也是“二師兄”嘛。

通常,“豬八戒”們都會有一定資歷,可能還人到中年,但偏偏就是沒資格被提拔,也許爭取過,努力過,最後結果通常不如理想,也許自以為自己該爭取一點什麼虛妄的“地位”感,就像那個二師兄名號什麼的。

因此,一些職場“豬八戒”就會慢慢蛻變成“老油條”,口頭禪是“你們年輕人啊,就該多吃點苦,想當年我什麼什麼”,對著新人喜歡“好為人師”,總是標榜自己的有多重要,但實際工作時就耍得一手好“太極”。

另一些豬八戒直接就自暴自棄,反正沒前途,混一天是一天,死豬不怕開水燙。

於是乎,許多這樣的職場“豬八戒”就自然地開始“油膩”起來了,各種貪玩、好吃懶做的毛病就漸漸養成了。

本來好色也算一個,但現實中油膩的豬八戒式中年人似乎沒這個市場,想好色也沒門。

為什麼鬱郁不得志的中年人,特別容易被諸如“貪玩好色,好吃懶做”這類豬八戒式的慾望所控制呢?

羅輯思維的羅振宇曾經就分享過一個類似的扎心問題:

問:為什麼人到中年,很少有身材苗條的?

答:因為在各種求而不得的世俗慾望中,唯有食慾的實現是最容易的。

我似乎能理解豬八戒為何會如此貪吃……

四、

職場中,“豬八戒”式的危機確實很可怕,而更為殘酷的是,上升的永遠也只是個別少數,別管他人是因為優秀還是因為時機有利,事實上,大多數人都終會不同程度地遇上“豬八戒”式的困局。

陷入“豬八戒”困境的人通常都會漸感迷惑,甚至懷疑人生。

或者就是想不開,為什麼往上爬的就不能是我呢?

嗯,這大概就是職場失意者的“天問”了吧?

其實,人到中年,突然停滯不前,特別是頓感進入與豬八戒一樣的困境,這種感覺真的不會好。

究其原因,除了綜合實力欠缺和所謂的“時不與我”外,主要還是因為困惑太多了,說直白點就是想得太多,鑽牛角了。

孔子說“四十不惑”。對這句話的解釋有很多版本。

不過,我卻最喜歡高曉松那調侃式的詮釋,他說:

沒到四十歲的時候,以為“四十不惑”的意思是到了四十歲就想明白了,之前不懂得就懂了。等到了四十歲後,發現“不惑”的意思是不明白的事情就不想明白了。

是的,到了四十歲還想不透的事情,就不要太執著了吧。

五、

其實,油膩和墮落也不該是“豬八戒”們的唯一出路。

假如你認定是公司的機制埋沒了你這人才,實在不必呼天搶地,另謀高就就可以了。

假如你選擇留下,事實上你也就等於承認公司對於你的價值所在,起碼對於現在你的狀況,一定是不虧的。

既來之則安之。既然選擇留下,那當好豬八戒的位置又何妨?

哪怕實在是無法破局,承認自己為了養家餬口而工作並不可恥,可恥的是一方面接受這種工作待遇,一方面又油膩應付敷衍了事,這其實真不是在糊弄誰,噁心誰,這恰恰是在噁心自己,在嘲笑自己兒戲地行使人生的選擇權。

抱著這種態度的人,無論在工作還是生活中,總是幻想自己佔了便宜,以為自己在與天鬥、與地鬥、與人鬥、與公司鬥其樂無窮,很可悲,其實他一直都只是在與自己的慾望在鬥,與自己虛無又無謂的面子在鬥。

六、

對於《西遊記》中如來佛祖的封神事件,黑白先生作過這樣的評論:

唐僧是一種堅凝精神,孫悟空是一種打破的力量,沙僧是兢兢業業的品格,唯有豬八戒是一種慾望,所以他成不了佛。

是的,沉溺於慾望之中的人,不僅在職場中,在生活中也同樣無法突破“豬八戒”式的困局。

學會尊重自己的選擇,做好自己的選擇,無論在哪裡,我們都不會永遠是那個貪吃的“豬八戒”。


八戒,你為何如此貪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