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話實說:歐陽詢的行書

練書法的人,自唐至今一千多年來,無論你是草民百姓、帝皇臣親、還是書壇大賈,對歐陽詢可謂頂禮膜拜,封為楷書先宗,開拓了楷書的一代先河。即後輩人無不神迷傾倒、嘔心瀝血效仿的立世楷法一一歐楷。並留下諸如《九成宮醴泉銘》、《皇甫君碑》、《虞恭公碑》、《化度寺塔銘》等驚世碑文,不朽之作。

而今天,我要談一談歐陽詢傳世不多行書。先來簡單介紹一下他的身世,歐陽詢(557年一641年),唐代潭州臨湘人氏,是地地道道現在的湖南長沙人,一生為官,撰文編冊、研史述今、頌皇立榜等文務,為一代文官。而讓後人鑄碑立像的原由,則是其書法的登峰造極,拜為神明。其名世之作有《傳授決》、《八決》、《用筆論》、《三十六法》等自己對書法的見解和經驗歸納總結。對筆法、章法、墨法的記載給後人提供了研習範本。

實話實說:歐陽詢的行書

歐陽詢《仲尼夢奠帖》

歐陽詢的行書流傳於世不多,主要原因還是遺留文本不宜保存,年久失傳,不如碑刻的經久耐磨,儘管碑刻也已殘缺破舊,如到不到的好的保護,怕也風年殘燭,石飛盡毀。歐陽詢的行書帖有《行書千字文》、《卜商帖》、《夢奠帖》、《史事帖》、《張輸帖》等。除了《行書千字文》字數最多、品相最好外。其它的都算日常繁雜事務隨性記錄。不能很好的體現歐陽詢的行書功力,後人對這些文字研究不多,只能有限的去探討。必競歐陽詢活到八十多歲的高齡,不能以一斑而見全貌,不能枉加評論,只能在現有的文稿中窺見一二。

實話實說:歐陽詢的行書

歐陽詢.《張翰季鷹帖》

實話說,歐陽詢的行書遠不及他楷書的造詣深厚、精到,這可能與他常年或者一生把精力花在楷法研究上有關聯。其行書依然沒有脫離楷書的框架,我敢肯定的說是介於“行楷”之間。當然,那時沒有行楷這一說。我不認為他的行書在當時有創新一說,其書風仍秉承“二王”一缽,走的也是完完全全的傳統路線。行書風格比較嚴謹,也比較拘謹,有北朝挺骨拔腰、筋健肉實、強悍之勢。可以解釋為與他常年編纂摘抄有關,為了效率總不能一板一眼的楷書抄寫,因而形成了他“三不像”的行書。比之王義之的重變不重形的行書,歐陽詢多了一分穩重,卻失去了許多神韻。

實話實說:歐陽詢的行書

歐陽詢.《卜商讀書帖》

自唐一千年多來,後人對歐陽詢的行書關注度逐漸減少,幾乎無人臨習。對楷法卻依然窮追不捨,可見書法的本質有多重要。而所謂的“行書”,後來被宋代趙孟頫的行書完全顛覆,也完全淹沒在趙的光環之下。我們現在看到的這幾幅行書帖子,可能不完全代表歐陽詢一生的最高水準。但是,也能瞭解歐陽詢的行書在當時遇到的諸多困惑,無法做到有質的突破,在變化、結構、章法上仍中規中矩,盡顯一代文人特有的氣質和氣度,讓我想起“墨守成規”這四個字比較貼切矣不為過。而其楷書卻登峰造極,一覽眾山小,留世碑帖成為舉世瑰寶。

實話實說:歐陽詢的行書

歐陽詢.《行書千字文》

我想今人要學得歐陽詢書道一二,已屬“蜀道難,難於上青天”了。只為研究和學習,歷史所賦予給我們的精神財富,作一家之談。

本文字由“傳承書道袁建華”原創,歡迎轉載、討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