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出遊也需緊繃安全之弦

“五一”出遊也需緊繃安全之弦

前期行之有效的疫情防控,為“五一”小長假提供了基礎支撐。資料圖。圖片來源:新京報網

疫情防控常態化下的首個小長假來了。諸多數據顯示,人們“五一”小長假出遊熱情被進一步點燃,機票、酒店、民宿等預訂量暴漲。而據交通運輸部預計,此次小長假期間,全國客運將發送旅客超1.17億人次,成為今年首個真正旅遊小高峰。

今年“五一”小長假,註定是個特別的假期:這不僅是疫情防控常態化下的首個“五一”小長假,也是大小長假政策實施十多年來首次出現的5天假期。這是疫情防控常態化下,首次大規模的人員流動,這也提醒,小長假期間也需緊繃安全之弦,無論是出遊安全,還是個人防護,都不可掉以輕心。

可以預期的是,前期因疫情而被抑制的社會消費需求,在當前一段時間將會有相對集中的釋放。而長達5天的“五一”小長假,無疑就是旅遊業復元的一個重要契機,也是促進消費回補、增強社會消費信心的一個新節點。但無論是景區遊玩,還是餐飲消費、商超購物,都應該是在嚴守疫情防控常態化各項要求的前提下。為此,無論是公共部門、市場主體還是個人,都需以“慎終如始”不鬆勁的態度付出更大努力。

拿旅遊來說,前期對景區已有明確要求,接待遊客量不得超過其核定最大承載量的30%,且要建立完善預約制度,引導遊客間隔入園、錯峰旅遊。此前一些地方就曾發生過因未建立預約制度,而導致遊客過度聚集,同時也給遊客帶來不便的現象。這一點,在“五一”期間理當避免。既要給遊客提供準確的信息服務,也要因地制宜地創造更方便、安全的消費、遊玩環境。

當然,在確保各方安全的同時,作為人群相對容易聚集的旅遊行業,也當針對疫後出現的人流、物流新特點,創新旅遊運營與管理模式,打造新的旅遊產品,以契合正在變化的市場需求,充分利用“五一”小長假這個難得的窗口期。而這也是經濟社會恢復活力的一個“觸點”。

而小長假對餐飲、商超等更為日常的消費拉動效果也將顯而易見。藉著小長假,即便是不準備出遊的人們,也都有了餐飲消費、商場購物的機會。在此之前,不少地方已出臺商貿企業幫扶措施,加上近期大規模發放的消費券、優惠券,人們在這個小長假裡的消費熱情可期。各地當善用此窗口機會,合力推動商貿、餐飲等消費市場逐漸回暖。

說到底,疫情重創下的國內消費市場,眼下需要一個“回血”的機遇期,而“五一”小長假不僅促成旅遊市場回暖,也是刺激消費、復甦經濟的重要窗口和契機。這也讓此次小長假的假期經濟數據,被賦予了更多的風向性意義。

但確保疫情不反彈,也是社會經濟活動恢復正常的一個基本前提。這就要求,既要抓住“五一”小長假這個前期有效防疫換來的經濟快速復甦窗口期,也要用“慎終如始”的防疫態度,鞏固來之不易的防疫成果。

具體而言,“五一”小長假期間,對景區,預約制度、錯峰旅遊等舉措不可或缺;對個人,出行遊玩、飯店吃飯、商場購物時的安全防護必不可少。確保安全,才會有真正的經濟復甦,也才會提升對未來的信心。

編輯:何睿 校對:賈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