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點《論語》識天下(六十二)”

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小人反是。

楊伯峻:孔子說:“君子成全別人的好事,不促成別人的壞事。小人卻和這相反。”

錢穆:先生說:“君子助成別人的美處,不助成別人的惡處,小人恰恰和此相反。”

李澤厚:孔子說:“君子成全別人的好事,不幫助別人做壞事。小人相反。”

詳解:以上一、三解,將解釋落在“好事、壞事”上,是完全的胡解,因為他們根本不知道,在《論語》中,“美、惡”對舉,是有特定含義的。至於錢某人是否知道,由於其解釋裡沒有指明,所以就探究了。但原來通常的分句是錯誤的,正確的分句是:“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小人反是。”

在後面的《論語》中,有這麼一條:子張問於孔子曰:“何如,斯可以從政矣?”子曰:“尊五美,屏四惡,斯可以從政矣”。也就是說,“美、惡”是關乎人的品行的,用現代的話,大致就類似於說“美德、惡行”。在孔子眼裡,德行是合一的,說德就是說行,說行也就是說德。何謂德?就是“得”。孔子講究的是“行必果”,必須有所得。而這“得”,不是個人利益上的,而是在品行上的“得”。注意,這裡的品行,推而廣之,可以關乎家、國、天下。人,有其德行;天下,亦有其德行。這種德行,在孔子眼裡,不是沒有“美惡”之分的,而是“美惡”分明的。

“之”,這裡不是結構助詞,而是其本義,動詞,在遠古文字裡,是一個象形字,象徵著樹木的枝莖等不斷長大,引申為“生出,滋長”的意思。

通常的錯誤分句:“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小人反是”,將這裡的“人”看成是別人,將君子和別人打成兩橛,然後君子似乎有特殊的魔力,能夠成就別人的“美、惡”;相同的邏輯也被用在小人身上。其實,本章探究的,是一個如何成為君子、小人的問題,這裡的“人”是泛指的。

君子、小人,都是一種“德行“,是動態的,不是靜態的,並不是一個諸如畢業證之類的東西。原句倒裝,相應句子等於“人之美而君子成,人之惡而君子不成。小人反是”。

人,本無所謂君子小人,這不是天生的,而是後天“見聞學行”而來。人,不斷滋生出美德,而杜絕惡行,人就能成為君子;反之,就成為小人。這是和孔子人人皆可堯舜的想法相一致的,人人平等,最終能成為什麼,關鍵是看你自己“之美”還是“之惡”。

正因為有此,才有修身的必要,才一切自足,不需要去求任何外面的神力。因為一切外力,都不可能替代你去“之”,你的生長只能是你的生長,你的德行只能是你的德行,沒有任何上帝可以替代。孔子從來不會相信,那些被所謂上帝一救就可以永生的無聊謊言,孔子只相信自己的力量,一切都由每個人自己的力量生髮出來,這也是中國古代 “自強不息”傳統的邏輯所在。

白話直譯

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小人反是。

孔子說:人不斷滋生美德,君子成就;人不斷滋生惡行,君子不成。小人的成就與此相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