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勢在變,我們豈可不變?

東方智庫研究員、東方網總編輯 徐世平

全球疫情影響,仍在持續之中。

我不是一個樂觀主義者。前幾天,曾經寫過一篇文章,提到韓愈的一句詩,“草色遙看近卻無”。三年、五年、十年,我們回看今天的時局,才可能會有清醒的認識。

我始終持有一個基本觀點:疫情的長期性和複雜性,直接導致社會生活的大規模停擺,直接導致經濟運行的大面積停滯,直接導致各國政治管理體制的重大變化。當人民對生活不滿,投資者對經濟絕望,選民對國家治理者憤怒,一系列的動盪將不可避免地產生。

最近,美國推出了前所未有的兩萬億美元的經濟救助計劃。請注意,是救助,而不是刺激。全球貨幣的大規模超發,將會是一種前所未有的洪流般的衝擊。美國之後,我們也看到了歐盟、英國、日本等經濟體,也在實施類似的“超激進”的行動。

我們或許會面臨這樣的嚴峻事實:

如果疫情蔓延而長期得不到有效防治,那麼人員隔離、生產停滯會成為常態,存量物資會迅速消耗。這時,如果拼命降息、發行印鈔,實施強制性的經濟刺激,這可能就是用紙幣來掠奪實物資產。當這個國家的存量商品實物出現極度匱乏的狀況,紙幣則可能賤如手紙、雷同冥幣。我們看到,有類似情況的國家和地區,尚不在少數,而且在增加。

我們試想一下,如果這些國家的貨幣是一種國際貨幣,也就是我們所說的硬通貨,它會出現什麼情況呢?這些國際貨幣會加速換取其他國家的實物資產。現階段,可能仍是各類醫用防護物資,再發展下去,可能就是人民生活和社會生產必須的其他物資。這時候,你會發現,你掙的外匯,可能是一種迅速貶值的虛擬資產,毫無用處。

如果全世界都在印錢以度過危機,國際貨幣(硬通貨)肯定會加速“冥幣化”趨勢(我是說如果)。中國怎麼辦?

我的建議,我們不應再用強制的鼓勵措施,盲目刺激外向型企業復工復產,然後拿出商品實物去換所謂的外匯。我並不是反對全球化,不反對全球經濟合作,不反對維持全球產業鏈。可問題是,人家並不是真心想同你合作,或者說根本沒有能力妥善地處置危機,你怎麼辦?你可以相信一個倡議消毒液直接服用、以此來殺死病毒的“偉大總統”嗎?我們今天還聽到,美國的共和黨議員,還搞出了一個專門針對中國的備忘錄,以此圍剿中國。這樣的戰略對手,我們可以充分相信嗎?

因此,對決策者來說,如何適當地保證中國的實物財富不因為別人印錢而出現大規模流失,應該是一種危機條件下的權宜之計。除非出現兩種情況,一是全球疫情早早結束,有秩序的經濟體恢復運行;二是人民幣大大增強國際貨幣地位。局勢在變,我們豈可不變?

說明一下,我並不是經濟學家,也不太熟悉金融體系。說錯的地方,歡迎專家批評。我只是深切擔憂疫情蔓延而得不到控制的全球性經濟危機的出現。由此想到,當年毛澤東說過的一句話,"深挖洞、廣積糧、不稱霸"。這是1972年12月10日,毛澤東在國務院《關於糧食問題的報告》上的批示。這也是基於當時的國際政治環境而作出的重要判斷。毛澤東據此提出了'備戰、備荒、為人民'的決策方針。為人民,無疑是一種正確的政治情懷。這個典故的出處,是明史“朱升傳”。這位大儒,洞察天下大勢,面見朱元璋,提出了"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的建議。明朝因此確立,凡二百餘年。讀點歷史,大有用處。有詩為證:高築牆西百丈師,廣積糧中應有時。青山在處獨信步,自此無恙可須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