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查無此人”的姓名,一條跨越60年的尋親路

一個“查無此人”的姓名,一條跨越60年的尋親路
一個“查無此人”的姓名,一條跨越60年的尋親路
一個“查無此人”的姓名,一條跨越60年的尋親路

年僅七歲跟隨母親背井離鄉,而在老家的親人始終沒有忘記這個遠在千里外的“阿康”,囑託素未謀面的侄子千里尋親終圓夢。這樣大團圓的結局讓諸暨市公安局大唐派出所副所長楊戚鋒很是欣慰。

一個“查無此人”的姓名,一條跨越60年的尋親路

事件還原

4月21日,一名中年男子風塵僕僕地來到大唐派出所值班大廳:“你好,警官,我已經跑了三個派出所了,想要找我的小伯,他是在1960年前後來到諸暨的,聽說可能是在大唐這邊……”

經過了解,這名來尋求幫助的大哥姓李,系安徽人,是受父親和大伯的重託,想要尋找兩老離家60餘年的弟弟“阿康”。據李大哥說,小伯阿康與他的父親是堂兄弟,小伯的父親去世得早,當時親戚家裡都很貧困,孤兒寡婦也都沒辦法照料,年幼的小伯就跟隨母親回到了孃家諸暨。

這一離開就是60年,現在大家的生活都好了起來,除了漂泊在外的小伯,家族的其他人都是在安徽本地。每次聚會大家都會念叨阿康,沒能幫上忙導致孤兒寡母回到孃家這事成為了全家人的遺憾,尤其是父親和大伯,小時候和阿康關係最好,現在年事已高,每天盼著的就是能和兄弟再見一面。

一個“查無此人”的姓名,一條跨越60年的尋親路

得知了來意後,民警馬雷晶當即幫助李大哥查找,但是最大的問題是,李大哥只能給出不確定的碎片信息,不確定阿康是否在大唐,不確定阿康是否改名,也不確定阿康是否還健在,一連試了李大哥提供的幾個姓名,都顯示查無此人。

正當陷入僵局時,在與李大哥父親電話聯繫詢問線索後,民警試著查找孃家似乎是在大唐街道的阿康母親蔣某的信息。很快,出現了一名年齡相符的人員。民警趁熱打鐵,繼續深入挖掘,經過對蔣某的分析和電話諮詢村幹部、專管員,一名住在銀杏村,姓名中帶有康字的老人可能就是李大哥要找的阿康。

“來,銀杏村是我的轄區,我陪你去看看。”在與銀杏村村幹部取得了聯繫後,副所長楊戚鋒決定陪同李大哥去村裡碰碰運氣。其實,李大哥抵達諸暨已經兩天了,已經跑遍了周邊的四個鄉鎮,打算明天再沒有線索就回去了,或許這個銀杏村的老人就是他最後的機會。

令人欣喜的是,村民口中不常住在銀杏村的這名老人這一天卻幸運的正在家中看電視。李大哥一看到老人就驚呼“顴骨太像了,一定是的,我是阿強的兒子。”眼前這名白髮蒼蒼的老人也走上前回應,仔細端詳了李大哥之後老淚縱橫:“像阿強,像!這麼多年了,我哥哥還記得我啊!”兩人鄭重地握手、擁抱,一切盡在不言中。喜悅不已的李大哥立即拍攝了阿康的照片發送到家族群告知這個好消息,還撥通了父親的電話讓兄弟倆通話,期間,老人阿康的笑容無比溫暖……

一個“查無此人”的姓名,一條跨越60年的尋親路

眼前的景象讓在場的民警心中洋溢著暖意。原來,年近70的阿康也常常思念著安徽的家人,曾在1993年回到老家尋親但一無所獲,本以為這輩子與哥哥們再也無法相見了,沒想到親情可以跨越時間空間,在30年後,侄子的尋親之旅有了個圓滿的句號。

臨走時,李大哥告訴民警打算過兩天接家人來諸暨與小伯團聚,也對民警的熱忱幫助再三表示感謝。

一個“查無此人”的姓名,一條跨越60年的尋親路
一個“查無此人”的姓名,一條跨越60年的尋親路

敬請關注“諸暨警方”

▽▽▽

編輯:王晶丨俞澤清

審核:吳嘉軍丨王雨

供稿:大唐派出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