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華羅庚之後40年,中國人再登國際數學教育最高講壇,在上海慶祝她的“-1歲”生日

我國著名數學家華羅庚教授,1980年受邀遠赴美國伯克利,在第四屆國際數學教育大會(ICME-4)上做大會報告,這是中國人首次在數學教育界最高水平的國際性學術盛會發表大會報告。而40年後,又有一位中國學者——滬上數學教育家、華東師範大學特聘教授顧泠沅,將站上這一國際數學教育的最高講壇,進入第十四屆國際數學教育大會(ICME-14)的“主場時間”。


7月12日,大會主辦方國際數學教育委員會主席吉爾·阿德勒和秘書長亞伯拉罕·阿卡維通過郵件,巧妙地用數學語言致賀:慶祝ICME-14的“-1歲”生日,“我們都為明年的大會感動興奮,我們確信你們也一樣,因為你們正在慶祝它的漸行漸近。”當天,中國首辦、花落上海的這屆大會倒計時一週年。


【兩度申辦,三城競爭,終獲成功】


國際數學教育大會(ICME)是國際數學教育委員會(ICMI)主辦的全球規模最大、水平最高的數學教育學術大會,每4年一屆。國際數學教育委員會作為國際非政府、非贏利性的科學組織,成立於1908年在羅馬舉行的第四屆世界數學家大會,如今隸屬於頒發數學界諾獎“菲爾茲獎”的國際數學聯盟,其首任主席是著名數學家、數學教育家克萊因。

中國曾於2006年首次申辦2012年舉行的第十二屆國際數學教育大會,遺憾未獲成功;但不到十年,中國數學人又再次申辦。至2015年,經過國際數學教育委員會投票,在3個遞交申辦書的城市上海、檀香山、悉尼中,最終決定2020年的第十四屆大會(ICME-14)舉辦城市為上海,定於2020年7月12日到19日舉行。在上海市人民政府支持下,受中國數學會委託,ICME-14由位於普陀區的華東師範大學承辦,華東師大老校長、國際數學教育委員會中國代表王建磐教授也當選為大會主席。

有意思的是,ICME-14標誌設計的基本思想來自河圖,河圖與洛書一般認為是中華文明之始,包含了數的奇偶分類、“等差”“等和”排列、幻方等數學內容,本質上是古人對數與數學的樸素認識。解放日報·上觀新聞記者發現,在這個中國特色的標誌上,河圖中的點列只突出上方的陰數2與陽數7,兩者的乘積“14”點明瞭大會的屆數。

上海市教委主任陸靖表示,這一年來,冷“數學”變成了熱話題,任正非、馬雲等企業家們都熱心談及基礎學科的數學和數學教育;而數學教育界近年來確是熱點不斷:兩次PISA奪冠、《一課一練》和數學老師走進英格蘭課堂等,基礎教育界打造了“上海品牌”、形成了“上海模式”。他同時也表示,國際視野下數學的高等教育界的科學研究和人才培養也同樣期待關注、同樣需要提升。


【“主場”國家展示,邀請報告擴容】


截至目前,大會對重要事項和人選達成了一致,並做出決議:確定4位大會報告人、2個大會團隊報告、70名邀請報告人等名單,已審議來自歐洲、亞洲等十個國家提交的“國家展示”申請,並確定了將正式作國家展示的國家名單。鑑於中國數學教育研究與實踐的影響力,除“青浦實驗”開創者、在數學基礎教育領域耕耘40年的顧泠沅做大會報告外,還有一批中國學者將走進ICME-14的邀請報告、專題討論組等國際學術交流舞臺,組織並參與相關學術活動。解放日報·上觀新聞記者瞭解到,作為ICME為主辦國特設的一項學術活動,ICME-14的“中國數學教育特色主題活動”將為中國數學教育人宣講並交流中國特色數學教育理論與實踐創設平臺。

值得一提的是,今屆大會邀請報告的報告人擴容到70位,往屆ICME一般不超過40位。來自除南極洲外的全球各地,其中非洲9名、亞洲24名、歐洲15名、南美洲6名、北美洲12名、大洋洲4名,體現了與會規模與國際多元性。另外,大會設立的專題研究組涵蓋62個專題,囊括了數學教育作為研究領域熱門話題的學術交流和數學教育作為實踐領域的經驗分享,從代數、幾何教學到程序與算法教學、從數學教師教育與教師職業發展到數學教師身份認同,從認知神經科學與數學學習中的認知到數學教育研究的方法與方法論,從數學教育中的現代技術到遠程、在線與混合式數學教學,從少數民族數學教育到數學教育中的國際合作——不同主體、學段,不同要素、方法,讓國內外數學教育工作者盡享學術盛宴。


據悉,大會上月起在門戶網站開放註冊,會議規模預計3800至4000人,其中國際與會者逾2500人。屆時,全世界的數學家和數學工作者將相聚在中國,近距離了解中國數學教育成就,進一步提升中國數學教育國際影響,同時展現中國和上海經濟、社會、文化與教育發展最新面貌。


【數學土壤+數學大家+“數學智能”】


數學對人類、對科學、對國家、對城市,意味著什麼?事實上,在上海這塊豐沃的數學土壤上,從蘇步青、谷超豪到李大潛院士,以“蘇門三代”等為代表的一批數學家紮根於此、耕耘於此、收穫於此。

十年前,年逾八旬的谷超豪獲得2009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時,給黨和國家領導人寫信建議建設“上海數學中心”。信中有言,“上海在建設‘兩個中心’的過程中需要數學的支持;上海建設‘兩個中心’也必將促進數學與其他學科的交叉並推動數學自身的發展……”

無獨有偶,在談到數學學科建設時,首屆國家最高科技獎得主吳文俊院士也闡述過自己前瞻的觀點:“我們不要太追求純而又純的數學,應與某一個方面相聯繫……不要把某一門學科孤立起來,對數學要加深理解。”這位今年百歲誕辰的上海交大校友,早在上世紀70年代後期,就認識到中國傳統數學的機械化思想與現代計算機科學是相通的。他開創了嶄新的數學機械化領域,創立用計算機證明幾何定理、被國際數學界命名的“吳方法”。這一方法被認為是自動推理領域的先驅性工作,對中國現代數學的振興乃至復興做出了巨大貢獻。

那麼,“中國有多少數學家投入到人工智能的基礎算法研究中?”中國工程院院士徐匡迪近階段提出的這個問題,點中新時代國內人工智能AI發展的要害之處,被稱為“徐匡迪之問”。在這片正建設三大產業之一人工智能的高地上,上海市主要領導十分關心數學學科建設及學科交叉融合情況,在同數學家們討論時指出,數學是科學研究的基礎,被譽為科學皇冠上的明珠,要對數學等基礎學科給予更多傾斜,優化配置人財物資源,支持上海數學中心建成世界一流。

對於國際數學教育大會,作為東道主的華東師大校長錢旭紅院士也表示,師大聚焦“教育+”“生態+”“健康+”“智能+”“國際+”五大行動計劃,正集聚力量、全面系統地推進“雙一流”建設重點工作,打造華東師大五瓣綻開的“幸福之花”,而數學與它們的關係是深遠非凡。

欄目主編:徐瑞哲

文字編輯:徐瑞哲

題圖來源:ICME-14官網

圖片編輯:曹立媛

圖片來源:第十四屆國際數學教育大會國際程序委員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