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有三不借,禮有三不隨

俗語在中國有至少上千年的流傳,這是老祖宗在生活中總結出的寶貴經驗,傳給了咱們後人。可總有些人自以為是,非要自己撞得頭破血流,好像只有自己說的才是真理,然而現實卻狠狠個給了這些人一記耳光,咱們看看那些血的教訓吧。

錢有三不借,禮有三不隨

錢有三不借

俗話說的好,借錢容易還錢難,就算是親兄弟還得明算賬呢,更何況那些平時不太來往,缺錢的時候打著無事不登三寶殿的旗號,明目張膽來借錢的主兒。可錢這東西,你借了就怕對方不還,或者遲還影響了你自己使用。你要真不借,這人肯定是得罪了,俗話說“十年河東,十年河西”,誰知道你自己將來有沒有求人的時候,總之難啊。

1.不講信用的不借

祖輩就傳下來人了五德,其中有仁、智、禮、儀、信,做人自然是要講信用的。那些不講信用的人是什麼,就是無賴啊,你把錢借給了無賴,就是白打水漂了。現在社會里,這樣的老賴無處不在,有的人甚至有錢都不還,大家還是提防著吧。你本來是出於好心,但借錢還借出了個仇人來,這就得不償失了麼!

2.不熟的人不借

大多數情況,都是熟人借錢,但總有例外的時候。比方說你同學的朋友,或者好久不聯繫的同學,或者平日裡不太走動的鄰居,。試想一下,如果對方真實為人你並不清楚,就盲目借錢出去,要是對方不還怎麼辦?這還好一點,如果對方拿了錢跑路了,或者做違法的事怎麼辦?

錢有三不借,禮有三不隨

3.有不良嗜好的人不借

人就怕沾上不良嗜好,嗜酒的、賭博的、吸毒的等等,但凡沾上一樣,不死也得扒層皮,這種人沒了錢,你還敢借給他,能還給你才見了鬼了。不管他們借錢的時候,說得多麼冠冕堂皇,等到錢一到手就去揮霍了,又不想努力賺錢,沒了就知道借,他拿什麼去還錢?

錢有三不借,禮有三不隨

禮有三不隨

中國是個禮儀大國,隨禮也是傳統習俗之一,目的是禮尚往來,聯絡人情,可總有人會把好好的事情,搞得變了味兒,所以下面這三種情況千萬不要隨禮。

1.不懂得禮尚往來的禮不隨

咱們平日生活裡,無論是婚、喪、嫁、娶,還是各種重大節日,都講究走親訪友,而這個時候當然不能兩手空空,總要帶些禮物才顯得鄭重。可有些禮送得就憋屈了,你本著禮尚往來,人家還以為你攀高枝兒呢,還有得根本就瞧不上你。你卻屁顛兒屁顛兒地把禮物送過去,可人家壓根兒就沒當回事兒,別說給你回禮了。

這種情況,就不要去隨禮了,誰也不是冤大頭,你再有錢也不是大風颳來的,還是多去走動你那些真正的朋友去吧,除非你動機不純,有求於人,那就沒辦法了。

2.生禮不隨

意思就是說都很多年不聯繫了,這種情況,兩人之間早已少言情淺了。而且你之前辦事情也沒有邀請過他,此人卻在辦事情的時候才想起你的,這種禮不用隨。人情世故本來就很複雜,像這種只有自己辦事情才想起讓你隨禮的人,根本就不是什麼體己的朋友,你給他隨禮多半也是肉包子打狗而已。

3.不符合常規,無德的禮不隨

凡事都要合規矩,隨禮本來就是跟著規矩走的,不合規矩的自然不能隨禮。咱們傳統習俗中,一般都是紅白喜事、生孩子、過壽等,這些時候自然要隨禮的。但比方孩子升學啊、升值升官啊,或者乾脆搬家無數,每次搬家都要你隨禮,普通的生日聚會等,成了這些人斂財的手段了。

還有的人你給他隨禮500,他到時候就給你隨100,這還算禮尚往來麼?簡直是無德啊!

所以,不管借錢也罷,隨禮也好,人情往來,平日攀親結友,這些都要看人的,無德的人就乾脆不要深交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