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 村 電 影

鄉村電影

鄉 村 電 影

鄉村


韌而恆久

村裡有座電影院。農忙之餘,經常放映。看電影成為村民的精神享受。

晚飯後,村裡的高音喇叭預報影訊,隨後接連不斷地播放秦腔摺子戲,作為放映的前奏曲,等候村民購票觀影。燥熱的高音喇叭傳來的聲響,讓孩子們更是坐立不安,情緒立時興奮起來,心思也早已飛進電影院,想象今晚電影的精彩情節。

平常,孩子們衣袋裡除了鉛筆、橡皮擦,還能翻出來的是幹饃粒兒,根本沒有零用錢,五分錢一張門票從哪裡得來?思來想去,只有給老母雞打主意。

急急忙忙寫完家庭作業,從雞窩裡摸出還帶有母雞體溫的雞蛋,躡手躡腳地溜出大門,直奔電影院。擔心去遲了,錯過電影開始的片段。電影看不完整,心裡一直疙疙瘩瘩。出門跑起路來著急忙慌的,只聽腳下“啪”的一聲,雞蛋從衣袋裡抖出來,摔落在地。心裡咯噔一下,生出些微自責之意:雞蛋平時誰也捨不得吃,積攢起來賣錢,維持生活用度,孩子們的學費都是用雞蛋換來的。

遲疑的片刻,高音喇叭又在催促電影快要開演了。此刻,好像有一隻手把身子拽向電影院。於是,折返回家,復又拿出雞蛋。碎一蛋,長一智。這回跑起來,手伸進衣袋,穩穩地攥著雞蛋,生怕再出意外。雞蛋交給村裡的小賣部,換得一毛五分錢,能看三場電影。剩餘的一毛錢留待觀看特別引人的電影。

若是沒有零錢買電影票,也捨不得以蛋換票,遇到非常愛看的影片,只得蹭電影了。村裡的孩子都上演過蹭電影的歷險記。電影院有個默許:持票的大人可以帶進孩子看電影。發現這個空子後,孩子們簇擁在售票窗口,瞅著扎堆買票的人群,若有熟人出現,就尾隨其後,拉住衣角跟進去。進了電影院,心裡難免沾沾自喜,碰見同樣沒有買票而矇混進來的玩伴,相互炫耀逃票的經歷。

電影散場了,影院的大門打開,人流泉湧而出,像小河一樣四散流走,順著慣常的路徑,流向各自家中。一路上,人們意猶未盡,思緒仍然停留在電影當中,談論自己感興趣的情節,光線映照下,臉龐上流露出觀影后的滿足感。

夜色已深,鄰村的人們回家還需走一程夜路。黑龍溝的人要鑽進幽深的溝谷,吊咀梁的人要爬上筆陡的山坡,李家碾的人要蹚過冰冷的水洛河,滴水崖的人要舉著手電騎行五華里路……相對於他們,我只需走幾百米就到家了。但深夜時分,急忙走不到盡頭。

距離電影院越來越遠,燈光漸次幽暗,天上不見月亮,只有星星忽閃忽閃的。難以名狀的懼怕猶如洪水淹沒而來。村莊背靠的後山像猙獰的莽漢,黑漆漆地遮蓋下來。山崖上的樹林中,傳來貓頭鷹怪異的叫聲。我不敢抬頭望向山崖,和那崖邊上的樹林,擔心貓頭鷹從樹梢上飛撲下來。我更不敢轉身向後張望,低著頭挪動腳步,打著咳嗽壯膽前行。因為緊張的緣故,聲音也變了腔調。巷道里靜悄悄的,只聽見我行走的腳步聲。我很想幾步跨到家門,但怎麼也走不快,腿腳好像被什麼阻攔。此刻,多麼渴望巷道里的人家打開門戶,出門目送我回家。從那以後,我經常和玩伴們結伴去看電影。

電影讓孩子們如痴如迷,尤其是武打片,最愛看的武打片首推《少林寺》了。電影中少林武術的精彩演藝,成為孩子們談論的主題。下課了,圍爐擺談,個個神采飛揚,津津樂道,說到情緒激動時還手舞足蹈。

村裡最痴迷少林武術的當屬紅久了。他從水洛河裡淘來細沙,在火上烘乾,裝進麻線口袋,掛在自家後院裡當作沙袋,用來練武。我們經常站在紅久家後院的牆背上,觀看他摩拳擦掌的樣子。紅久苦於無人指點而煩惱,經常自嘆:能得到少林師傅點津那該多好啊!

有一年,紅久不見了,找遍全村也不見人影。紅久爹苦悶至極,沒有一點辦法。我怯生生地告訴他,紅久很可能去少林寺拜師習武了。果真從那裡找回了紅久。他還帶回了一套拳書,對照拳書,繼續在他家後院裡練習武術。後來,他考上了體校,畢業之後成為一名武術教練。

電視漸漸普及到農家。人們暖著熱炕看電視,隨手選臺,節目豐富多彩,不必“山一程,水一程”地走夜路看電影了。村裡的高音喇叭不吼秦腔了,不播影訊了。鬧熱的電影院黯然失色,從人們的注意力中漸漸淡去,天長日久,也經不起風雨,屋脊凹陷下去了,椽木露出來了,像年歲高邁的老人支撐不了軀體。看到電影院搖搖欲墜的樣子,我拍了幾張照片留存下來,用以回憶過往,記住鄉愁。

鄉 村 電 影

回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