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和猶太人一樣聰明,為什麼很少拿諾貝爾獎?

若要問世界上最聰明的民族是什麼,相信大多數人都會脫口而出:猶太人。

可是你知道嗎?

美國以及日本的科學家曾經做過智商測試,得出中國人和猶太人智商並列第一的結論!

中國人和猶太人一樣聰明,為什麼很少拿諾貝爾獎?

也許你很疑問,中國人和猶太人一樣聰明,看不出來啊。

要知道,猶太人被稱為“替上帝思考”的民族,雖然人數少,全世界加起來也就1400萬左右,也就北京人口一半多點。在這麼少的人口當中,猶太人卻取得了非常矚目的成就。

其中最為人熟知的就是,諾貝爾獎得主最多的就是猶太裔,據統計,自諾貝爾獎設立以來,到2019年,共誕生了881位諾貝爾獎得主,其中猶太裔196人,佔比22%,而華裔只有8人。

中國人和猶太人一樣聰明,為什麼很少拿諾貝爾獎?

(屠呦呦獲得諾貝爾獎)

除了諾貝爾獎之外,其他的重要獎項如圖靈獎(計算機界的諾貝爾獎)、京都獎(日本諾貝爾獎)、美國國家科學獎,普利策獎,等等,猶太裔也是獲獎最多的民族。

除了科學研究、學問做得好之外,猶太裔還很擅長做經營。

做生意厲害到什麼程度呢?

簡單說幾點,華爾街精英一半是猶太人;

福布斯富豪榜前40名其中18名是猶太人;

好萊塢八大影業公司,我們熟知的華納兄弟、哥倫比亞等等,全部都是猶太人的;

美國的媒體也幾乎被猶太人壟斷,四大廣播公司其中三家ABC、NBC、CBS都是猶太人辦的,CNN除外。

中國人和猶太人一樣聰明,為什麼很少拿諾貝爾獎?

可以這麼說吧,除了猶太裔不能當總統,幾乎美國的所有的產業,銀行金融、文娛媒體、交通酒店、能源礦產,等等,物質和精神兩手抓,只要你能想到的,幾乎都由猶太人把持。

你腦海想到的幾個著名的美國家族或者企業家,比如羅斯柴爾德家族、洛克菲勒家族、摩根家族,比爾·蓋茨、巴菲特、扎克伯格、索羅斯,等等,這些都是猶太人。

美國前總統羅斯福就說過:“影響美國經濟的只有200多家企業,而操縱這些企業的只有六七個猶太人。”

中國人和猶太人一樣聰明,為什麼很少拿諾貝爾獎?

(羅斯福)

而且,就算猶太人當不了總統,但是猶太人可以決定誰來當總統。因為當選總統無非靠兩樣東西,一是錢,每一個總統的上臺背後都有財團,猶太人有錢;二是媒體,當總統當然要喉舌造勢,媒體都是猶太人控制的。除此之外,猶太人還有強大的院外遊說集團,來實現自己政治上的利益。

有人說,美國控制世界,猶太人控制美國。

但是反觀我們華人,我們前面說了,自諾貝爾獎項設立以來,華裔只有8次獲得該獎,其次,我們沒有形成像猶太人那樣,在某個行業形成壟斷性的影響,在美國的地位也遠遠比不上猶太人。

當然,我們也不必妄自菲薄,我們工業經濟興起較晚,而且受教育的程度也無法跟猶太人相比。即使如此,我們也湧現出了一批如屠呦呦、鍾南山這樣的科學家,也有馬雲、任正非這樣的企業家。

中國人和猶太人一樣聰明,為什麼很少拿諾貝爾獎?

但是我們也必須承認存在差距,作為智商不相上下的中國人,和猶太人差別為什麼這麼大呢?

對此,北京師範大學著名的心理學家陳會昌教授主持了一項長達19年的研究,並且對諾貝爾獲獎者的文獻也進行了分析。最終得出的結論就是,中國家長和學校對於孩子的教育存在問題。

中國人和猶太人一樣聰明,為什麼很少拿諾貝爾獎?

其實一說出來也很簡單,中國的教育方式是總是在強調孩子的自控能力,比如上課要認真聽老師講,比如要遵守學校規定,比如音樂畫畫高考不算分,就不用學。父母也是一樣,經常嘮叨孩子應該做什麼,不應該做什麼,從頭到尾,孩子都被管得死死的,從而抹殺了孩子的創造性。

但是,學校和家長為什麼要這樣做呢?

老師也許會說:學校是這樣規定的,這樣是為你的學習成績著想。

父母也許會說:現在不認真學習,將來就沒出息。

可是,我們仔細想想,遵守學校的規定,一定會導致孩子的學習成績變好嗎?學習語外數理化,未來就一定更有前途嗎?

事實未必,循規蹈矩的學生成績也未必就好,也有的孩子學習翫耍兩不誤,成績也不錯,心理也更健康。

中國人和猶太人一樣聰明,為什麼很少拿諾貝爾獎?

我們總是想當然的認為,遵守學校規矩的就是好學生,成績下降就是因為心思不在學習身上。

這就是因為我們陷入了因果偏好。因果偏好就是人們對於自己看到的、聽到的、知道的所有事情都喜歡用因果關係來解釋。因果偏好有時候會導致我們用下意識的思考方式,找到原因。

比如,大壯參加一次重要的考試,考試號碼是11,結果大壯考試超常發揮,取得了很好的成績。過了一段時間,大壯去一家大企業面試,號碼牌剛好又是11,然後大壯還被成功錄用了。

這個時候,大壯會不會認為11就是他的幸運數字呢?大壯會不會認為,這次的成功很可能是因為這個幸運數字呢?如果下次有抽獎活動,讓你選號碼,你會選幾?我想你會毫不猶豫地選擇11。但是事實與幸運數字有關係嗎?

就像老師和家長看到孩子學習成績不好,就認定是不遵守學校規定,或者上課開小差導致的。從而愈發的嚴格管理。正因為因果偏好,成了扼殺孩子創造力的幫兇。

因果偏好不僅對孩子的教育有巨大影響,對於我們日常交際溝通,企業管理也有重要的作用,錯誤的歸因會導致我們做出錯誤的決策。

中國人和猶太人一樣聰明,為什麼很少拿諾貝爾獎?

美國有一家很有名氣的麥片公司——桂格(Quaker)。公司的前CEO威廉·史密斯伯格以2.2億美元的價格收購了運動飲料品牌佳得樂公司。收購之後,佳得樂的產品在市場上賣的非常好,它的市值一下從收購的時候的2.2億美元飆升到了30億美元,翻了10幾倍。

十年以後,這位CEO又打算以18億美元收購另一個飲料品牌斯納普。當時公司很多專業人士都認為18億美元的收購價格實在是太高了,至少比市場價高出了10億美元,但是鑑於佳得樂案例取得了巨大成功,桂格的董事會沒有提出任何異議。

結果,斯納普的市值沒有像佳得樂那樣飆升,反而因為債務的負擔可能拖垮整個公司。3年後斯納普以3億美元的價格被賣了出去。威廉·史密斯伯格也因此辭去了CEO的職位。

桂格的董事會犯了一個嚴重的錯誤,就是從一次隨機事件陷入了因果偏好。史密斯伯格有過一次成功併購的經驗,所以董事長認為史密斯伯格是一個對飲料品牌眼光很準的人,他的下一次併購還會成功。但其實這兩次併購並沒有必然的聯繫。

此次,壹創新學社上新了《因果偏好》,壹創新創始人王曉芳將帶你詳細解析因果偏好,告訴你你如何客觀的去分析你所面對的事情,找到背後真的原因,從而做出正確的決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