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到了30歲,也逃不過我媽那句:“你有啥可值得驕傲的?”

1

前段時間,季小如因為表現優異得到了公司領導的認可,成為了新一季的優秀員工。

本來是件值得高興的事,但季小如表現得好像自己做了虧心事。開頒獎大會那天,她反而故意請病假沒去,安排好的員工代表發言也換成了別人。

人事部通知自己得獎那天,她一晚上都沒睡好覺,激動和喜悅只持續了幾秒,而腦子裡出現最多的是心虛,總覺得自己“配不上”這個獎,同事們在背後一定會指指點點,質疑她的能力。

即使到了30歲,也逃不過我媽那句:“你有啥可值得驕傲的?”

但其實,這個季度,她的業績確實最好,客戶滿意度最高,工作計劃完成度最高。得這個獎本無可厚非。

但季小如偏偏不自信,活在自我否定裡,成了她生活的一部分,她幾乎每天在自我安慰和自我否定裡重塑自己。

她期待有快樂的事發生,可每當好事發生,她第一想到的都是“我不配。”

在每天的自我PUA裡,她過得沮喪且艱辛。

2

季小如太知道自己這種自卑、敏感、自我否定的心態來源了。

不是別人,是她媽!

人到30歲了,還是擺脫不了她媽那句:“你有什麼可值得驕傲的?”

小時候學習中等,普通初中、普通高中、普通大學,按照她媽的話說,就沒有給她爭過一口氣。

家裡獎狀不少,跟學習沾邊的一張沒有;當個班幹部不是衛生委員就是文娛委員;用她媽的話說,這些花裡胡哨的頭銜沒啥用,難道以後準備找搞衛生的工作啊?

即使到了30歲,也逃不過我媽那句:“你有啥可值得驕傲的?”

季小如對自己的偏見,幾乎都來自於她媽,從小到大,她一直有種自己幹啥啥不行,做啥都做不好的感覺。

畢了業,找了份普普通通能養活自己的工作,她媽當然不滿意,每次聊天都談到鄰居家、同學家、同事家孩子的工資和職位,最後一句話的結束一定是那句:“你瞅瞅你這個破工作!”

小時候得獎被表揚還會跟她媽唸叨,被打擊得多了,就再也不提了。

季小如的內心既糾結又對抗,事情做不好會無休止地埋怨自己,質疑自己的能力;事情做得好也不覺得是自己優秀,反而歸於運氣。

“你不夠好”“你不配”“你這麼差”成了內心裡時常會跳出來的小喇叭,關鍵時刻吼一吼,季小如就慫了!

3

偉大的作家雨果說:“人生至高無上的幸福,莫過於確信自己被人所愛。”

世界上的悲喜並不相同,想改變父母大概率是很困難,我們能做的只有自我救贖。

畢竟父母那輩限於當時的社會環境和教育程度,三觀上與我們有很大的差距,況且,活了幾十年的他們,改變習慣可能像不打麻藥切闌尾一樣,令他們恐懼且疼痛。

即使到了30歲,也逃不過我媽那句:“你有啥可值得驕傲的?”

所以,自我救贖才是唯一的出路,接受自己的平凡和普通,與自己和解。接受自己的不完美,多在意自己的感受,學著取悅自己,做一些讓自己快樂的事情。

不必在意自己是不是不行,世界上沒有完美的選擇,一旦做了決定就堅持走下去,活在當下,腳踏實地,是最簡單最務實的偉大!

當然,更要有一種勇氣,對他人傳遞來的PUA瀟灑地回一句: “關你P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