勉勵!蘇州87歲抗美援朝老戰士向小學生回信

“當我戴上老花眼鏡,閱讀這封出自少年兒童之手的來信時,似乎心情格外激動,心潮也分外澎湃,一種難以言狀的情愫在心中翻滾……”今天(9月27日),87歲的抗美援朝老戰士程秋生向蘇州市新康實驗小學的師生回了一封信,信中他回憶了自己26載的軍旅生涯,講述了自己堅持閱讀、寫作的故事,並勉勵孩子們珍愛當今,不忘歷史,為將來建設祖國做出更大的貢獻。

記者瞭解到,9月18日,新康實小開展了“九一八勿忘國恥”尋訪活動,孩子們來到抗美援朝老戰士程秋生爺爺家裡,一起聆聽九一八的故事。活動結束後,六(3)班的萬洺燁同學感觸頗深,拿起紙筆,用書信的方式記錄下了自己的所思所想,並在上週的二次尋訪活動中向程爺爺讀了自己的信。“我們如今的幸福生活離不開你們那一代人拋頭顱灑熱血的奮鬥和犧牲,正是你們無私的愛國主義精神,才換來了我們幸福的今天。”萬洺燁在信中表達了自己對革命戰士的敬佩和感恩之情,並下定決心好好學習,“用科學文化不斷武裝自己,將來把祖國建設得更加美好、更加強大,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做出自己的貢獻。”

面對這封五六百字的小學生來信,程秋生覺得“這不是一封普通的信,而是一次心靈的溝通和交流”。他在信中體會到了孩子們對老一輩革命家的敬仰之情,聽著萬洺燁的心聲,他的思緒回到了70多年前的那個年代,“我小小年紀不僅受盡貧窮、飢餓、失學的痛苦,還遭到被日本鬼子抓到光福玄墓山兵營當童工的苦難。”1951年,程秋生告別父母,離開古城參了軍,在革命大熔爐裡接受磨鍊,時間長達26年之久,“在26載的軍旅生涯中,我在冰天雪地的東北苦練坦克技術,在北風呼嘯的華北大地夜間行軍,在叢山峻嶺的野外搶修鐵馬……”程秋生回憶起當兵的日子,不覺得苦只覺得值。

“在我的一生中,追求知識,與書結緣,是我最大的愛好。當年,在天當房、地當床的艱苦年代,只要有片刻的休息時間,我就坐在坦克炮塔頂上苦讀,並在帳篷裡堅持寫作。”程秋生是新康實小的校外輔導員,他在信中向孩子們講述自己堅持閱讀寫作的故事,勉勵他們勤奮學習,刻苦鍛鍊,以更優異的成績報效祖國,“收穫總是要付出辛勞和汗水的,這是我堅特讀書、寫作70多年的深切體會。”(蘇報融媒記者 祁海琳)

附:小學生萬洺燁和老戰士程秋生的信

給程爺爺的一封信

敬愛的程爺爺:

您好!

聽完您講述的抗日故事,我的心情難以平復,沒想到您小時候處於這樣的烽火連天的時代,這是我第一次在書本以外的另一個角度瞭解到抗日戰爭。今天,我拿起紙筆,想用書信的方式來和您對話,和您一起回憶這段令人難忘的歷史年代......

在那個戰亂的年代,您在少年時被日寇抓走,到光福去當童工,飽受苦難。後來,朝鮮戰爭爆發,您又在黨的號召下,雄赳赳氣昂昂地跨過了鴨綠江,義無反顧地參加了抗美援朝,保家衛國。您一生熱愛寫作,利用業餘時間鑽研文學知識,直到現在87歲高齡還在筆耕不輟,為我們提供寶貴的精神食糧。

現在,戰爭早已離我們遠去,依稀的炮火聲,只能從影視作品和書本上聽到。我們如今的幸福生活離不開你們那一代人拋頭顱灑熱血的奮鬥和犧牲,正是你們無私的愛國主義精神,才換來了我們幸福的今天。

少年強則國強,少年富則國富,少年獨立則國獨立,少年自由則國自由。我們一定會滿懷感恩的心,珍惜這來之不易的和平,只爭朝夕,努力學習,加強鍛鍊,用科學文化不斷武裝自己,將來把祖國建設得更加美好、更加強大,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做出自己的貢獻。

最後,再次感謝您給我們講的精彩的人生故事,感謝這麼一個與您共處的機會。祝您身體健康,壽比南山!

此致

敬禮!

新康實驗小學六(3)班 萬洺燁

2020年9月21日

給蘇州市新康實驗小學師生的一封信

尊敬的沈娟校長

新康實驗小學老師和同學們

可愛的六〈3〉班萬洺燁同學:

在舉國歡慶新中國成立71週年的時候,在姑蘇城鄉紅旗招展、百花爭妍的喜慶日子裡,我欣喜地收到了萬洺燁同學的來信。當我戴上老花眼鏡,閱讀這封出自少年兒童之手的來信時,似乎心情格外激動,心潮也分外澎湃,一種難以言狀的情愫在心中翻滾。此時,面對這封只有五、六百字的小學生來信,我讀了又讀,想了又想,總感到這不是一封普通的信,而是一次心靈的溝通和交流。當然,這封信不僅簡潔明快、文字流暢,而且充滿了對我這個老兵敬仰之情。他深知,新中國的大好河山是無數革命先烈用鮮血和青春換來的,祖國的繁榮昌盛是幾代人的拼搏和奮鬥造就的。正因為此,作為學生,更應珍爰當今,不忘歷史,努力學習,掌握知識,加強鍛鍊,將來為建設偉大的祖國作出更大的貢獻。

面對這封來信,我讀著想著,思緒早就飛回到70多年前的那個年代。那時的古城蘇州風雨飄搖,腥風血雨,老百姓受盡了帝國主義列強的欺壓,遭受日本侵略者的奴役和槍殺,而我小小年紀不僅受盡貧窮、飢餓、失學的痛苦,還遭到被日本鬼子抓到光福玄墓山兵營當童工的苦難。是抗日戰爭的勝利拯救了我這條小生命,是人民解放軍解放了蘇州,使我見到了紅彤彤的太陽,獲得了重生。1951年,我高唱“雄赳赳,氣昂昂”的戰歌告別父母,離開古城參了軍,而且在革命大熔爐裡經受磨鍊,接受考驗,時間長達26年之久。在26載的軍旅生涯中,我在冰天雪地的東北苦練坦克技術,在北風呼嘯的華北大地夜間行軍,在叢山峻嶺的野外搶修鐵馬……,這一切的一切,我灑盡了汗水,奉獻了青春,但我無怨無悔,而且不無自豪地說:“值!”。

在漫長的軍旅生涯中,我不僅入了團,入了黨,而且還當上了幹部,由一個普通戰士一直當到軍司令部作戰訓練參謀。也許有人會問:“你參軍前一定文化很高吧?”不,我只讀到初中一年級。在我的一生中,追求知識,與書結緣,是我最大的愛好。當年,在天當房、地當床的艱苦年代,只要有片刻的休息時間,我就坐在坦克炮塔頂上苦讀《可愛的中國》、《劉胡蘭》、《太陽照在桑乾河上》、《鋼鐵是怎樣練成的》、《英雄小八路》等,我把書中的警言名句記在筆記本上。我還在坦克上認真閱讀了名詩佳篇,並在帳篷裡堅持寫作,我寫過數以萬計的通訊、故事、特寫、言論、散文,經過長年累月的苦讀苦練,積累了知識,掌握了學問,豐富了頭腦,於是才走上了文學之路,成為今天寫作上的行家裡手。每每完成緊張的訓練科目之後,我會情不自禁地走向盧溝橋,走近那塊書有“盧溝曉月”的石碑,兩眸凝視,默默沉思。有時我還會細數盧溝橋橋欄杆上大大小小、不計其數的石獅子。我之所以如此這般,為的是不忘國恥,牢記使命,從而使我以更高昂的鬥志、飽滿的精神投入到緊張的戰備訓練之中。總之,收穫總是要付出辛勞和汗水的,這是我堅特讀書、寫作70多年的深切體會。

我相信,新康實小的同學們在老師的悉心教導下,經過勤奮學習,刻苦鍛鍊,一定會以優異的成績報效祖國。我更深信,在黨和政府的關懷下,新康實小的花朵們在不久的將來一定會以更優異的成績,更強健的體魄,更驚人的奇蹟在萬紫千紅祖國大花園裡綻放出最光采奪目、豔美動人的大紅花!

87歲老戰士 程秋生

2020年9月27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