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2000年前的秦朝人是怎麼過年的嗎?

春節是自漢朝開始逐漸形成的,漢族人最為傳統的節日,在節日期間人們都要進行如辦年貨、掃屋子、貼春聯、團圓飯、守歲、發壓歲錢、拜年、舞龍舞獅、拜神祭祖、點炮竹、放煙花、逛廟會、賞花燈等習俗。

知道2000年前的秦朝人是怎麼過年的嗎?

但是在2000年前的秦朝人是怎們過年的?和現在的過年有哪些不一樣,現在小編就來告訴你。

說起春節時哪一天,大家可能都會說是正月初一,但是在秦朝春節是在十月初一,這是農作物豐收的季節,人們為了對神靈表示感謝,要進行隆重的祭祀活動,叫做蠟(讀炸)祭,這一天國君和百姓要穿上專門的祭祀服裝,給神靈獻上酒肉等祭品。祭祀完了後,大家就可以享受祭品,開啟吃吃吃的模式。

還有春節這一天被秦朝人看成是不吉利的日子,還要跳儺舞和擊鼓,家家戶戶要削桃木人或畫桃符等活動進行驅鬼辟邪。

知道2000年前的秦朝人是怎麼過年的嗎?

到了十二月,秦朝還有一種祭祀叫做臘(通獵)祭,是為了保佑家畜平安的一種祭祀活動。到了後世,漸漸的蠟和臘合二為一,就成了現今的臘月了。

另外春節回家的習俗也和秦朝有關,在秦統一六國後,設立了郡縣制,外派了大量的秦本土官員,這些官員遠離家鄉,長時間不能歸家,漸漸有了怨言,後來秦始皇同意在春節期間官員可以歸家團圓,漸漸形成了春節回家的習俗。

好了看到這裡,大家是否對秦朝人的春節是否很失望,會不會覺得無聊?既沒有壓歲錢也不放炮,一點也不熱鬧。當然這些習俗是後來慢慢形成的,作為現代人應該慶幸活在當代,可以有一個熱鬧團圓喜慶的春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