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筆有術與執筆有法

控筆有術

書法學習中,除了結體以外,最重要的莫過於控筆了。控筆的作用和地位甚至是超越結體。一個人書寫控筆能力的強大,則代表著這個人書寫功力的強大。這是毫不誇張的,因為控筆對於書法來說,實在是太重要了。那麼到底多重要,我們下面來看看古人對控筆的理解和論述吧。

控筆有術與執筆有法

歐陽詢《用筆輪》

“夫用筆之法,急捉短搦,迅牽疾掣,懸針垂露,蠖屈蛇伸,灑落蕭條,點綴閒雅,行行眩目,字字驚心,若上苑之春花,無處不發,抑亦可觀,是予用筆之妙也。” --唐.歐陽詢

歐陽詢說:作字的人用筆之法,握筆的力度要緊,執筆要低,運筆的速度要快(其實這裡強調的是熟練控筆狀態下的自然態勢書寫),比如懸針和垂露這樣的筆畫,又如蠖(一種蛾的幼蟲)的彎曲形狀,還有蛇的伸展那種感覺。要自然蕭灑有精神,從容典雅,每一行的書寫都要奪人眼球,每一個字都驚心動魄,就如花園中的花,無處補盛開,形態各異,多麼耀眼可觀啊!這就是我要說的用筆神妙之處。”

控筆有術與執筆有法

其實從以上歐陽詢的說法可以看出來,這段文字描述的是控筆的能力。要想更好的控筆,首先要正取的執筆(關於控筆之前的執筆,下一節我會講到)。因為執筆是否舒適,就是控筆高妙的前提。文中還提到了運筆的速度,那麼這個書寫的速度真的是決定了線條的質感層次和自然態勢的。大家可以試著寫一下,你在勻速很慢的情況下寫一筆彎鉤,然後在速度加快一倍的情況下寫一筆彎鉤,然後拿來對比,看一下線條質感和外表形態,哪一個更加精到?毋庸置疑,肯定是速度加快一倍的那一個質感強很多。

控筆有術與執筆有法

又如文中所說:蠖屈蛇伸,灑落蕭條。意思是說:又如蠖的彎曲形狀,還有蛇的伸展那種感覺。要自然蕭灑有精神,從容典雅。這就是筆畫或者單字的一種抽象或者具象形態的藝術表現。也就是古代人說的“各具形態”。那麼這種線條的表現也是需要很強大的控筆能力才可以做到的,普通人的運筆就是畫出來這個形狀,就如描摹一樣。雖然外形很像,但是內裡的質感卻很差,體會不到那種灑脫典雅的自然精神。所以說,書法的妙境之源非控筆莫屬。一種控筆的能力和方法,就是用筆的神妙之處。這是值得我們學習和實踐的。

控筆有術與執筆有法

張彥遠《歷代名畫記》

“昔張芝學崔瑗杜度草書之法,因而變之以成今草書之體勢,一筆而成。氣脈通連,隔行不斷,唯王子敬明其深旨,故行首之字,往往繼其前行,世上謂之一筆書。其後陸探微亦作一筆畫,連綿不斷。 --唐.-張彥遠

以上為唐朝張彥遠的一些記錄,記錄中有一句話:一筆而成,氣脈通連,隔行不斷。這句話是說明用筆關係的。是說用筆的連帶氣息關係不能斷,一氣呵成。這樣書寫出來的作品才是具有整體神韻的上佳作品。

其實很明顯,這句話說的仍然是控筆能力。要知道一氣呵成的連帶關係書寫時需要在運筆過程中不斷的轉筆運動和融入其他微弱調鋒動作的,所以說,沒有強大的控筆能力,是很難做到的。

關於控筆的核心,我總結了一些心得:以小楷和小行書為例。首先,有合適自己的執筆法,其次懸腕不懸肘,肘作為支點,腕子作為穩定劑,然後以指端進行有效的運轉和筆鋒的調整動作。當然這個時候,也是你發揮“心手相應”的時候。心裡對文字結構的形態所想也要在同一時間從指端發出。只有同步進行的書寫,控筆才能發揮最大的作用,表現更多的精彩。

控筆有術與執筆有法

當然,控筆的核心也在於執筆的舒服與否。每一個人的執筆方法不同,對書寫的理解領悟也是有差異的。下面我會對“撥鐙執筆法”做一個簡單的敘述,以此來普及一下常用的執筆方式。

執筆有法

為何再提執筆?首先,執筆是書法的入門技能,基礎中的基礎。執筆是否適合你自己,也決定你日後學習哪一位書法家的風格。畢竟每一個書法風格的背後都有著不同的執筆方式和不同的用筆方法。所以說,如何執筆,如何通過執筆協調控筆書寫出更為精妙的作品就成為我們亟待解決的問題之一。

控筆有術與執筆有法

這裡有一種執筆法不得不提。就是“撥鐙法”。撥鐙之法為自古以來執筆的重要方法,相傳這種執筆法始於書聖王羲之,發展於晉唐時期,後人留意和使用者比較少。

所謂撥鐙法,是因為後人恐怕王羲之的筆法絕跡,就如明燈即將熄滅,然後用燈釺撥之,使燈復明。(“鐙”字在古代也被稱作“燈”)。這種執筆法是王羲之根據人的五個指頭領悟而來的執筆法。(如下圖)

控筆有術與執筆有法

人有五指,所以立訣五字,分別為“”“押”“鉤”“格”“抵”。這就是最原始的王羲之撥鐙執筆法。後來到了南唐後主李煜這裡,對撥鐙法做了改進,增加了“導”“送”二字。不過根據李煜《書述》記載,此法源於晉衛夫人,之後傳於王羲之。唐時期的歐、顏、褚,陸等均使用此執筆法。

不過據清朝楊賓《大瓢偶筆》中記錄說:

李後主不知其意。妄加“導送”二字。夫立五字訣所以禁指之動也。“導送”則使之動也。

很明顯,後人對李後主改動撥鐙法頗有不滿。其實從書法發展的角度來說,李後主何嘗不是那個時代的改革者呢?首先五字訣撥鐙法並未有證據說明就是王羲之所創,只是傳說而已,李後主在這五個字的基礎上添加了“導送”二個字,主要的目的就是讓指運轉起來,這樣書寫則更加靈活。盲目固守古法不可取,但是改進創新卻必須遵守古法的基礎規則。也許這就是李後主的高明之處吧。

控筆有術與執筆有法

關於執筆無定法

《臨池心解》裡曾記述過:東坡作書不懸腕。涪翁雲(涪翁即為黃庭堅)。然涪翁目見(就是親眼所見)。當非妄語。但腕不貼案,即能虛懸,亦不在懸之太高也。世人不查,遂議東坡偃筆。夫偃筆安得佳書耶?

黃庭堅說:蘇東坡作字不懸腕,親眼所見。所以這個說法應該是真的。但是腕子不貼桌面就能夠虛懸(其實就是我們今天使用的肘貼在桌子上的腕子虛懸起),也就是懸腕不高。很多人應該沒見過東坡作字,都以為他的字是偃筆形成,如果是偃筆,怎麼可能會寫得這麼好?

其實蘇東坡本人自己也說過:執筆無定法。就如前面我所講過的後主李煜改進撥鐙法一樣,其實古人早就意識到執筆舒適即可,不必遵循什麼固定的方法。但是一定要根據古法改進,而非胡亂抓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