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版吳三桂——羅卜藏丹津的故事

說說青海版吳三桂,羅卜藏丹津這位老兄吧。

這位老兄諷刺就諷刺在,他的大侄子拉藏汗被準噶爾幹掉後,他跑去找康熙求援,康熙給他畫了一堆大餅,他賣力引清軍入藏。趕跑準噶爾後,清朝封賞了他一堆子侄卻沒封賞他。他覺得白乾了,決定起兵,而他起兵拉攏的對象,正是當年欺負他的準噶爾部。最後他被年羹堯大敗,跑出西藏,又去投奔了當年幹掉他大侄子的老對頭,準部大汗策妄阿拉布坦。

折騰了一圈,又回來了,何苦呢?

好啦,我們來看一下這位老兄的傳奇人生吧。

青海版吳三桂——羅卜藏丹津的故事

羅卜老兄

前戲部分。

1717年,準噶爾汗國首領策妄阿拉布坦(噶爾丹的大侄子)決定出兵西藏。

當年,策妄阿拉布坦遣大策零敦多布以省親之名,率6000軍從和闐(即今天的和田市)出發,晝伏夜行,自今新藏公路一線入藏,奇襲拉藏汗。12月2日,大策零敦多布率軍攻佔拉薩,殺拉藏汗,在衛藏建立了統治。

這是一次及其經典的突襲,其行軍長度和所經歷地域環境惡劣程度空前絕後,不明白的朋友可以自行百度“西藏阿里地區”。

搞笑的是,在準噶爾軍隊剛剛進入西藏時,康熙並沒有弄清楚他們的意圖,因為此時西北地區已經平靜了二十年了。

因此,當康熙得到駐紮在西寧的侍讀學士查禮渾等報告準噶爾軍已經抵達納克產邊界時,清朝方面立即相應地作出了部署:命四川提督康泰、主事巴特瑪等率領3000兵,出松潘,至阿爾布爾地方紮營。總督額倫特、侍讀學士禪裡渾出邊至青海阿爾布阿地方紮營,密切觀察已經進入西藏的準噶爾人的動靜,以防來犯。康熙帝還命從荊州調2000名滿洲兵赴成都駐防,從太原調500滿洲兵赴西安駐防,以增強前線兵力,但沒有作出派兵援藏的舉措。

隨著戰事的發展,康熙帝逐漸瞭解到準噶爾人是來進攻拉藏汗的,但卻過高估計了拉藏汗的作戰能力。拉藏汗與準噶爾軍作戰時曾向康熙帝報告戰況,康熙帝得到拉藏汗向他報告的戰況後,對拉藏汗軍取勝抱樂觀態度,認為事態正在好轉。康熙帝判斷準噶爾軍會“於達木掠取馬畜,渡木魯烏蘇,奮勇而過,突入噶斯路”,甚至認為“尚歸降我等不可料定”,特命內大臣策旺諾爾布、將軍額倫特、侍衛阿齊圖各自設哨固守要隘,嚴陣以待,防範準噶爾軍。

他的根據主要有兩點:一是黃教的崇高地位乃顧實汗時所確立的,藏人對顧實汗的子孫們也懷感激之情,策妄阿拉布坦無故遣兵進犯,“圖伯特部民雖庸懦,有棄顧實汗之子孫拉藏汗,棄青海之眾臺吉,而被策妄喇布坦所佔之禮乎?”二是康熙帝認為大策凌敦多布等所率準軍只有3000人,從遠處到達西藏,人困馬乏、物資匱乏,又有高原反應。

但康熙帝卻忽略了拉藏汗擅自廢立達賴喇嘛所導致的西藏僧俗各階層的離心傾向,而且對準噶爾軍人數和戰鬥力估計不足,拉藏汗的處境並不是在好轉而是在迅速惡化。由於康熙帝對拉藏汗的實力估計過高,沒有及時派軍救援,加速了拉藏汗的覆亡。

同時,康熙帝有意讓青海蒙古去援助拉藏汗,令額倫特、策旺諾爾布曉諭青海蒙古首領:“黃教、圖伯特民俱固始汗所創者,斷不可被他人佔領,爾等俱固始汗之子孫,理應各自速往援助。”同時告知駐紮在邊外的清軍會保護他們的牧場、妻孥,並會作為他們的後援。但青海蒙古由於與拉藏汗有矛盾,加之自身內部也矛盾重重,並沒有派出援兵,而是坐視拉藏汗被準噶爾人消滅。

自己認可的統治者被幹掉了,康熙帝當然不滿。而此時清帝國的統治轄區已經包括喀爾喀蒙古,而喀爾喀蒙古大都信奉藏傳佛教,一旦拉薩被衛拉特蒙古控制,對於統治蒙古諸部非常不利,所以康熙決定,征討西藏。

1718年,康熙帝命令駐紮於青海的侍衛色楞“統率軍兵征剿西藏”。當時色楞的兵力有西安滿洲兵600人、總督標兵400人、西寧總兵官標兵440人、涼州總兵官康海兵500人,加上土司楊如松、魯華齡等部,共2600餘人,而他們的對手是6000名久經戰陣的準噶爾士兵和西藏當地守軍。搞笑的是,色楞上奏朝廷,竟然說自己是“兵強馬壯糧足。”

與拉藏汗請援時的態度相似,康熙帝此時仍然對準噶爾軍的戰鬥力作了過低估計。或許此時康熙帝被早年三徵噶爾丹以及康熙五十四年哈密之戰清軍以少勝多的勝利所陶醉,看到色楞這個貌似周全的進軍計劃後,就欣然批准了色楞的作戰方案,朝中群臣對色楞的建議也深表贊同。

然後,康熙就迎來了他一生中外戰的第一次失敗。

此次入藏之役,清軍額倫特、康泰、康海、司九經等將領殉難,官兵陣亡人數,據清朝一方稱有1500餘人。準噶爾軍死亡者,據清軍稱“斬兵二千餘”,但據準噶爾人說此戰損失200餘人。

不管死多少人,終究是失敗了。康熙很憤怒,策妄阿拉布坦很害怕。勝利者竟然害怕?是的,你沒有聽錯,我也沒有寫錯,他真的很害怕。

策妄阿拉布坦真的不想大敗清軍,他叔叔噶爾丹的教訓就在他眼前。他的目的只是想悄悄的佔領青藏高原,然後繼續向清朝稱臣,本來都是屬國嘛,換個統治者有什麼區別呢?

而當他得知準軍大勝時,第一時間要求優待清軍俘虜。

當時被俘的清軍大概有1500人,其中大部分被當即釋放,由大策凌敦多布派喇嘛清點人數,提供給糧食、衣物由木魯斯烏蘇北上返回。

另有色楞等一部分清軍俘虜被準噶爾人帶入藏地,其中有428人關押在一起。班禪額爾德尼出面向準噶爾人請求釋放這些人,而準噶爾人則藉口這些俘虜沒有足夠的衣服,難以禦寒,釋放後將會被凍死(多麼周到的考慮)。班禪額爾德尼表示如果沒有衣服,他可以供給。聽到這裡,準噶爾人竟然答應了他的請求。於康熙五十八年正月二十二日釋放全部俘虜。

藏人對這些俘虜十分友好,“遣放之日,唐古特人紛紛賜衣,暗賜銀錢、糌粑面” 。這批清軍經巴爾喀木路,於同年三月抵達打箭爐地方,由年羹堯派員接收。其間有在察木多(今四川昌都)地方患病暫住的,也得到了當地喇嘛的熱情招待,留下調養月餘,痊癒後又給他們炒麵、奶油、茶葉,照顧十分周到。

按說這算是十分體面的敗仗了,準噶爾人考慮的也算十分周到了。但是,康熙是不管你周不周到的。你敢打我,我就打死你。

康熙與大臣們重新認真考慮驅準保藏之役,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褒獎第一次征伐西藏的官兵。應當說這是個十分寬容的決定,康熙認為這些士兵在逆境之中英勇作戰,以少打多,精神頗為可嘉,有功無罪,並給予了高度評價:“朕之世代養育精兵,不惜生命,整百日餘晝夜交戰,古來無有。”

然後,就是開打。

但是開打前,一個受害者上躥下跳,表現活躍,他就是羅卜藏丹津。

羅卜藏丹津,全名孛兒只斤·羅卜藏丹津。黃金家族後裔,固始汗的之孫、達什巴圖爾之子,按照輩分,他是被策凌敦多布幹掉的拉藏汗的親叔叔。

雖說是親叔叔,但是他的年齡卻比拉藏汗要小,而且由於他爹不是嫡子,所以在繼承權方面沒啥發言權。但是旁系歸旁系,由於其輩分高,所以在當時的和碩特諸部族中,他的地位很高。

拉藏汗死後,他的長子噶登丹衷被殺,次子蘇爾扎及其他汗室成員被送到伊犁監禁,這樣就導致整個和碩特部族群龍無首,這時候,羅卜兄站了出來, 聯繫清軍救援,配合清軍進軍。

看到其表現積極,在1718年,也就是在大將軍王允禵出征的同一年,康熙在北京親切召見了羅卜藏丹津,並同時表示,驅逐準噶爾後,青海蒙古會一切照舊,且“將爾等內中立汗”。

這叫什麼?這叫畫餅。

羅卜兄看到大餅後很高興,於是乎,開始死心塌地地跟著老十四打準噶爾。

1718年,康熙帝任命皇十四子、固山貝子允禵為撫遠大將軍,統兵征討西藏。

值得一說的是,有清一代,“撫遠大將軍”不少,像福全、允禵、年羹堯都是此職,是“大將軍王”卻僅此一位。當時允禵的爵位是固山貝子,即十四貝子,卻享受著王的待遇。這跟科比在隊內替補,到全明星卻是首發一樣不可思議。

1719年,允禵抵達西寧,開始指揮作戰。他統帥駐防新疆、甘肅和青海等省的八旗、綠營部隊,號稱三十餘萬,實際兵力為十多萬人。

過程就不說了,實力碾壓,毫無精彩可言。

1720年,策凌敦多布兵敗逃走,帶著剩下的殘兵敗將四、五百人跑回了準噶爾,清朝恢復了對西藏的統治。

之後,允禵向康熙上報了他三路出兵、直搗準噶爾老巢的計劃。三路分別是西藏方向、南疆方向和阿爾泰方向,康熙批准了他的計劃。

此後,清朝按此計劃向準噶爾本土發動了攻勢,一度佔領烏魯木齊,然而就在此時,清軍就停止了進攻。

因為康熙死了。

康熙死後,羅卜兄發現這個事情有點不對了。

仗打完了,羅卜兄去找大將軍王,要求兌現諾言,在青海地區恢復和碩特汗國,給予他汗王的稱號。

但是大將軍王卻沒給他好臉,絲毫不提康熙答應的事,反而責備他之前進軍遲緩,還舉例說明,人家南路幾天幾天到達指定地點,你又是幾天幾天到達,就你這表現,還好意思要汗號?

至於羅卜兄是否真的消極怠工我也沒法考證,但是聯繫到這是給自己掙榮譽,他應該不會太消極。而老十四所說的很有可能是吹毛求疵,畢竟挑毛病這種事情,只要你幹活,總能挑出來。

羅卜兄當然很不高興,但是緊接著,讓他更不高興的事就來了,康熙的獎勵通知書到了。

羅卜兄跟他同族的一群蒙古王公一起跪聽獎勵,大家的心情都是很激動的。根據這份獎勵清單,羅卜兄他侄子察罕丹津被封為親王,羅卜兄他侄子的兒子額爾德尼額爾克托克托鼐被封為郡王,正當羅卜兄納悶怎麼還沒念到自己的名字時,他聽到了屬於他的賞賜:紋銀二百兩,緞五匹,沒了。

太傷自尊了,真的太傷自尊了。別急,還有更讓羅卜兄傷心的。

之前的青海西部基本是羅卜兄的領地,但是他的大侄子察罕丹津由於在本次戰役中表現突出,還封了王,這樣就需要給他冊封領地,可是清朝是不願意給他已被清軍控制的地盤,於是大筆一揮,你去跟你叔叔羅卜藏丹津擠一擠吧。

白乾了,徹底白乾了。

羅卜兄心中的怒火如同滔滔江水,延綿不絕,此仇不報,我枉叫羅卜!

很快,他報仇的機會就來了。

很多人低估了十四爺的能力,事實上,他是一個很有水準的人。

他的大將軍王用現在的話說是個綜合管理崗位,他要乾的包括但不限於一下事項:軍事決策指揮、軍隊調度、蒙古王公人事安排、舉薦任命將領、後勤保障、情報收集、安撫穩定當地民心、籠絡達賴喇嘛、安置青海各部以及其他少數民族、說服青海各部共同出兵等等。

但是,他爹死了後,他哥老四火速把他從工作崗位上叫了回來。

這個交接是很不符合規範的,因為還沒等接班人年羹堯到崗,老十四就火急火了的走了,而他的軍事指揮大權糊里糊塗的交給老四的大舅哥年羹堯。

前面說過,這個活兒很雜,而老十四乾的不錯。他之所以幹得不錯,一是因為他能打,趕跑了準噶爾人;二是因為他能拉,他是皇子,是大將軍王,威望高,所以能拉人。

而年羹堯呢?他既沒機會展現他的能打,也不是啥重量級角色,而少數名族同胞都是比較實誠的,你啥本事沒有,那就別怪我們不客氣了。

1723年(雍正元年),老十四剛走,羅卜藏丹津就召集青海蒙古各部在察罕託羅海會盟,自封“達賴渾臺吉”,要求各部去掉清朝加封的各種封號,恢復原來的和碩特汗國時期的稱號。

同時,羅卜兄還派人去聯繫策妄阿拉布坦。雖說策妄阿拉布坦不久前剛剛乾掉了他的侄子拉藏汗,但對羅卜兄而言,無所謂,人民內外部矛盾是可以隨時轉化的。

而此時六十多歲的策妄阿拉布坦明顯在跟清朝打交道的過程中長了不少心眼,他告訴羅卜,“放心反清,我會堅定地支持你!”

打發走使者後,策妄阿拉布坦搬來了小板凳,炒了盤花生米,準備開始看清羅雙方的拳擊比賽。

然後,羅卜兄就開始起兵了。他最先向之前清朝冊封的兩個王動手,左翼郡王額爾德尼額爾克托克托鼐(原諒我,這個倒黴名字真的很長)和右翼親王察罕丹津,由於他兩是歸順清朝後的受益者,所以拒絕前來參加羅卜兄的聚會,羅卜兄果斷派兵揍了他兩。他兩就跑到清朝境內,然後寫信向雍正求援。

此時的雍正剛剛繼位,正在處心積慮的給他的弟弟愛新覺羅·阿其那戴高帽子,很不想跟羅卜兄動手,於是,他就安排兵部侍郎常壽作為使者,去告知羅卜兄,“別鬧騰了,你不就是想多要點地盤嗎,好說啊。”

對於這個常壽,羅卜兄還是花了點心思的,他處心積慮的謀劃了這麼一個事。

他讓常壽去察罕託羅海坐一起談判,然後半道讓自己的手下偽裝成山賊把常壽一行人綁了票。在山賊行劫的過程中,常壽的一個手下很有氣節,自刎拒俘,而常壽明顯有點怕死,從他的名字也能看出來,可能人家的志向就是“長壽”,他在喊出了一句“我要絕食”之後,就老老實實的跟著山賊去吃飯了。

但是這夥山賊很怪,對常壽是不打也不殺,也不要贖金,過了幾天就把常壽放了。然後羅卜兄告訴嚇得魂飛魄散的常壽,“你看看,青海多亂,沒有我這麼個人鎮場子能行嗎?那夥兒山賊是害怕我才把你給放了,回去告訴皇帝,不是我造反,我是在幫助皇帝鎮壓反民啊!”

常壽兄明顯是個老實人,回來後就老老實實把過程告訴了年羹堯,年羹堯又轉述給了雍正。雍正看了大怒,但是這個怒點有點不尋常,他既不是怪羅卜兄搞鬼,也不怪常壽搞砸差事,而是覺得常壽沒有氣節。

下面轉述雍正奏章批文原話:“如此不要臉!豈有讓國家羞恥之理?侍從殉節,常壽苟活,把他凌遲處死也抵不過他讓國家受的恥辱!”

既然談不攏,那就打吧。

1723年,雍正任命年羹堯為撫遠大將軍, 從陝甘各地調集精兵往青海平定羅卜藏丹津的反叛。當年,原跟隨羅卜藏丹津的各部蒙古首領紛紛叛離,投降清軍。

1724年,清朝政府又任命嶽鍾琪為奮威將軍,進軍青海湖,擊敗哈喇河畔的羅卜藏丹津駐軍,羅卜丹津無力組織反攻,先逃往烏蘭穆和知爾,又逃往柴達木。

三月,清軍在嶽鍾琪率領下,蓐食銜枚,一夜間馳行160裡,於黎道明時抵羅卜藏丹津駐地柴達木,叛軍於夢中驚醒,馬不及鞍,倉皇逃潰。清軍擒獲羅卜兄的生母阿爾騰喀吞,羅卜兄則換了套女人的衣服逃走,後來投奔了策旺阿拉布坦。清軍此次追剿,出師15日,殲敵數萬。

其實呢,這場戰役真的沒有電視劇演的那些邪乎,也沒有年羹堯吹得那麼邪乎。年羹堯奏報的所謂“挑唆遠近喇嘛及百姓二十餘萬人,掠牛馬,燒草谷,抗官兵,犯西寧,青海大亂”,一定是有點誇張的。

17世紀中葉,全青海加起來也就二十多萬人,這裡麵包括老人、孩子、和尚、婦女等等,羅卜兄能調動的軍隊大概也就萬把人,所以說,對清軍而言,這也是實力碾壓。

羅卜兄逃往準噶爾部後,就住在伊犁,投奔了策妄阿拉布坦。策妄阿拉布坦對這個曾經的敵人、後來的同盟也沒啥好感,既不讓他管事也不給他官做,從此,羅卜兄成為了一個閒人。

乾隆二十年(1755年),清軍直搗伊犁(今新疆伊寧西),平定了準噶爾部達瓦齊的叛亂,驚訝的發現這裡竟然住著曾經的老對頭羅卜藏丹津。於是就把羅卜兄綁了,跟他的兩個兒子一起被解往北京。

在乾隆看來,跟他有仇的是他爹,而他的部落早已歸順,就免其死罪,並賞給房屋,令其居住,同時授任其二子為藍翎侍衛。

到最後,他竟然還混了個自然死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