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龍八部與摩羯魚-陳國公主的摩羯魚琥珀耳墜(下)

題目中出現天龍八部,或許您認為春秋十二章要開始講武俠小說中的文化歷史了。相信將來會,但這裡僅一筆帶過不多展開。天龍八部這個詞因金庸先生的同名小說而被大家所熟識,

該詞是先生自佛教術語中借用而來。佛教中天龍八部指佛教八種神眾,包括:一天眾、二龍眾、三夜叉、四乾達婆、五阿修羅,六迦樓羅,七緊那羅,八摩呼羅迦。因其中“天眾”及“龍眾”最為重要,而被稱為“天龍八部”。小說中金庸先生藉此代指八種人生。

文章《陳國公主的摩羯魚琥珀耳墜(上)》為大家介紹了遼代陳國公主顯赫的身份與其墓出土的珍貴豐富的陪葬品。探討了摩羯魚琥珀耳墜的原料琥珀,很大可能是來自遙遠的波羅的海與地中海沿岸,以及當時入遼的傳播路線。這些琥珀原料來到大遼後,一個新問題出現了,為什麼製作題材會是摩羯魚呢?

天龍八部與摩羯魚-陳國公主的摩羯魚琥珀耳墜(下)

遼·陳國公主墓出土摩羯魚琥珀珍珠耳墜

大家或許經常能在博物館看到石刻、金銀器、陶瓷品、玉器等文物上有不同形態的摩羯紋樣,它是何時產生的呢?這還要從摩羯的起源講起。

一隻來自古印度的猛獸——摩羯

“摩羯”(梵文Makara)的形象源自古印度神話,後被佛教吸收。它是一種鱷頭魚身的神獸,剛健兇猛,被喻為水中之王。中國有關它的記載最早多存在於外國僧人翻譯的佛經中,時間不晚於三國時期。如康居國僧人康僧所譯《彌蘭經》中記載:

“海中有神魚,其名摩羯,觸敗其船,眾皆喪身,彌蘭騎板,僅而獲免。”

中國本土最早的實物摩羯紋出現於何時,學界目前尚有爭論,但總體時間範圍基本確定在南北朝時期。

天龍八部與摩羯魚-陳國公主的摩羯魚琥珀耳墜(下)

北魏·摩羯怪獸紋八曲長杯 圖片採自參考資料[1]

山西大同北魏平城遺址出土的銀鍍金摩羯紋八曲長杯、河北正定隆興寺北朝造像上的浮雕摩羯紋裝飾,以及陝西北周安伽墓石刻摩羯紋裝飾,都能算入最早的中國摩羯紋實物圖像。

天龍八部與摩羯魚-陳國公主的摩羯魚琥珀耳墜(下)

摩羯圖像裝飾 圖片採自參考資料[1]

也有學者認為,故宮博物院現藏顧愷之《洛神賦圖卷》(宋摹本)中所出現的摩羯魚紋飾,是中國發現最早的摩羯圖像。誠然,該版本被認為是現存四本中與底本(傳為顧愷之所作)關係最密切的,風格古樸,多有六朝遺風,

但是否能因此證明晉時摩羯魚就已經以如此形象出現,仍有疑議。

天龍八部與摩羯魚-陳國公主的摩羯魚琥珀耳墜(下)

顧愷之洛神賦圖卷(宋摹)局部中的摩羯圖像 圖片源自故宮博物院

悄悄消失的鱷魚頭

隋唐時期,兩種摩羯的佛教圖式開始在中國廣泛流行,一種為「六拏具」,一種為「天龍八部」。正是因為這兩種摩羯圖式的發展與傳播,拉開了這一時期摩羯紋大繁榮的序幕。

六拏具是佛教中位於佛造像背屏的六種以動物象徵組成的法相裝飾,早期也常有不足六種的三拏具、四拏具等情況。自魏晉始,摩羯一直是其中一個非常重要的元素。隋代敦煌壁畫中的六拏具摩羯,呈現出張口露齒,鼻子長而向上捲曲的形象。此後六拏具又逐漸融入了象王、獸王、龍子、童男、鯨魚等形象。

天龍八部上文解讀過,流傳至今主流的八部眾中已不見摩羯魚的蹤影,但唐代《大乘修行菩薩行門諸經要集》中記載的天龍部眾則分別為諸龍、夜叉、乾闥婆、阿修羅、金翅鳥王、緊那羅、摩睺羅伽、摩羯魚。圖式可在同一時期的敦煌壁畫中尋得對應。

天龍八部與摩羯魚-陳國公主的摩羯魚琥珀耳墜(下)

唐·莫高窟第158窟“舉哀八部眾”摩羯 圖片源自參考資料[1]

摩羯魚作為天龍八部眾之一,形象上出現了火珠,如意雲紋的元素。除在這一時期佛造像以及敦煌壁畫中可以尋得蹤跡外,摩羯紋還廣泛應用在金銀器、陶瓷器等日常生活器物上。

天龍八部與摩羯魚-陳國公主的摩羯魚琥珀耳墜(下)

唐·摩羯紋金花銀提樑壺 內蒙古赤峰市喀喇沁旗哈達溝窖藏出土

內蒙古赤峰市喀喇沁旗哈達溝窖藏出土的兩件唐代與摩羯有關的金銀器上,摩羯卷鼻獠牙,鯉魚身體,火珠雲紋,十分明確的吸收了六拏具與天龍八部中摩羯圖像元素,

並結合了李唐特色的鯉魚身尾,此時紋樣中外來元素鱷魚頭已悄然消失。鱷魚是古印度人的噩夢,到了中國卻無法勾起普羅大眾的畏懼感,被弱化變形也是情理之中的。

天龍八部與摩羯魚-陳國公主的摩羯魚琥珀耳墜(下)

唐·摩羯戲珠紋金花銀盤局部 內蒙古赤峰市喀喇沁旗哈達溝窖藏出土

瓷器上的摩羯形象主要集中出於“黑石號”沉船所載的長沙窯瓷器。這批瓷器為唐敬宗時期出產的外銷瓷,在紋樣設計上既有中土風格又與西域文化聯繫密切

。其上摩羯魚大嘴尖牙,口含火焰寶珠,身形碩大,背鰭堅硬挺立,看起來兇猛異常,與在同一時期的其它紋樣有些許不同,不妨視為中晚唐時期摩羯魚圖案的一種特例。

天龍八部與摩羯魚-陳國公主的摩羯魚琥珀耳墜(下)

唐·長沙窯摩羯紋碗與其上摩羯紋“黑石號”沉船出水 圖片採自參考資料[2]

中晚唐更多的摩羯魚形象,在逐漸本土化的發展趨勢下,轉變為頭部初現伸出的龍角,甚至還生出翅膀作翱翔狀的中國化「摩羯魚」。

鎮江丁卯橋唐代窖藏中,曾出土一件有摩羯紋樣的銀鎏金盆(有學者認為,此銀盆為筵席之間盛酒的器皿,應將之定名為酒樽)。盆中摩羯仍有卷鼻造型,但頭部有明確的龍角,大展雙翅,張口追逐著火焰寶珠,間以蓮花與游魚,頗有些魚龍與群魚同池戲珠的意味。

天龍八部與摩羯魚-陳國公主的摩羯魚琥珀耳墜(下)

唐·鎏金摩羯紋銀盆 鎮江博物館藏

衰落是因為名字?

宋代雖以道教為國教,但這一時期統治者對佛教態度也很友好,政策寬鬆,有利於佛教在民間的傳播發展與世俗化進程。源自佛教的摩羯圖像自然因此發生了更多世俗化改變,而這樣的改變其實在中晚唐時已初現端倪。中國傳統的龍與鯉魚成為了摩羯的主要元素,這首先令人聯想到的就是鯉魚躍龍門的神話傳說。《太平廣記》中記載:

“龍門山在河東界,每暮春之際,有黃鯉魚逆流而上,得者便化為龍。”

平步青雲的傳說通常被老百姓運用在“十年寒窗無人問,一舉成名天下知”的故事中,以鯉魚躍龍門寓意金榜題名在今天仍時有提及。

隨著唐末五代傳統士族的湮滅,北宋的科考相對更加公平化,同時大大擴充科舉名額,讓更多寒門弟子有了改變階層、改變命運的機會與希望。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仕途高升,飛黃騰達的寓意被賦予在了已有鯉魚身形的摩羯魚身上,或者也可以說,摩羯魚按照人們想成為的樣子,逐漸幻化成了龍頭魚身的「魚化龍」,而摩羯魚這個名稱此後便漸漸消隱在歷史中。

關於宋代摩羯紋的衰落,另有學者認為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與占星卜命相關。階層的垂直流動一方面讓更多人對未來有了憧憬,伴隨而來的也有對無力改變命運的焦慮,於是占星卜命之說在北宋甚至發展為顯學,十分流行。大文豪蘇軾曾在詩中寫道:

“我生之辰,月宿直鬥。乃知退之磨蠍為身宮,而僕乃以磨蠍為命,平生多得謗譽。”

占星術認為,一個人出生時太陽所在位置為“命宮”,月亮所在位置為“身宮”,二宮有任何一個位居星宮摩羯都是不好的徵兆。摩羯因有了這樣的負面意義,衰落或許也是一種必然了。

遼人也熱衷魚化龍

同一時期,遼代的摩羯紋仍在蒸蒸日上的發展。

天龍八部與摩羯魚-陳國公主的摩羯魚琥珀耳墜(下)

遼·摩羯紋金花銀盤

契丹民族原始宗教為薩滿教,但對佛教兼容幷蓄,態度開放。加之其深受唐文化影響,使得摩羯紋在這一時期十分繁榮並有了不斷的演變,廣泛應用在陶瓷、玉器、金銀器、石器、琥珀器、瑪瑙器等生活用具之上。

天龍八部與摩羯魚-陳國公主的摩羯魚琥珀耳墜(下)

遼·摩羯魚金耳墜 內蒙古通遼市科爾沁左翼後旗吐爾基山遼墓出土

現藏內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的摩羯魚金耳墜整體造型為龍首魚身,其上依稀可以看見唐文化的餘韻,也帶有顯著的草原文化特徵,魚化龍造型已十分鮮明。臺北故宮博物院現藏一件遼代摩羯玉佩,龍首十分明顯,口中銜珠,雙翅碩大豐滿,身體細長,儼然一隻振翅欲飛的蛟龍。

天龍八部與摩羯魚-陳國公主的摩羯魚琥珀耳墜(下)

遼·摩羯玉佩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此外,魚龍船形也是遼代多見的一種造型樣式,陳國公主耳墜上的琥珀摩羯就雕刻成龍首魚身的船型,張家口遼代張世卿墓穹頂也有龍首魚身的船型壁畫,這些均可以視作摩羯紋演變為魚化龍後,與草原文化交融的進一步變形與發展。

天龍八部與摩羯魚-陳國公主的摩羯魚琥珀耳墜(下)

遼·龍首魚身的摩羯船造型 圖左採自參考資料[1],圖右採自參考資料[2]

契丹人今在何方?

伴隨著朝代的更迭,元明以後,摩羯紋在中國已經基本退出紋樣裝飾的舞臺,成為了稽古之人才知悉與提及的「古代紋樣」。而遼國的主人,熱衷摩羯紋飾的契丹族人,也早已在女真人的金戈鐵馬之中,四散而去了。這些曾經在中國歷史中叱詫一時的契丹族人,他們的後裔如今又生活在何方呢?

遼滅亡之際,一部分契丹人投靠了周邊的西夏、南宋等政權,逐漸融入當地的民族之中。也有部分契丹人西遷至西遼,與其它民族交融,逐漸伊斯蘭化。

最主要的一部分契丹人則留在了原居地,成為金朝屬民。在金朝的高壓民族政策下,這部分契丹人被迫融入了漢、女真等民族,傳統的耶律與蕭兩大姓氏也被打破,改為移剌與石抹這樣頗含羞辱意味的姓氏。元代陳旅在《述律氏復舊氏序》中載:

“昔契丹之氏耶律述律者,皆其國之貴族也。契丹與金世仇,及金滅遼,遂改耶律為曳剌,述律為石抹。曳剌謂“前馬之卒”也,石抹謂“臧獲”也。”

注:“曳剌”與移剌同義;“述律”漢姓即為蕭;“臧獲”為奴婢。

天龍八部與摩羯魚-陳國公主的摩羯魚琥珀耳墜(下)

金與南宋、西夏、蒙古的區域劃分

後蒙古破金,保留有本民族生活習慣的契丹人也越來越多的改用漢姓,尤以劉、王、李、鄭漢姓為多。成吉思汗率蒙古大軍西征時,因為戰爭去到中亞、西亞、甚至歐洲大陸的契丹人中又有部分留下,融入當地民族。

元末明初,這個曾經在草原上驍勇善戰的強大民族已經基本銷聲匿跡了。有學者研究後認為,今天生活在中國東北的達斡爾族是遼金交替之際遷徙而去的契丹族人後裔。而在今天雲南保山、施甸一帶,也有一群自稱是契丹後裔的“本人”,分屬於漢、彝、布朗等十多個民族。在現代DNA檢測技術的輔助下,研究人員最終確認達斡爾族與契丹族關係最密切,為契丹人的後裔。雲南本人與達斡爾族又有著相似的父系起源,也可以算作契丹人的後裔。至於在中國這片廣袤的土地上,還會不會有其他民族或地區至今仍然生活著契丹人的後裔,那就需要我們不斷的探尋與發現了。

尾聲

陳國公主墓出土的摩羯魚琥珀耳墜以及它背後的故事至此告一段落。一對輕巧的耳墜背後,既有其主人身份的顯赫,朝代更替,家族興衰,又有東西方貿易與文化的交流,社會,宗教信仰的發展交融。通過不斷學習與探索,就會發現看似普通文物的背後,無不蘊含著豐富精彩的歷史信息,不像看起來那樣簡單。

春秋十二章,專注研究傳承中國古典首飾服飾與生活方式。帶您親近歷史,感受傳統文化之美。歡迎訂閱關注。

【參考資料】

1. 常櫻.摩羯紋在中國的傳播與興衰.中國歷史文物,2020年第003期

2. 羅曉豔.摩羯紋的發展及特徵淺談. 文物鑑定與鑑賞,2016年第009期

3. 谷莉.宋遼夏金時期摩羯紋裝飾與造型考.文藝研究,2013年第012期

4. 賈秀梅.契丹族消亡探析.文物鑑定與鑑賞,2018年第019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