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大學建在鄉村

書上說,馬克思關於人的全面發展學說是我國確立教育目的的理論依據,人的全面發展主要是指人的勞動能力的全面發展,即人改造和征服客觀世界能力的發展,教育與生產勞動相結合是培養全面發展的人的唯一途徑也是根本途徑。

以上是引述於教師資格證小學段考試教材。在小區廣場閒逛,看到帶孩子的老人和年輕家長,他們大多也是遷徙來大城市的外地人,他們的孩子之所以也來理所應當的理由是跟隨父母,還有一個理由是大學在這裡,老家沒有大學。

這是真的,當然是理由之一。但這就是問題所在,祖國何處都生機盎然,在哪裡發展本是機會均等自由選擇市場競爭的結果,可是大學在哪裡,卻困住了很多人夢想的起點。

夢想的起點我認為就是教育,實現夢想的起跑線從畢業踏進社會開始。可是大學文憑至今沒有在找工作中被用人單位徹底打破門檻,依然要求文憑是敲門磚。勞動在田間地頭,專業化了的農民富翁,有名有姓的都知道,這麼多年,靠的是什麼,學校之所以沒有跟社會很好的銜接,不是一張文憑就可以掩飾得了的,從哪裡開始走向富裕,顯然不是從學校的經歷(學校)開始,而是勞動,是各行各業具體的工作(勞動)。

不需要多麼複雜的辯證,因為師資教育力量缺乏,只能選擇一個,所以以前優待了城市忽略了鄉村。熱愛家鄉是基礎教育階段兒童美麗的美好的情感,他們有他們熟悉的眼裡的世界和風景,可是最高學府不在那個熟悉的環境,不在勞動和生活過的熟悉的地方,在一個陌生人和陌生的環境裡,二十年轉移一個人的世界眼界,這是殘酷的分裂的突兀的無法形容的斷層,80後經歷過,他們分不清他們哪裡錯了,錯在哪裡,為什麼斷然不同的世界必須出現在他們生命裡,為什麼這一切沒有人事先跟他們商量一下?

有人說,這是自己的選擇,可以選擇不跟過去告別,不遷徙,在兒時生長的地方開花結果,不出來看世界,或者大學畢業以後回家,不是很好嗎?

那勞動跟教育的結合在哪裡?在別處接受教育,回來勞動?你能理解,為什麼出了國的孩子畢業以後留在國外工作不回來報效祖國嗎?你也可以說,一會兒回來一會兒出去,自由選擇,這不是問題,有什麼問題?

馬克思老人家大概沒有預料到我們的人口現如今是14億,他在的時候土地還是那麼多,以後也不會改變,一樣的土地上誕生了那麼多那麼多需要自由需要平等需要富裕的勞動與教育相結合才能實現所有夢想的神奇的孩子。

怎麼辦?基礎教育需要與勞動的結合,高等教育更需要不是嗎?學金融的可以在豬圈裡計算哪裡建豬圈可以利潤更多,因為那裡有靈感,而靈感來自真理,不來自空談。於是炒股票的知道,投資哪裡是既有益於社會又有益於自己,不會投資在乾乾淨淨的廟堂,因為那裡不是適合豬生長的地方,這是常識,這就是勞動教給他們他們的常識。我們要建的是豬圈,不是學校,這句話也不必誰來提醒,所以他們投資者一般也不會賠錢,正常的思維就夠了,也不需要高等教育。

不是罵人,勞動與教育的結合,就是豬圈旁邊建學校。勞動用馬克思另一理論講,是賺錢,賺錢與教育的結合,才是我們提倡的培養全面發展的人的根本途徑。在青少年,在勞動(賺錢)還沒有寫進我們的骨子裡的時候,我們很多用人單位,是在教會拿著文憑的人體會肚子裡餓的滋味,不教不行,他們上學時就缺這一課,因為他們的學校沒有建在豬圈旁邊。。

過來人會知道,說多了是淚。至少沒有全軍覆沒,有人懂得,大學再高深,也是要賺錢和教育相結合,才能誕生改造和征服客觀世界的能力,他們中有企業家,有科學家,他們是真正的大家,他們既懂賺錢又懂教育。可以跟著他們混,他們可以建立大學,建在他們認為可以延續可以複製他們同樣的能力的地方。

南方科技大學,很多孩子嚮往,但國家說了那是少量嘗試。方法有很多種,每誕生一個,都可以嘗試建一所。只是這次,我建議,地方選址,傾向哪裡,要慎重。天平總是以傾向平衡作為終身追求的真理,馬克思的偉大是建造了天平,定期稱一下,感謝一下,我們又在他身後創造了另一種平衡,這才是我們總提及他老人家的名字的意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