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中國家長老是被批評?

匯豐銀行發佈了一份全球教育支出調查報告。


為什麼中國家長老是被批評?


小學到大學的教育花費上,中國香港以超過世界平均水平三倍的13.2萬美元高居榜首,中國臺灣和大陸分別以5.6萬、4.3萬美金位列第五和第六。


報告還顯示,82%的家長已經做好為孩子的成功做出犧牲的準備,超過三分之一的中國父母已經完全喪失了自己的個人時間。


可即便如此,仍然有超過七成中國父母擔心自己還沒有為子女做到最好。


傾家蕩產幾乎成了中國式教育的代名詞。夾縫中的中國家長,要麼逼孩子,要麼逼自己。


互聯網上有一個很火的遊戲,叫《中國式家長》。中國式家長,活得好像一條“狗”啊···


為什麼中國家長老是被批評?


這是一款“雲養娃”的遊戲。


在遊戲中,玩家扮演父母,通過安排孩子的學習時間,輔助孩子成才。


意外的是,不少年輕人玩過遊戲之後,一個個從吐槽父母的孩子,變成了自己口中的“中國式家長”。


為什麼中國家長老是被批評?


不久前,看到這樣一個問題:


“哪一瞬間,你突然懂得了父母撫育我們的艱辛?”


有人說,是“自己有了孩子的那一刻”。


也有人說,是“自己掙錢還不夠花,他們掙的錢一大半還用在我們身上”的時候。


還有人說,是讀到一句話——“你現之所以覺得容易,都是有人在承受著你的那份不容易。”


曾經,有人總結了中國家長的“十宗罪”,彷彿他們是現代妖魔。


但總有一天,孩子會長大,會和自己的父母和解。


因為中國式家長,是全天下最不容易的人。


“在北京你有無數條路線通往五道口,在毛坦廠只有一條狹長的小路走出大別山。”


在安徽省六安市毛坦廠鎮,這裡的一切都只為了高考而生。


這裡坐落著“亞洲第一高考工廠”毛坦廠中學,僅2017年,這個中學送考的考生人數就近2萬。


同時,這裡也聚集著數量龐大的“陪讀家長”。


為什麼中國家長老是被批評?


毛坦廠中學的大門口,家長給孩子們送飯。


擁擠破舊的出租屋,人聲鼎沸的菜市場,摩肩擦踵的校門口,這些構成了陪讀家長的全部生活。


還有一些家長,在陪讀時還需要兼顧生計。


可對於這些家長來說,賺錢是其次,照顧好孩子的衣食起居,讓孩子能沒有後顧之憂投入學習,才是重中之重。


飯菜的質量,決定了孩子的成績,甚至決定了孩子的命運。


在這裡,壓力無處不在,有學生跟媽媽嚷嚷:“飯燒不好,會影響我週考成績的!”


在枯燥的生活和巨大的壓力下,陪讀父母還要時刻謹記“陪讀鐵律”:


不要給孩子施加壓力,也不要過多的刻意關注,以免給孩子造成嚴重的心理負擔。家長也要注意調整好自己的心理狀態,如果家庭氛圍過分凝重,孩子的心中也會抑鬱和沉悶。


陪同孩子學習,這樣的畫面,出現在每一個有孩子的家庭。


在中國,為了陪讀,夫妻兩地分居,在學校旁邊租房照料孩子並不少見。更加瘋狂的家庭,早從孩子上小學便開始漫長的陪讀生涯。


或許,不是中國家長在逼迫孩子學習,而是生活在逼迫著中國家長。


《請回答1988》裡有一幕,平日裡倔強的父親難得在孩子面前低頭道:“爸爸我,也不是一生下來就是爸爸,爸爸也是第一次當爸爸”。


為什麼中國家長老是被批評?


很多時候,父母在子女面前就如同一座堅挺的大山,習慣了風吹雨打,日曬雨淋,習慣了什麼都獨自消化,苦累自己扛。


中國式家長,表面上犟著脾氣,硬著脖子,內心深處,卻是“小心翼翼地我想更懂你”的渴望。


在遊戲《中國式家長》開始,有這樣一幕畫面。


為什麼中國家長老是被批評?


作家王朔也在《致女兒書》中寫道:“小的時候是怕他們,大一點開始煩他們,再後來是針尖對麥芒,見面就吵;再後來是瞧不上他們,躲著他們,一方面覺得對他們有責任,應該對他們好一點,但就是做不出來、裝都裝不出來;再後來,一想起他們就心裡難過。”


或許,在中國的教育環境之下,比起原諒,用理解和體諒會更加合適。


現代互聯網對於中國式家長几乎是一邊倒的批判,充滿控訴的十宗罪,讓中國式家長成了謀殺孩子人格,禁錮孩子自由的罪人。


在西式尊重孩子意願,崇尚孩子自由天性的教育承託下,中國式家長几乎被全盤否認。


但是,很多人卻忽略了——


在中國這個擁擠到讓人頭皮發麻的社會中,競爭是如此之激烈,轉圜的空間是如此之小。每一次輸贏,在西方也許意味著自己的孩子勝過了十個人,未來多了十次機會;而在中國,這個數字也許要乘上二十倍。這就是為什麼我們有了二十倍好勝的父母,有了二十倍愛面子的親戚,有了二十倍壓力的童年。


大家都在期待完美父母,但也忽略了,家長也只是處處受制於生活,被挾裹前行的其中之一。


造成這樣的尷尬局面,是家長、學校、孩子和社會壓力共同作用的結果,畢竟在中國一直倡奉成績決定未來,而家長是最緊張孩子成績的那一個,所以經常受輿論壓力,變成孩子口中“他們只要成績給他們長臉”。


中國式家長,是孩子保障,是責任,是愛,唯獨不是自己。


在知乎上有一個被許多網友轉發關注的問題:為了孩子高考,家長幹過哪些“喪心病狂”的事情?其中有一個高票答案說到,高考前她媽媽擔心她學習壓力大,身體吃不消,又聽說胎盤是大補的食材,於是通過各種渠道找到農村的接生婆買來五個新鮮的胎盤,用牛奶燉了給她吃,為了不辜負父母的用心,答主只好把那一碗“乳白中隱隱露出噁心紫肉”的補品吃了下去。


在你的生活中,父母的付出是否給你帶來心理壓力?你是迷茫、不解、排斥著這樣全角度的愛,抑或是心懷感恩,希望父母多給你一些真正的自由?


小高在這裡,抱抱你,聽你說你的故事。



來源:麻辣嬸,侵刪。由高中根據地整理,轉載請註明出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