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未來和國際合作的榜樣——國際社會回顧北京世園會開幕一週年

新華社北京4月27日電“我相信,北京世園會樹立的有關綠色未來和國際合作的榜樣將會影響深遠。”在2019年中國北京世界園藝博覽會開幕一週年之際,國際園藝生產者協會秘書長提姆·布萊爾克里夫對新華社記者說。

2019年4月28日開幕的北京世園會以“綠色生活,美麗家園”為主題,得到了全球110個國家和國際組織、120多個非官方參展方積極響應,是歷史上參展方最多的一屆世園會。國際社會有關人士在接受回訪時紛紛給予積極評價。

綠色未來和國際合作的榜樣——國際社會回顧北京世園會開幕一週年

圖為北京世園會園區內的永寧閣資料照片。(新華社記者才揚攝)

提供綠色榜樣

“北京世園會給我留下了美好回憶。”布萊爾克里夫說,世園會展示了有關未來綠色生活的願景,產生巨大影響,有助於提高人們對綠色生活和可持續發展的認識。

歷時5個多月的北京世園會展示了中國“綠色方案”。北京世園會澳大利亞展園的設計師卡羅利·布萊克曼回憶這段經歷時告訴記者,她很喜歡中國各地區的展館,這些展館的主題、建築風格、材料和園林設計各有特色,展示了中國的多樣性,讓人“大開眼界”。

卡塔爾文化中心研究部主任納迪婭·阿勒穆迪哈克在北京世園會期間常在園內徜徉、流連。“只有置身於北京世園會,才能真切感受到世園會規模的宏偉、設計的奇特和理念的先進。”阿勒穆迪哈克說,佔地約1萬平方米的植物館,僅熱帶植物便超過600種,展示了自然之美,向世人傳遞了人類與自然友好相處的美好願景。

北京世園會也是其他國家展示綠色理念的舞臺。卡塔爾園作為北京世園會最受歡迎的展園之一,以5座仿“錫德拉樹”的建築為主體,撐起了獨具風情的“空中花園”,將卡塔爾所獨有的植物種類以及卡塔爾人民追求低碳綠色生活的理念呈現於國際觀眾面前。

推動國際合作

“北京世園會無疑會加強全球園藝合作。”布萊克曼說,她通過這次活動與世界各地的設計師建立了聯繫,“這將產生持久的影響”。

阿勒穆迪哈克說,北京世園會是世界瞭解中國與大自然和諧相處的窗口,也是世界人民交流生態文明建設經驗的盛會,有助於全球形成減少環境汙染、加強保護地球、實現綠色低碳發展的共同理念。

“中國是全球生產大國,也是保護環境、治理汙染卓有成效的國家,中國在防沙、固沙、消滅荒漠化等方面的成就全球矚目,卡塔爾與中國在防治沙漠化方面合作潛力很大,在農業生產方面也有很多可互鑑的經驗。”阿勒穆迪哈克說。

布萊爾克里夫也表示,希望各國能夠緊密合作,共同創建更綠色的城市空間和更可持續的生活方式。

建設生態文明

北京世園會雖已閉幕,但按照規劃,園區將持續發揮“生態文明教育”功能,使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成為人們的行動自覺,讓更多人成為生態文明建設的參與者和生態文明成果的受益者。世園會體現的生態文明等理念將影響深遠。

卡塔爾是2021年世界園藝博覽會主辦國。阿勒穆迪哈克說,中國成功舉辦北京世園會為卡塔爾提供了可資借鑑的經驗,卡塔爾在2021年世園會的設計、建設、植物種植等方面,需要中國的經驗和參與;中國和卡塔爾先後舉辦世園會,有助加強環保經驗交流和促進全球綠色發展。

綠色未來和國際合作的榜樣——國際社會回顧北京世園會開幕一週年

圖為北京世園會卡塔爾展園資料照片。(新華社記者張晨霖攝)

美國國家人文科學院院士、中美后現代發展研究院創院院長小約翰·柯布日前接受新華社記者採訪時說,中國倡導的生態文明和綠色發展實際上是試圖尋找兼顧經濟發展和環境保護的道路,“這是很了不起的探索,我希望它能成功”。

柯布說,在生態文明建設和綠色發展方面,幾十年來,各國環保主義者一直在進行各式各樣的探索,有些好的經驗和模式可供中國借鑑;而中國的許多寶貴經驗,如生態系統生產總值(GEP)核算、生態經濟化和經濟生態化等,也可為其他國家打開新思路。“這樣一種在生態文明框架下的國際合作,正是當今世界所迫切需要的。”(參與記者:張家偉、楊元勇、郭陽、譚晶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