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退休人員社保工資上調方案己經出臺了嗎?

曾詩嘉55992

實際上,從過去多年的數據來看,我國已經連續十多年提升企業職工退休人員的養老金水平。但,考慮到經濟增速、通脹水平以及人口老齡化等問題,近年來養老金的漲幅回落至個位數的水平,而與2017年相比,2018年養老金漲幅大概5%,但也會根據不同的情況給予一定的區別化調整。一般而言,先全國後地方,循序漸進,而一般每年3至4月份會公佈養老金的平均上調比例,到了每年8月份前後,各個地區會根據自身的情況制定出不同的養老金上調比例方案,對養老金上調進行靈活性調節。之後,待完成系列的工作安排之後,就是對今年以來的養老金進行補發,而這個時間段大概在10月份之前,對於養老金的上調還是採取先全國後地方的原則,並按照定額調整、掛鉤調整以及適當傾斜等方式進行靈活調節,而養老金近年來的上調幅度雖然有所減緩,並回歸至個位數的增速水平,但考慮到基數問題,實際上這些年養老金漲幅還是較好,但不同群體之間的養老金差距還是存在,未來仍需要通過靈活調節,平衡養老金的收入水平。


郭施亮

3月23日,人社部在他的官網上正式公佈了關於2018年調整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的通知。

通知規定,2018年我們要在2017年的基本養老金水平上增加5%。2017年我們

全國的人均平均養老金水平是2480元。


但是調整的方式卻並不是我們簡單的在上年水平上增加5%。

它是包含了定額調整,掛鉤調整和適當傾斜三種方式的公平適當調整方案。

定額調整體現的就是公平原則,所有的人都加幾十元的養老金。

山東省的是這樣,大家可以看出,對於每個人的邊際效益是不一樣的。退休工資低於1000的人,增長幅度會高於5.5%。退休工資越高,增長幅度越低。

第二項是掛鉤調整,大部分省市都是採取跟工齡掛鉤和跟上年度退休工資掛鉤的方式進行調整。


一般來說,每多一年工資都能多領一到三元,如果多出20年來,也是一個比較可觀的數字。

按比例掛鉤,這個就是對高工資人的照顧了,一般都是按照1%到3%的比例行調整。不過一個省的人都一樣的比例。

傾斜調整,主要是針對老年人以及艱苦偏遠地區的人。

河南和新疆,還對養老金低於1000元和1500元的人額外增發養老金。

一般來說,我們的養老金每一個省都是一個實施方案,只要該省的實施方案,發佈了,就可以計算出自己漲多少錢?

大家可以關注一下當地人社廳的通知。

去年是四月份下發的增長通知,各地七八月份出臺的方案,退休工資九月份發放到位。

今年可能會比去年提前不少,因為大家的方案還是那麼些,國家的要求是不能改變的,隨著越來越熟悉,效率肯定越來越高。

去年上海市是5月5日前將企業退休人員待遇發放到位的。我們看看今年最快的會是哪一個吧。



暖心人社

年復一年,年年如此,到時候都說漲養老金的事情。其實關心了有沒有用,一切以到賬為準。沒有幾個人能說出自己養老金的組成部分,因為沒有工資單了,工資單的第一欄是漲錢的基本數字,其他的都是這個那個補貼,能說出來的人只有專業人士了。


老老81659572

今年退休的人員,以5%來調整社保工資,或退休金。各省各地的調整進度不會一樣快。但會調整。具體到個人調整金額也不會一樣。一般說10月,最遲11月,各個退休人員的被調整工資,或退休金一定會入個人帳戶。


清碧閒人


還沒有。沒那麼快出來。

關於養老金調整方案的出臺,按照近年來的慣例,時間窗口多在3月末,4月初開啟。步驟是,先國家,後地方。3~4月份先由人社部公佈經國務院批准的調整方案,確定調整範圍,調整水平,調整辦法,資金來源。之後各地一般會在6月份前,根據自身情況,制定並出臺地方政策,然後各地再組織落實,落實時間有快有慢,但最晚都會在年底完成。落實新方案前,先按2017年的標準發,落實新方案時,再補發之前的差額。

雖然2018的調整方案還沒出臺,但從最近的重要會議陸續傳出來的信息看,2018年實現十四連漲,已成必然。至於上調比例,最大的可能性是在5%~6%之間。調整的原則也已確定。從全國範圍來看,平均每人大概漲兩百元左右。具體要看各地和退休人員自身的情況。

總體原則:

養老金上漲金額=定額調整部分+掛鉤調整部分+適當傾斜部分

從各地最近幾年來的調整方案看,養老金低的人,基數小,平均上漲比例會高些,養老金高的人,基數相對大,平均上漲的比例會低一些。另外,建國前參加工作的老革命,普通高齡人群,艱苦偏遠地區等政策傾斜人群會長得多些些。

具體原則及調整辦法:

1.定額調整部分:即普調。近年來多在每人50左右,由各地根據自身情況確定。定額調整的原則是要體現社會公平。本地區所有退休人員拿的都一樣,標準統一,也就是一律平等。 去年普調最低的是福建和新疆,每人每月增加35元。最高的是遼寧,每人每月增加75元。其他地區各異,北京是2017年人每月上調50元。

2.掛鉤調整部分:體現多繳多得的激勵原則。退休前多繳費,繳費長的人,多得養老金。另外,我注意到,大部分地區企業與機關事業單位掛鉤調整的方案不同,如四川、山西。少數地區實行統一標準,如廣東、廣西。

調整方案大多和退休人員按繳費年限(含視同繳費年限)調整基本養老金。一般分為繳費年限滿10年及其以上的退休人員,繳費年限每滿1年,每月增加X元;繳費年限不滿10年的退休人員,每人每月增加X元。

3.適當傾斜部分:

對特殊人群特殊照顧,體現人文關懷。比如建國前參加工作的老革命,艱苦邊遠地區人群以及高齡老人等。 ☆保低人群:以上原則性調整後,仍低於當地制定的最低養老金水平的,按最低水平標準執行。 ☆確保不低於當地平均養老金人群:企業退休軍轉幹部、有高級技術職稱的幹部,屬高級技師的工人,接以上原則調整後,低於當地平均養老金水平的,按平均水平標準執行。

各位,你在哪個地區?哪年退休的?這些年養老金漲了多少?今後希望怎樣漲? 歡迎在評論區留言,大家共同分享,交流探討。


水流雲在草青青

還沒有,每年都要4月才會出來新的繳費標準和領取政策


少暄

2018年退休職工養老金上調方案目前並沒有出臺,根據前幾年方案出臺時間的變化趨勢,今年養老金調整方案預計在4月中上旬發佈。有文章稱,2018年退休職工養老金將實現“14連漲”,上調比例在5%左右。

2017年,人社部、財政部發布養老金上調方案,確定養老金上調比例為5.5%。5月份上海第一個發佈當地退休職工養老金調整方案後,各地陸續發佈了適應當地實際情況的養老金調整方案,並確保在7月底前將上調的養老金髮放到位。

在收到調整後的養老金時,很多人發現調整後的養老金只比調整前多了幾十元、一百多元,沒有達到5.5%的上調標準。於是便猜測是不是社保局算錯了?又或者是相關經辦人員剋扣了自己的養老金?

事實上,2017年養老金上調5.5%只是平均水平,並非表示職工養老金都在原來的基礎上上調5.5%。2017年公佈養老金上調方案的省市,基本都採取了“定額調整”、“掛鉤調整”、“適當傾斜”的調整策略,2018年也是一樣。因此,當今年的調整方案發布後,很多人就會看到自己的養老金不止上漲了5%,有的人卻發現自己的養老金漲了不到5%,這勢必又會引起一部分人的不滿和談論。

2018年養老金上調的三個辦法:

1.定額調整,調整標準一致。

為了體現社會公平性,在定額調整部分,無論是企業退休人員還是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同一省市的調整額度都是固定的,一般在45~100元之間,經濟狀況良好的城市定額調整額度會稍高一些。

2.掛鉤調整,體現激勵機制。

職工養老保險一直實行“多繳多得”的參保政策,掛鉤調整部分依據職工繳費年限的不同,呈現出一定的差異性。如“企業退休人員與本人繳費年限掛鉤,繳費年限每滿1年,每月增加3元”。

3.適當傾斜,體現重點關懷。

主要是根據年齡、工作年限、工作地區,對部分退休人員給予特殊照顧。一般只針對高領退休人員、建國前參加工作的退休人員和艱苦邊遠地區的企業退休人員。如“1953年年底前參加工作的企業退休人員,每人每月增加25元”,“艱苦邊遠地區企業退休人員,每人每月增加25元”等。

2018養老金上調方案公佈流程?

根據2017年以及前幾年退休職工養老金調整方案的發佈時間和發佈流程,預計2018年養老金調整方案有以下幾個步驟:

2018年4月中旬左右,人社部、財政部等多部門聯合發佈退休職工養老金上調方案,公佈上調比例;

從5月份開始,各地相關部門陸續發佈本地退休職工養老金調整方案,公佈調整實施細則;

預計在9月底之前,要求各地將調整後的退休職工養老金補發到位。

基本養老保險基金現行狀況如何?

從2005年至2017年,職工養老金已經實現“13連漲”,前幾年上調比例約保持在10%左右,2016年調整為6.5%,2017年為5.5%,2018年預計為5%。雖然之前有官方發文稱養老金上調比例是根據經濟發展狀況、物價上漲幅度等因素決定,養老金上調比例降低並非養老保險基金不夠用。事實上,養老金上調比例降低與基本養老保險基金虧空有著必然聯繫。

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支付壓力巨大,是我國社保基金面臨的現實,同時也是退休工資增長不會太快的制約因素之一。根據《中國社會保險發展年度報告2016》的相關數據,部分省市養老基金結餘、支出、收入情況如下(單位:億元)。

前5位:

廣東:收入2664,支出1563,結餘7258;

北京:收入1804,支出1063,結餘3524;

江蘇:收入2070,支出1818,結餘3366;

浙江:收入1931,支出1714,結餘3225;

山東:收入1657,支出1541,結餘2306;

末5位:

海南:收入143,支出140,結餘111;

青海:收入106,支出123,結餘59;

西藏:收入31,支出22,結餘59;

新疆兵團:收入208,支出203,結餘58;

黑龍江:收入890,支出1210,結餘﹣232。

人社部部長尹蔚民曾表示,養老保險基金每年當期結餘有4000多億,累計結餘是4萬多億,可以支撐16個月的發放。雖然看起來總量很大,可實際上還抵不上個人賬戶的餘額。

養老金並軌、養老金入市、實施養老保險全國統籌、劃轉國有股權10%彌補養老金缺口、延遲退休等新政的制定和出臺,都表明了現行基本養老保險基金的支付壓力。隨著人口老齡化現象越來越明顯,這種壓力還會進一步增加。

養老問題涉及到絕大部分居民的切身利益,要想過上更舒適的晚年生活,更多的還是需要依靠自己。

很多人都說養老保險是一個“騙局”,你是如何看待的呢?

瞭解更多公考、民生資訊,記得實時關注!

重慶中公教育

首先我們介紹一下中國的養老金增長的機制。他不是自動增長的,是一個政策制定的過程。每一年中央和地方政府要出臺文件和政策,然後養老金進行增長。而每個人,都是在你退休時點,大家注意,就是在這一個點按照一個公式去計算,和你退休地點平均工資、退休年齡、繳費年限等參數有關。

到了現在2018年了,養老金是不是要增長?我們說中央和地方政府還沒有給出政策,所以還要等待,不造謠不信謠不傳謠,沒有出臺的就是沒有出臺。但是大概率會出臺增長機制,因為從2006年以來可以說連續12年都在增長,那麼2018年增長的概率很大,但是具體政策不出來我們就沒法知道具體怎麼增長以及增長多少。


胡觀世事

每迎來新的一年,養老金能不能漲?漲多少?調整方案什麼時間出臺?養老金調整什麼時間補發?等。幾乎都成為人們關注的話題。說到底,就是關乎每個退休人員養老保障的切身利益的大事情。

2018年基本養老金調整,是自2005年以來的第十四連漲,其增幅是可以肯定的。養老金調整與GDP增速、城鎮職工平均工資增長、城鎮居民消費價格指數,是直接掛鉤。2017年國內生產總值增長6.9%,超預期0.4%;職工平均工資增長率高於養老金總體調整水平;居民消價格指數(通貨膨脹率)溫和增長。以上三個因素說明,2018年養老金增幅基本已成定局。

由於居民消費價格指數處於溫和增長,以及養老金從起點較低,經過十三年的連漲,養老金基數逐年提高,達到一個新的水平;另一方面,養老金從年度調整水平其漲幅表面現象是高於物價漲幅,同時養老金十三年連漲,也直接影響工資水平增幅,兩者水平未能處於合理的區間。從而,養老金雖然達到了十四年連漲,受以上因素拖累,逐年增幅同時,養老金比往年增幅呈下降趨勢。

2017年養老金總體調整水平為5.5%,綜合以上幾個因素,2018年養老金增幅在4.8~5.0%。

2018年養老金調整方案並未出臺。每年養老金調整是從1月1日起開始,各地區需做好調待方案報送人社部、財政部審批。2017年養老金調整方案報送人社部、財政部審批的期限是5月31日,並要求地方抓緊組織實施,儘快把調整增加的基本養老金髮放到退休人員手中。預計2018年養老金調整方案出臺的時間與去年相同。地方能抓緊報送調整方案,組織實施,那麼退休人員就能早點拿到增加的基本養老金。調整方案出臺,增加的基本養老金一般在本年度9月份補發,還視地方實際情況而定。


Yifan5

2017年下半年,年底的時候出臺了2018年養老保險上調製度。平均每個人上調5.5%!嗯嗯,這個上調力度比企2017年的6.5%還是略有下降的。因為這個咱們大的這個經濟總量在。緩慢的下行。所以說,養老保險也有所收緩,這個上漲力度。

當然了,這個養老保險呢,他和這個經濟沒有直接的關係,但是和他的這個退休人數,有直接的關係!因為中國慢慢趨於老齡化社會,退休人員是越來越多,所以說嗯,咱們這個養老保險的壓力也是比較大的。

不過已經連續十幾年,養老保險都是呈遞增的狀態。這也說明一個態勢,就是我國的這個經濟增長,包括他這個CPI的增長,都是每年都是在增長的。所以說,養老保險也是逐年在增長。

感謝閱讀,請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