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零後只有一個女兒老了怎麼辦?

火鳳凰9Q

朋友你好,你是六零後,孩子是九零後吧,有小棉襖,真心不錯啊。


老了是人生常態,誰也不能避免。現在我國是老齡化的社會,老年人越來越多。關於如何養老是個很現實的問題。

獨生子女家庭,只有一個孩子,所以每家都面臨這樣的情況,兩個孩子有4 個老人需要贍養。

雖然說現在放開二胎政策了,但是很多人因為身體經濟各方面原因,都不允許再要孩子了。因此,我們都將面臨只有一個孩子的情況,為了不給孩子添麻煩,我們要儘可能多培養些個人興趣愛好,使生活充實些,現在老年大學裡什麼都可以學習,這些都是為自己獨立生活做準備的。

我覺得咱們老了,儘量自己生活,別和孩子生活在一起,老人和孩子的觀念不同,生活作息時間吃飯很多方面有差異,為了避免矛盾產生,儘量分開住,年節聚一下就行了。

除此之外,我們還要鍛鍊身體,健康是生活良好的前提。為了不麻煩孩子,我們能做到自立,就要給自己安排好養生計劃,從體育鍛煉到飲食都要科學,身體好吃飯香才能活到99。

如果孩子有讓你和她一起生活的意願,如果她真的需要你幫助帶孩子,也可以發揮餘熱,含飴弄孫也是不錯的事。一家人團團圓圓,和和氣氣。

當我們老了,頭髮已斑白,請記得我們還可以使生活過得更有意義。活到老學到老,生活很美好,只要你自己想要它有質量,就會特別好。

致我們的老年時光,祝我們的未來如向日葵一樣陽光。


虹靜的靜生活

你好,朋友,我是50後,也是一個女兒,女兒還不在身邊,我們可說是同病相憐,所以願意在這裡和你一起分享我們的養老觀。

大家知道,50後、60後、70後正值生育年齡時,國家實行計劃生育政策,一對夫婦只能生育一個孩子,而且這個政策是基本國策,是高壓線,是絕對不能觸碰的。

在這樣的大環境下,50後、60後、70後響應國家號召,執行基本國策,95%以上的夫妻都只生了一個孩子,可以毫不誇張地說,這部分人為國家控制人口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和犧牲,在國家已經全面放開二胎的今天,這部分人所做的貢獻顯得尤為重要。

現在我們來說說獨生子女父母的養老問題。

首先我覺得養老不能靠子女。原因很簡單,現在孩子們和我們當初不一樣,他們工作壓力大,生活不容易,他們也有自己的小家庭,就像我們當年一樣,他們也要養育,尤其是要教育自己的孩子(他們現在對孩子教育的重視程度是我們那個時候無法比擬的),等到我們需要養老時,他們的小家庭正處在孩子上學等關鍵時刻,我們不能指望他們照顧我們。

子女靠不住,其他人就更不用說了,剩下的只能靠我們自己了。自己怎麼給自己養老呢?我覺得我們應該做到這幾點:

一是在心裡上要看在淡生死,看淡一切。在這個世界上,有生就有死,生老病死是自然規律,無論你是偉人還是凡人,自從有了人,沒有誰能逃脫這個規律。如果只生不死,地球早已容納不下了。看淡了生死,其他名利什麼的自然也就看淡。一個人若能不被這些身外之物拖累,則會深奧輕鬆,身心愉快。

二是要注重健康。現在的人講究生活質量,不管壽命長短,沒有健康生活就沒有質量。作為老年人應該經常鍛鍊身體,調整心態,時刻保持樂觀情緒。

三是一切順其自然。老年人一定要有一個平和的心態,無論什麼事都應該順其自然。不必為兒女牽掛,不必為生病害怕,相信車到山前必有路,開心過好每一天。

四是夫妻之間相互照顧,人常說,少年夫妻老來伴,人老了,孩子長大了,夫妻二人相互依靠,相互照顧,白頭到老,這才是最靠得住的。


安廣祿

這個問題我經常與親朋好友談論,因為我的朋友圈中大都生的丫頭。

我的看法很簡單,絕不依賴女兒,具體做法一則與老伴相互支撐,直到送走對方,然後前往山清水秀、氣候宜人的養老院一待。二則和老伴把房子一賣,雙雙搬進養老院頤養天年。

為什麼不跟孩子住在一起,原因其實很簡單:誰也別麻煩誰,誰也別給誰添累。老少之間,生活理念不一樣,生活習慣不一致,中間還隔著一個女婿,短時間住在一起彼此還能客氣客氣,倘若長期在一起的話,矛盾自然會日積月累,誰看誰都一肚子氣。

再說,如今的養兒防老已非從前的概念,與其說是被兒女贍養,不如說是給兒女當“長工”和“老媽子”。不僅需要燒水做飯帶孫子孫女,還要成年累月小心翼翼生怕得罪媳婦女婿,可謂身心俱疲,甚至費力不討好、啞巴吃黃連。趕上孝順的兒女還好,並且是在家說的算的,反之,不如找根繩子早死早享福。


流年逝水148633009

這個年齡的人大多數都是一個孩子。多幾個孩子又能怎樣?兒子也好,女兒也罷,不要過多指望孩子。現在孩子們的壓力太大了,上學~就業~成家~生子,一路走來



哪一步不是步步艱辛,將來還要面臨照顧雙方年邁的父母,真是生不容易,生活更不容易。給孩子們減輕負擔的方式就是現在鍛鍊身體,注意養生,有好的心態,先照顧好自己


活在當下就好。真到了走不動的時候,就去養老院吧,在養老院有其他同齡人的陪伴,也不至於孤獨。
(以上圖片均來自網絡)


平安悅生活

這是所有步入老年行列的人都會擔憂的問題。

世事無常,誰也不知道自己老年是什麼樣子。如果身體健康,無疾而終是再好不過的事,可是,有的人到了老年,生活不能自理,又不想拖累兒女,不想給兒女添麻煩,所以選擇了去養老院,我覺得這是為人父母的無奈之舉。



孩子一出生,就在父母的疼愛和呵護中長大,所以,父母的付出,做兒女的都會看在眼裡,記在心裡。當父母的腰彎了,背駝了,需要人照顧的時候,每個有孝心的孩子都不會扔下父母不管的,他們寧願苦點累點,也不願讓父母受委屈,不願讓父母在孤苦無助中老去,所以,不要有太多的顧慮。

奉勸天下的父母,當你老了,不能把飯做熟,不能把水燒開的時候,如果兒女要你搬去同住,就按兒女的意思做吧,給兒女一次盡孝的機會,在剩下的歲月裡彼此享受親情的溫暖。



林梢的月

題主好!

60後響應國家號召計劃生育,基本上都是一個孩子,我和你一樣,也是一個女兒,現在最主要的是把自己的身體保養好,健健康康的,不給孩子添麻煩。

人生在世,難免都會老,雖然我們只有一個女兒,將來還會嫁人,就算有再多的孩子,現在養兒防老的觀念也不能有了。孩子有孩子的生活,我們也應該有自己的生活,趁現在還能活動,多出去走走,出去看看,還要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安排好自己的生活,把自己的身體鍛鍊的棒棒的,儘量不給孩子添麻煩。



夕陽仙女

我就是六零後,也只有一個女兒,我們倆口子覺得很好呀!沒有麼壓力,女兒己婚,前幾年沒結婚時我們身體很好在做事,現在女兒添小寶了,我們幫她照顧小孩,我自己想的開,現在身體健康可以幫她就幫,我又不缺吃的,住一套房,又給女兒買了一套,裝好後我們倆老住,小寶還小,女兒在我家,我們又幫忙又幫錢,我們有退休金,以後還有房租,等她們孩子大了,我們老了,我再想辦法唄,找個好的養老院養老,儘量不給孩子們添麻煩,現在我自己也可以出去玩啊!辦了旅遊年卡,想麼時候去玩就全家去玩,另外我自己除家務活外也外出放鬆K歌,有時間也打牌,過得也還可以,一個女兒沒那麼多操心的,很好啊|


簡簡單單是也

很高興來探討這個問題,我也是六零後,但是我沒有孩子,我也曾考慮過將來的養老問題,確實,我也沒有找到一個合適的答案,現在的家庭,每家都是一個孩子,他們要面對更多多的老人,我們想一想,即便是有孩子,他們能照顧得了嗎?還有一些獨生子,從小嬌生慣養,都願意做啃老族,如果指望他們養老,恐怕也不成,所以我沒有孩子,我也不去考慮這個問題。

我們常說,車到山前必有路,社會的發展日新月異,到了那個時候,還不知道會怎麼樣,我在網上也看到過有人建議,將來如果養老的話,應該是兩個家庭在一家裡過,四個老人相互照顧,共同養老。還有的說將來社會應該大力建設養老院,由國家安排專職人員統一進行養老,但我覺得這個恐怕不行,因為我為家裡的老人僱過保姆,保姆這活沒有人願意幹,即便是找到了保姆,也都是很難符合心願,因為保姆是一個良心活,她們伺候老人遠沒有自己的子女伺候老人那樣周到細心,如果子女不在身邊,這些保姆也是能糊弄就糊弄,畢竟人家和咱們沒有親情關係,只是為了掙錢,由此我們可以想到,如果國家建養老院,在那裡養老,恐怕會很遭罪。

歸根到底,你家裡有一個女孩也是不錯的,社會發展了,一家一個孩子,男女都一樣,有個女孩照顧你,應該是很幸福的,如果沒有孩子,不也得那麼過嗎?


驕然

今天是女兒是值了,可以跟女兒過一輩子生,是丈母孃天下,指揮著兩家團團轉。

那同樣生一個兒子老了咋辦:到兒子家婆媳關係緊張,就沒地方去了。

其實獨生子女的父母都是六零後的,我也一樣活的簡單也五十八歲了,孩子還在國外。

叫我們居住國外三年,還是沒有國內熱鬧方便,不如我老兩口在國內生活的好。

每家都是這種情況自己問題自己解決克服,可以進敬老院,合夥抱團養老,居家養老。

這是全世界共同面對的問題,外國己為我們做出榜樣,中國總比新加坡,日本等國幸福。

不用七老八十去工作,社會扶貧做到了家,讓老有所依靠,老了安全有保障。




太陽出來暖洋洋張愛琴

你不只有個女兒,你還有個兒子!

我一個朋友,有個兒子。兒子第一次帶女朋友回家,見面第一句話:“閨女,以後你就是我閨女啦!我就喊你閨女吧!

這個朋友第一次見親家,第一句話說:“咱們以後就是親戚了!你多個兒子,我多個女兒,多好啊!”

你看,這位老兄對待問題跟你的態度就大不同!

現在60後父母都是一個孩子,都是獨生子女,大家都一樣。

將來兒子女兒結婚了,不管是兒媳婦還是女婿,都當自己孩子看待,都當自己孩子相處,多好的事!

我那個朋友,不管只是這樣說,也是這樣做的。跟兒媳婦和她父母真是處的像一家人。家庭和睦,其樂融融!

所以,別太傷感,不妨換個角度看問題,換個角度對待問題。

將來把女婿當兒子待,真心疼愛。把親家當兄弟姐妹對待,處的像自家兄弟姐妹,共同關注、支持小兩口的家庭。將來有了孫子孫女,共同幫助小兩口。共建和諧家庭,共享幸福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