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剧大师常香玉葬于嵩山脚下,她生前交代丧事从简,实行树葬

常香玉,原名“张妙玲”、“张馨珊”,1923年9月15日出生于河南省巩义市。她9岁开始随父学戏,后拜翟燕身、周海水为师。10岁登台献唱,13岁在开封小有名气。

1948年春,她在西安创办“香玉剧校”。她的唱腔字正腔圆,以情带声。在表达人物内在的思想感情上,细致入微,一人一貌,栩栩如生,代表作有《花木兰》《拷红》《断桥》《大祭桩》《红灯记》等。

抗日战争时期,常香玉举办义演,在宝鸡、西安广设粥棚,赈济因黄河泛滥流落陕西的难民。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后,常香玉率剧社为捐献“香玉剧社号”战斗机在全国巡回演出。1953年4月,她随赴朝慰问团到朝鲜进行慰问演出。

1956年3月4日,河南豫剧院成立,常香玉任院长。1959年,党中央第二次郑州会议召开,常香玉为大会演出了豫剧《破洪州》。同年5月4日,加入中国共产党。

她是第一、二、三、五、六、七届全国人大代表,曾任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河南省戏剧家协会主席等职。

常香玉,是豫剧界的一代宗师,1989年获得第一届“中国金唱片奖”;1994年6月荣获“亚洲最佳艺人终身成就艺术奖”;1995年被国务院授予“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2004年7月国务院决定追授常香玉“人民艺术家”荣誉称号。

常香玉逝世后,亲属把她葬于嵩山脚下的登封连天公墓。2005年3月28日,亲属为陈宪章、常香玉夫妇举行了骨灰合葬仪式,

常香玉生前曾向子女们交代:“我死以后,刨个坑,栽棵小树,把我的骨灰埋在树底下。树长大了,你们啥时候想妈了,就来树底下,跟妈说说话儿。人们走到这儿,也在树下坐坐,凉快凉快。可以在树下竖个小牌儿:‘张馨珊(常香玉原名)在此长眠’。”

常香玉墓和普通老百姓的墓地没有什么区别,坐北向南,这块宽3.2米、高1.2米的墓碑,是从登封市和常香玉家乡巩义市交界处选来的青色大理石。

常香玉大师生前留下遗嘱,不搞特殊。她的家人思考再三,决定将其和她丈夫合葬于此,墓冢简单大方,墓园沉静肃穆。

常香玉故居坐落于看巩义河洛镇董沟村,在香玉逝世一周年前夕,修缮一新的常香玉故居对外开放,是郑州市的“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常香玉大师逝世以后,当地群众及政府为了缅怀她,由镇政府出资30万元,常香玉的儿女拿出30万元,对年久失修的故居进行了修缮加固,窑内展示常香玉生平事迹的资料和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