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區種的枇杷該不該摘?

家務事日記

小區種的枇杷該不該摘?



枇杷是一種溫帶、亞熱帶地區常綠喬木植物,因葉子的葉形像琵琶,古稱“枇杷樹”。枇杷開花結果比較特殊,在秋季或者初冬開花,春末夏初成熟,所以冬天不能低於零度,否則果實會被凍壞了。其果實主要有瑞肺止咳之功效。

因枇杷樹肥厚的的樹葉四季常青,開花結果在冬季的習性,被用於城市廣場、小區作為觀賞樹綠化。對於居民小區用枇杷樹綠化後結的果實,居民該不該摘著吃?

宗元認為該摘著吃,但要保護好枇杷樹不受傷害的情況下可以摘著吃。先介紹宗元小區裡綠化栽的柿子樹,由於這些年柿子相當便宜,每年柿子盛產期,沒有人願意吃柿子,柿子樹特別能結柿子,小區裡沒有人採摘,每到冬季,地上掉了一堆,不小心踩上面就會被滑倒。物業沒辦法,只能到柿子快要下落,集中採摘扔垃圾桶裡。



對於題主說的枇杷含糖分多,又是在初夏成熟,腐爛的枇杷會招引蒼蠅。所以居民把力所能及的成熟枇杷可以吃掉,既保護了居住環境,又能品嚐原生態美味佳藥,何樂而不為呢?

為了保護綠化樹木不被傷害,物業要制定因採摘枇杷果毀壞綠化苗木者,進行相應的經濟處罰措施,確保枇杷樹的完整性。關注宗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