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回巴拉格宗——在香格里拉的秘境里聆听最美的声音

4月30日,《梦回巴拉格宗》专辑新闻发布会在迪庆藏族自治州香格里拉市巴拉格宗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召开。

《梦回巴拉格宗》共17首曲目,曲风各异:有的低吟着浓郁爱恋、有的充满了欢乐祥和、有的诉说着无尽的思念、有的挥写着大山人的情怀和意志。品味每一首歌曲,不仅可以在光影视觉与天籁听觉间得到极大的享受,而且可以真实感受巴拉村民在巴拉格宗创建者斯那定珠带领下历经的苦涩和甜蜜、辛酸与感动。歌曲真实传递了爱的伟大、梦想的力量和豪迈的英雄气概,聆听歌曲后你会为一个部落的崛起、一个村落的兴衰、一条天路的启程、一个家园的生生不息而感动不已,而那时候,巴拉村千年的藏民族文化已深深走入你的心底。

秘境巴拉

《消失的地平线》,让人们对香格里拉这片神秘的“世外桃源”充满向往。而现实中,在香格里拉的深山峡谷之中却真有一处隐匿在雪山脚下的秘境——巴拉村。巴拉,为藏语译音,意为来自巴塘的藏族村落。这里四周群山环绕,山清水秀,当地村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呈现出一派绝美的田园风光。

巴拉村雪山环峙,山峰林立,峡谷壮美,但交通非常不便。长久以来,巴拉村一直没有公路,悬崖峭壁上的人马驿道宽不足1米,骡马成为村民们唯一的交通工具。驿道难行,村民们走出去要花上好几天时间,稍有不慎,就会落入奔腾的岗曲河,非常惊险。

也正因如此,巴拉村长久以来无外人涉足,这里被人们称为神仙居住的领地。巴拉村也因此成为香格里拉真正的秘境。

巴拉村人一直保留着原有的生活习惯,传承着最纯真、最地道的康巴文化。巴拉村人的语言与周边村落的语言表述略有不同,当地人都说巴拉村的语言是古老康巴藏语方言的“活化石”。在巴拉村,可以遥望巴拉格宗雪山,使得这里成为藏民们朝圣的地方,很多藏民不远千里赶来祈福。

巴拉格宗

“一开始我觉得生活在山里的人,可能是运气最不好的人,过着相对原始的生活。但现在越来越觉得这里的风景和人文最真实地描绘了‘香格里拉’世外桃源的意境。” 巴拉村人斯那定珠感慨说,这些年他走出巴拉村,四处打拼,又回到巴拉村修通了公路,疏浚了峡谷中的河道,打造出5公里高原峡谷漂流、峡谷观光栈道,历尽艰辛将与世隔绝的家乡打造成巴拉格宗国家公园。

巴拉格宗,峡谷、河流、乱石、雪山、草原、湖泊,以及绚丽多彩的藏民俗文化囊括于其中,这是一种无所言喻的大美。

巴拉格宗神山下的“愚公”

斯那定珠13岁赤脚离开巴拉村,在外20多年的打拼,他积攒下了一笔可观的财富,成了迪庆州最早一批富裕起来的人。斯那定珠本可以在城里过着衣食无忧的富裕生活,可每每想到峡谷里的家乡人依然贫困,他心如刀割,决心帮助家乡人摆脱贫困。

为了修筑“天路”,斯那定珠倾其所有,10余年间,斯那定珠从有名的千万富翁到身负上亿债务,困难重重。斯那定珠说:“人活在世界上,不能什么都用成本来计算。”

斯那定珠以愚公移山的精神,在绝壁悬崖下为家乡修了一条宽为6.5米、长达35公里的柏油公路,把家乡几乎与世隔绝的大峡谷创建成香格里拉第二个国家公园——巴拉格宗国家公园。2008年,一直隐匿“世外”的巴拉村终于实现通路、通电和通电话。

随着公路的修通,在斯那定珠的资助下,巴拉村人的生活彻底改变,家家住上了宽敞明亮的藏房,有了汽车,安装了电视、网络和固定电话。

藏语中,“巴拉”意为从巴塘而来,“格宗”是指吉祥如意的地方。巴拉格宗神山山脚下就是巴拉村。风和日丽的日子里,从村里就能看到巴拉格宗神山高耸的雪山,活脱脱就是一座自然形成的白塔。斯那定珠说:“我的家就在巴拉格宗神山下的巴拉村,一个有着美丽风景和传说的地方,希望能有更多的人来感受这片净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