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romebook 你别哭,有 Android 就不会输

我已经两个月没有在互联网上发文章了,究其原因是陷入了一种无新意可挖掘的困顿当中,之前半年做的任何一个分析都可以改个标题再发出来,这就是当前科技圈的现状。当然,同样的困顿也存在于历史上发展最快的浏览器 Chrome 之上,当 Chrome 在短短 8 年之内版本号就超越半百的情况下,开发人员也颇有「拔剑四顾心茫然」的苦楚。但科技界从来不乏因融合而碰撞出伟大变革的时刻,比如当 Chromebook 牵手 Android 的时刻。

不再单兵作战,搬来一座商店

让 Chromebook 和 Android 合二为一,这个呼声已经回荡了两年之久。

2014 年 6 月的 Google I/O 大会上,时任 Google SVP 的 Sundar Pichai 宣布将会让Chromebook 支持 Android 应用,但当时的应用必须在 Chrome Web Store 以浏览器插件的形式下载,首批数量也只有四个。

2015 年,Chromebook 开始以 ARC Runtime 的形式转制标准 APK 程序至 Chrome 浏览器可用的 CRX 插件形式,虽然大大扩展了可用 App 的数量,但兼容性的难题还是无法克服。

直到日历翻到了 2016 年,4 月 26 日,Reddit 论坛用户 TheWiseYoda 兴奋的发帖表示自己发现了 ChromeOS 隐藏的新增功能,在他上传的两张图片中,赫然显示出在 ChromeOS V51 版本中,出现了 Enable Android Apps to run on your Chromebook(在你的 Chromebook 上运行 Android 应用)的选项,随后在论坛的讨论中,有人发出了 Chromebook 版 Play Store 应用商店的截图,虽然这些仅存在开发者版本之中,但可以预期在下一次大版本的更迭中这个功能就将正式推出。

自此,Chromebook 一下坐拥百万级 App,在应用程序数量和可用质量上一跃成为仅次于 Windows 之后的第二集团。

术业有专攻,皆为大一统

桌面、移动和云的大一统,是当前硬件设备厂商的终极目的。总体来看,桌面布局最为基础,但也最为僵化,难以撬动。移动端二分天下已成定局,苹果在高端独树一帜。云端则各有千秋,但用户较低的迁移成本也让云成为最难做市场锚定的一部分。

微软一直致力于基于 Windows 10 体系的大一统推进,通过 UWP 通用应用来进行从桌面端向移动和云端的攻城略地,但一直处于叫好不叫座的局面,WP 手机在硬件端的羸弱和低认可度使得软件开发者进行移植的意念并不强烈,运行 3 年多的 UWP 商店至今也没有拳头产品出现。

苹果始终拒绝将 iOS 和 OS X 合并的策略来自于其高端产品形象的影响力,体验过 iOS 优秀移动产品的用户对于陌生的 Mac 产品也能保持较高的认可度,是苹果推广若干条产品线的基础。

相反,Google 在推广 Android 和 Chromebook 产品中,始终未能跳出为云端服务做导流的思维桎梏,从当初坚定的让 Chromebook 保持在线运行状态,到后续固执的不接洽 Android 元素,都是这种思维在作祟。

而如今,抱起 Android 金饭碗的 Chromebook 或许可以将营收转移到通过传统的销售硬件和软件来获利之上,这种思路的转变直接放开了 Chromebook 上天生带来的枷锁。

A Game Changer

就像仅用八年就坐上世界浏览器头把交椅的 Chrome 一样,大大加强本地化之后的 Chromebook 将成为一位足以改变市场玩法的玩家。

依托深圳大量出货的低端 Windows 平板首当其中收到伤害,在 Intel 补贴比例降低,微软迟迟没能在使用体验和应用数量上加以提升的现状下,低端 Windows 平板已经出现了销售疲软的迹象,而对于这些消费几百元低端 PC 的用户来说,续航更持久,兼容 Android 游戏和应用的 Chromebook 在经过包装之后能够产生非常明显的市场冲击力。

其次,那些在 X86 安卓上深耕细作的国产 OS 恐将遇到灭顶之灾,缺乏良好的兼容性和稳定的盈利模式,让这些团队的作品始终未能跳出发烧友玩家的群体,现如今,「桌面化的体验+Android 应用适配」这两个国产 X86 安卓系统试图达到的功能都已被 Chromebook 完美实现,终结也就成了命运。

再次,iPad 市场状况或许雪上加霜,苹果在两款 iPad Pro 上,试图通过细分市场和新增使用环境来进行营销,通过差异化来获取新的用户。但总的来看,在大众市场范围 iPad 并没能培养起更多的用户习惯,而在专业用户群体中,诸如教育用户等对成本高度关注的行业也不断出现更换使用 Chromebook 的案例,在这种情况下,压力的天平又低垂在了苹果这一边。

作为一个 Chromebook 的老用户,我曾经定义它为最佳上网本,而如今,可能又要摘下最佳随身设备这一称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