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耗費十年光陰,建起了中國最美的隱居之所

他耗費十年光陰,建起了中國最美的隱居之所

如果回憶是一種相聚的方式,

那麼自第一次到了徽州,

盧強就再也沒離開過。

1995年,在清華建築系讀碩的盧強,

隨導師單德啟教授來到了皖南。

單教授是安徽蕪湖人,對徽派建築情有獨鍾。碩博7年,皖南每個鄉村都留下了他們的腳印。住在百年曆史的老宅裡,早上從古井裡打水洗臉,坐在青石板臺階上塗改老宅改造方案。…………

深閎優雅的中國傳統鄉村生活,

就此在盧強心裡留下不可磨滅的痕跡。

‍村鎮聚落,鄰鄰里裡來往和諧,其樂融融。

民居建築與自然山水打成一片,相生相安。

“我喜歡那種人人都認識的感覺。”盧強說。可那時,他只是一個過客。博士畢業後,盧強留在了北京。不過他的心,留在了皖南。

無數個深夜,在嘈雜的北京城,

他總能回憶起推開皖南老民居木門那“嘎吱”的一聲。

恰似幽怨的召喚:田園將蕪胡不歸。

光怪陸離的建築在城市中野蠻生長,

盧強的心卻越來越不寧靜起來。

一個想法在盧強心裡瘋狂滋長:我要在那裡建個房子。好建築是自然而然生長出來的

“想去皖南鄉間建一個心安之所。”

盧強的想法得到很多朋友的支持。

可造在哪裡呢?一次,一個朋友把他帶到黃山腳下的豐樂湖。

“宿命。”

一下車,盧強腦裡就蹦出兩字。

山巒疊嶂煙波浩渺,

雲影帆影裝點湖面,

耳畔一片漁歌鳥鳴,

房子星星點點,

山水佔了大半。

他立馬撇下同行之人,

獨自沿著湖畔溜達了大半日,

直到夕陽西下,

才戀戀不捨地離開。

“我要在這裡建個民宿,最美的心安之所。”可地批了,項目拿在手裡時,

這位過手無數建築的清華博士,卻皺起了眉頭。

“好建築是自然而然從土裡長出來的。”

導師的話在他腦中反覆迴響。

▲拆遷前的德懋堂

可怎樣在這片土地自然而然生長出“心安之所”呢?

“德懋堂要拆遷了!”此時,一個消息的傳來。

盧強立馬放下豐樂湖項目,趕往臨近的歙縣。

德懋堂是李鴻章少時寄讀的私塾,典型徽派大宅。

當年曾得中堂大人手書匾額:德懋堂。“德”即品德、道德;“懋”則取徽商崇德、勤奮之意。

▲拆遷後的德懋堂

看到德懋堂,盧強立馬醍醐灌頂。

“這不就是適合豐樂湖的建築麼?”

於是,他立馬籌錢買下了德懋堂,

他要把德懋堂整體搬遷至豐樂湖。

“這不是一次簡單的搬遷,我還想讓古民居活過來。”

▲盧強和建築師邊看地勢,邊討論方案他請來當地老工匠,對老磚、老瓦、老傢伙紛紛編號,只有他們最熟悉當地的磚石土瓦,以保證原拆原建。材料整體搬到豐樂湖後,開始了一磚一瓦的復建。

盧強費勁功夫,

找來了李鴻章手跡“德”、“懋”二字,

再請書法家添上了“堂”,重建了匾額。

古宅的榫卯結構,

廳堂的雕樑畫棟,

專程淘來的古董傢俱。

徽州雲紋古磚!

這種磚只能人工製作,

有磚場老闆妄圖用機器復刻,

實驗多次,都以失敗告終。

仿造古徽州大戶人家制作的青磚大門

二門合開,重達三四百斤。這樣特殊的青磚大門製作技術,遍尋徽州民間而不得,

不得已,盧強只好去黃山定製青磚,

再一塊塊運往北京加工成門,

然後運回黃山進行安裝調試。

僅僅大門的打樣和調試就歷經了5次。

只為讓推開木門時的“吱呀”一聲,

都要和百年前一樣。

在徽州,不在保護範圍內的老建築還有很多。

於是,盧強又收購了另外兩套,

也整體搬遷到了豐樂湖,

然後再一點一點進行修復和更新。

僅僅是復原這些老建築,就耗費了兩年時間。

牆上的石雕出自當地工藝大師之手,

坐的木凳是從當地選材,由木匠打造。

無論是門頭、門牌還是一片小小瓦片,

皆看得出是匠心打磨的手工之作。

▲傳統手工徽雕木樑

“我要讓每個見到德懋堂的人,

都覺得它像是從這片泥土中重新生長出來的。”盧強說。

在這裡,

無論是門前的門當與戶對,

還是屋裡的天井,

無不彰顯其徽派建築的身份,

同時又和山水渾然一體。

每個來德懋堂的朋友,

都愛說一句話,“好像是穿越了。”

在儘量守住“泥土味”的同時,

盧強也大膽剔除古民居中不符合現代生活的元素。

“古民居保護與再造,

一定要與現代生活結合,

適於人居,並可長期使用。”盧強說。

所以你推門進入房間又會發現,

大面積的落地窗、院落裡的游泳池、先進的電器設備,

無不洋溢著現代氣息。

十八學士酒吧。你可以在這裡邊喝酒,邊欣賞湖光山色

十八學士的酒吧外景

復原老建築後,

盧強開始踐行“傳統民居的現代化”理念。

在後續開發中,

他把老宅兩三間房子併成一間,達到十平左右。

這樣就可以在其中開闢三到四個臥室。既可以來此獨處山林,也可以攜親帶友在此小住。

你可以面對湖光山色坐瑜伽,而不用費盡心思找一個安靜的健身房

一個90後小姑娘來了後說,

就像奶奶突然來了電話:

“閨女,我們家安wifi啦!你什麼時候回來?”

在年輕人眼中,它也變得親切了。

這裡每間房都藏了不同的風景,

躺在浴缸裡泡澡,窗外有青山偷窺。

往露臺一坐,這山,這水,這天,

讓人只想好好發一場呆。

船慢慢搖,山路慢慢走。

你會想深深地呼吸一口山野的味道,

又凜冽,又清新。

有些餓了,便去廚房覓食。

肥瘦正好的土豬肉,

筷子一夾彈性十足,

跐溜一下就滑進肚裡。

在這裡多住幾天你還會發現,

挖筍的師傅,炒菜的阿姨,

以及你的私人管家,全是本地人。

雖然不夠規範,但足夠真誠。

但這才是最重要的,因為這才是故鄉的本色。

“繁華如夢總無憑,此心安處是吾鄉。”

“我們中國有著五千多年的歷史文化,

只是我們沒有好好去挖掘和利用好它,

去創造一個自在的氛圍,

讓人們有‘此心安處是吾鄉’的感受,

將萬千心事都放下,

真正全身心融入自然、深入文化。”盧強說。

耗費十年,盧強為自己,

也為人們打造了一把歸鄉的鑰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