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适圈正在毁掉一代人

父辈一代人总觉得当老师、进银行、做公务员,拿着铁饭碗一辈子就无忧了,然而他们不知道的是,时代正在进步,很多事情都不一样了。

譬如银行,很难保证十年二十年后会不会被网络银行所取代,毕竟现在已经是手机支付的时代了。

如果你没有危机感,一直躺在舒适圈,那么,迟早也成为被取代、被淘汰的对象。

人工智能的时代,真的让人很有危机感,说不定哪天你的工作也被机器人所取代,所以必须不断学习进步,掌握一门技术,才是真正的铁饭碗。

很久之前,面试的时候被一个培训学校忽悠,网上发布的是招聘文案的信息,去到那边却一直在给我“洗脑”。

他说文案在未来会被机器人所取代,因为它可以抓取网络上的东西,再合成你想要的内容,甚至写得比人工还好还迅速,所以单纯做一枚文案迟早也是会被淘汰的,还不如掌握一门技术那样牢固。

嗯,我确实在当时被忽悠了,还打算交钱上课。回来后和男友讨论,他说这些都是骗子,不要去相信,我应该坚持自己喜欢的事情,不用为了生存去做自己不喜欢的事,毕竟那些软件工程什么的实在不适合我。

或许他真的是骗子,然而他说的一席话也没什么不对,至今依然让我恐慌,保有危机感才能不断令人进步。

今年年初有件事很火,河北唐山撤销了周边所有的收费站,因为收费站的存在已经影响到了周边的沟通往来。可是却遭到了收费人员的集体反对:我的青春都交给收费站了,我现在36了,啥也不会!也没有单位要我们了。

所谓的稳定的工作,带来的后果就是在安逸中慢慢退化,就像温水煮青蛙,到最后离不开“死亡”。

稳定的工作,朝九晚五,工作少,双休,这是多少人想要的。然而每天重复一样的工作,按时上下班,回到家做完家务就没什么事,要么刷剧,要么玩游戏,一天就这样过去了。

工作第一天,你就能看到以后十年、二十年是什么样子的。这样的舒适圈很容易让你的某些技能逐渐退化,直至最后除了这份工作其它的都不会,一旦公司裁员、破产,自己的未来就什么都不确定了。

稳定的工作可以有,但是要有一颗不安稳的心,这里不是说要你身在曹营心在汉,吃着碗里的看着锅里的,天天想着跳槽什么的,而是要不断鞭策自己去汲取新的东西,不要安于现状。

再举个典型的例子,日本一个退休的老工程师堀内辰男,不甘于退休后的寂寞生活,想要重拾自己儿时的绘画兴趣,结果因为颜料、画笔等成本太高选择了Excel这个工具。花了半年时间学习Excel的各项功能,最初从一片树叶、一片花瓣开始。

经过六、七年的练习,2006年他获得“Excel自动图形艺术大赛”冠军,作品被收进日本群马美术馆,在国际上也引起广泛关注。

至今已有18载,老人不仅自己作画,还开了个绘画班,免费教习退休老人作画。连老人家都不放弃丰富自己,我们又有什么理由止步向前,浑浑噩噩度日?

二十来岁的我们,千万不要甘于现状,不要守着一个月2000块的工作,过一眼望到头的日子,趁着年轻,朝自己的梦想拼一次,即使最后不成功,至少你尝试过,人生才不会留下遗憾,毕竟,人生,只有一次啊。

哪怕是捡起一种兴趣来学习也好,试着跳出舒适圈,会给你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