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魁落第,洪秀全憤而反清的兩大神器

火曜在龍身、前砂均可。洪秀全祖居以金土傳變,祖山為秀木,龍身無火,前砂火曜十足。

梅魁第左前,鐵山嶂北上一脈特來,名“荷明寨”,有如令旗插於一側。此山不高,旗頭自庚位起,旗尾前指,向前方綿延裹挾,止於辛、戌,是為拖旗。

洪秀全祖居左前拖旗

《管氏地理指蒙》曰:“形如拖旗,脫水忘歸。”拖旗順去,主離鄉不歸。

梅魁第正前,大營山如鼓,與旗尾相銜接。有旗有鼓,氣象不凡,但旗山低伏,與小鼓配,不成大器。

鼓山

旗山,對士人科舉是何等重要,何況就在眼前。擺在洪秀全面前的科考之路,一如風水殘酷無情。他曾四次應府試考秀才,奮發17年,均以失敗告終。

至於真實水平如何,其早期明志詩可見一斑:“手握乾坤殺伐權,斬邪留正解民懸。眼通西北江山外,聲振東南日月邊。璽劍光榮存帝賜,詩章憑據誦爺前,太平一統光世界,威風快樂萬千年。”(《斬邪留正詩》,1837年)

以這種打油詩水平,也難怪青年農民洪秀全考不上秀才。

洪氏祖居起名“梅魁第”,如門聯所言“梅開五福,魁中三元”,意為鍾靈毓秀出聖賢。前有旗山如此,魁中三元與其說是一種美好的願景,不如說是一出注定實現不了的夢想。

洪秀全祖居右前將軍劍

梅魁第右前,一山高大,橫障寅、甲方,鄉人號“壁上掛燈”。山峰似長劍,靶頭在後,劍刃前指。

劍與刀相異,有靶頭者為劍,無則為刀。張子微將劍名為將軍劍,曰:“將軍劍,有靶有頭有峰焰,或臥或立主兵權,或鎮邊方守城塹。應將軍武公之穴。”

將軍劍、屠刀(載《玉髓真經》)

蔡元定發揮曰:“(將軍劍)亦當以上下水觀之。若逆水而當穴,則庶幾焉。若順水而過穴,則主離鄉而打劫也。上水亦不宜過穴。若上水而當穴,則主為將或守邊城,握兵權。若更有貴人,主文臣為朝貴領兵節制諸將,授鉞專戮也。”

洪氏之劍順水,勝在不過穴,與旗列峙,主有將帥名實。

洪秀全祖居風水態勢圖

一旗一劍,對起雙峰,壁立洪氏祖居前方兩側庚、甲位,隔河列峙,頗有威嚴。令旗本為火族,但倒伏如臥,散漫若拖,有木無火;劍刃尖利向前,為火曜。

洪地前砂,光有旗鼓不夠,長劍加入,性質立變,洪氏祖居得刮目相看了。

(待續,本文選自桐源居士著作《千年堪輿——二龍爭珠》第四章“刀劈芙蓉”一節。)

獨家揭秘:洪秀全緣何打下半壁江山?

你可能不懂風水,但不會拒絕風水……

學習傳統文化,從你我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