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松年赚30亿美元,这不是苹果不推出搜索引擎的原因

用苹果手机的朋友肯定都知道,Google 是 iOS 的默认搜索引擎。

搜索引擎的重要性人人都知道,不少大公司像微软、雅虎也都有自己的搜索业务。

苹果坐拥如此多iOS硬件终端,不缺资金,也不缺技术。

如果苹果推出自家搜索引擎,一夜之间就可以成为所有苹果硬件的搜索入口。

但为什么苹果不推出自己的搜索引擎呢?

从战略层面来看,苹果不开发搜索引擎,而是和Google合作,是经过深思熟虑的英明决策。

首先苹果可以通过和Google合作获得一笔数量不菲的广告分成。

据外媒报道,在甲骨文诉 Google 一案中,甲骨文律师表示,作为 iPhone 的默认搜索引擎,Google会付给苹果从它家设备得到的一部分广告收益。

在 2014 年,苹果获得的这部分收益是 10 亿美元,现在这个数字已经到30亿美元。

也就是苹果只要和Google合作,就能轻松地年入30亿美元,这是纯利润。

这是什么概念呢,用Twitter做一下对比,去年Twitter营收也才 27 亿美元,更别说净利润了。

那么又有人问了,Google也不傻,它能分给苹果这么多钱,肯定赚的更多,如果苹果自己做搜索引擎,肯定赚的更多。

但这里没有考虑技术的投入,Google能赚这么多钱,很大程度是基于原先的技术积累。

它已经在搜索上投入多年,构建了一整套从搜索到广告的生态链,为苹果提供搜索服务的边际成本很低。

如果苹果自己开发搜索引擎,就要从头做起,不但投入巨大,收入可能也不如和Google合作分的多。

苹果看上去有无尽的资源,可以分分钟复制任何互联网产品,实际上那是不可能的,它不可能什么都做,必须把精力放到自己的核心业务上。

这正是亚马逊的一直倡导的飞轮效应。

公司的各个业务模块之间会相互推动,就像是咬合的齿轮一样。

不过这个齿轮组从静止到转动起来需要花费比较大的力气,但是每一圈的努力都不会白费,一旦有一个齿轮转动起来,整个的齿轮组就会跟着飞速转动。

苹果也必须把主要精力放在推动自己的核心业务飞轮组上,如同华为说的,绝不在非战略机会点上消耗战略性资源。

搜索引擎不是苹果的战略机会点,苹果产品的利润率大概1/3,营收90亿美元,才能净赚30亿利润,而营收90亿美元,需要砸海量的人力物力各种资源。

如果把这些资源投入在苹果的核心业务上,就是具有比较优势的iPhone、iPad、Mac上,创造的利润可能远不止30亿美元。

这正是苹果不自己做搜索引擎的原因。

一方面可以轻松净赚30亿美元,另一方面可以把注意力和资源集中起来,去推动核心业务飞轮组,获得更大的利润。

这对很多公司和创业者来说,都很有启示,许多人觉得这些巨头公司,好像什么都可以做,但实际上它们都非常克制。

即使像苹果、谷歌、腾讯、阿里这样的巨头,依然是聚集在自己的核心业务上。

如果这些巨头都这样,中小公司和创业者更应该学会做减法和聚集,而不是盲目的多元化。

只有打造出自己的核心业务飞轮组,才能驱动公司飞速发展。

在商业世界,发现机会有所为当然很重要,但企业越往后发展,就越会发现懂得克制有所不为才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