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亭侯張飛:猛將張飛世人誤,貌俊腹藏萬卷書?

如今,出現了不少聲音,擯棄張飛一如程咬金、李逵其貌不揚大老粗形象,依據列舉資料,為張飛正名。


觀點理由大體如下:

張飛有敗張郃的碑文留下,文體剛勁大方美觀,書法功底紮實。

張飛豪紳(貴族)出身,家財頗厚,家教自然不差,絕非《三國演義》如殺豬賣肉之徒般粗陋不堪。

陳壽《三國志.張飛傳》載“飛敬愛君子而不恤下人。”飛雖然不體恤下屬,但是卻喜歡和有文化內涵的人打交道,如義釋嚴顏。所謂“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張飛有君子敬仰之情,自然會有所靠攏學習,雖不敢說如曹子健才高八斗,那也不至於斗大字不識一個,從其行軍打仗策略看應該是有一定文化素養的。

《三國志.蜀志.二主妃》載“飛長女為後主敬哀皇后,敬哀皇后薨,其妹入宮為貴人,次年為後。

​古時後宮妃嬪以美為好,畢竟母儀天下,歪瓜裂棗天下人不知道,大臣也不會答應,按照基因來說,張飛容貌應該不差。

明代卓爾昌《畫髓元詮》“飛好畫美人,更擅草書。

《丹鉛總錄》載“涪陵刁斗銘乃張飛刻。”字體剛勁有力。

元吳鎮有詩說“魏國鍾繇、吳國皇象書法難及飛。”

又傳張飛遊真多山時,一高興做了《真多山遊記》留下。此外,明清多有此張飛詩、詞、賦、畫大家手筆的論調。

以我看來,研究張飛應以其最臨近年代史書最為可靠,如《三國志》《後漢書》。但其中對於張飛能詩、文、畫並未著筆墨。

我個人覺得,張飛出身貴族,名字也頗有內涵,家教必定不俗,應該是有文化的。

其次張飛打仗放嚴顏是分析了嚴顏家世、才德與放之對整個大局的影響的,頗具戰略眼光。後飛敗大敗張郃,如若不通地理、謀略與兵法是很難以少勝多的。

至於張飛兩個女兒為皇后,按照基因論調張飛就得長得俊美一說有待商榷。畢竟很多長得一般的,後代也不錯,但起碼張飛應該不是歪瓜裂棗。

至於元、明、清人的評論雖然有年代久遠,以訛傳訛的可能,但確有誇大其詞,但也應該不是空穴來風,張飛應該是有文化的人,會詩文,也可能會畫畫,但是像後人說的比大家厲害就誇張了,畢竟明清多野史,很難有信得過的,大家都愛起語出驚人的噱頭。

我看從陳壽《三國志.張飛傳》記載張飛各種攻城略地,以少勝多,頗講謀略,言辭之間已經明著暗著誇獎了,但是卻沒有說張飛文化如詩詞賦水平如何,概張飛低調或其通詩詞畫但不突出,難列於大家範疇,相比之下無其軍事成功,史書人物傳記,作者多講究言簡意賅,寸字千金,故而不記。也並非不通文,不然按史書傳記制必定記錄。此外,張飛容貌也未紀,概陳壽覺張飛貌相中等,列不上俊美,也稱不上醜陋,否則必定有“其貌俊美”或“其貌不揚”類的筆調。


故我綜合分析得出:

張飛出身名門貴族,身材魁梧,面有胡腮,武力驚群,勇冠三軍。喜好與文化人打交道,但不體恤沒文化的武士部下,容貌平庸。有一定文化水平,會詩、詞、畫但絕不至於精通如大家,軍事覺悟高的同時脾氣也暴躁。

結論:猛將張飛世人誤,貌平但可寫、詩、文!

本篇完,歡迎大家留言評論交流,下一篇《新亭侯張飛:濛山碑文是真是假?》

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