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纠缠能用来解释一些奇异的生命现象吗?

量子纠缠,或称量子缠结,是一种量子力学现象,是1935年由爱因斯坦、波多尔斯基和罗森提出的一种波,其量子态表达式:其中x1,x2分别代表了两个粒子的坐标,这样一个量子态的基本特征是在任何表象下,它都不可以写成两个子系统的量子态的直积的形式。

量子纠缠技术是安全的传输信息的加密技术,与超光速传递信息相关。尽管知道这些粒子之间“交流”的速度很快,但我们目前却无法利用这种联系以如此快的速度控制和传递信息。因此爱因斯坦提出的规则,也即任何信息传递的速度都无法超过光速,仍然成立。

量子纠缠是一种量子力学现象,所以只针对微观粒子,指曾经相互作用过的两个粒子,在分开之后,尽管两个粒子之间相隔很长一段距离,但是对于任意一个粒子的测量都会瞬时影响到另外一个粒子的属性。由于这种影响效果是任意距离,所以影响速度可以超过光速。所以相互纠缠的量子系统之间,信息传递几乎是瞬时的,超越时间和空间。

所以,量子纠缠无法被经典物理解释,量子纠缠只针对具有波粒二象性的微观粒子才会发生。当然可以把两个量子纠缠的粒子比喻成孪生粒子,他们具有波函数的叠加态,虽然相去千万里,认为观测一个粒子,另一个粒子状态也会随之确定。

量子纠缠已经被世界上许多实验室证实,许多科学家认为量子纠缠的实验证实是近几十年来科学最重要的发现之一,虽然人们对其确切的含义目前还不太清楚,但是对哲学界、科学界和宗教界已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对西方科学的主流世界观产生了重大的冲击。

2015年荷兰的1公里级

2015年10月25日《荷兰科学家证实量子纠缠:物质远隔万里却相互作用》报道: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的科学家们把两颗钻石分别放在代尔夫特理工大学校园内的两侧,距离1.3公里。每块儿钻石含有一个可以俘获单个电子的微小空间,此空间具有一种称为“自旋”的磁性,然后用微波和激光能的脉冲来纠缠,并测量电子的“自旋”。校园的两侧设有探测器,两个电子之间的距离确保做测量的同时,信息无法以传统的方式交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