邙山大戰中李密手下大將如雲,為什麼還會敗給王世充?

第一軍情

  當隋煬帝被殺之後,李密與弒殺隋煬帝的宇文化及血拼一場之後,洛陽落到了王世充的手中。李密於是繼續圍攻洛陽,王世充苦守。李密耗得起,王世充耗不起,洛陽城內已經是極度缺糧,一斛米居然能賣到八九萬錢。王世充也知道死守下去死定了,因此拼命地修治器械,重賞將士。當時瓦崗軍缺乏冬衣,王世充還用洛陽府庫裡的財物去賄賂李密身邊的邴元真等親信,讓李密同意用衣物換糧食的計劃,很是坑了李密一把,給自己爭取了不少時間。現在李密與宇文化及拼了個兩敗俱傷,王世充一看李密被打得挺慘,覺得自己有了機會,於是果斷決定對李密發起總攻。此次攻擊與宇文化及一樣,也是打風險極大的“一波流”。當然,王世充對戰鬥的準備要比宇文化及周全多了。他事先怕士兵們不齊心,先搞了一場巫術表演。他讓左軍衛士張永通謊稱三次夢到周公,然後轉告王世充,說周公會幫他打敗瓦崗賊軍。為此王世充還興建了周公廟,又串通巫師,宣稱周公準備命王世充迅速討伐李密,肯定會讓他馬到成功。如果士兵們不聽話,會統統染上瘟疫而死。王世充的士兵很多都是從淮南帶過來的,那裡巫風甚盛,特別相信這種妖言,一時間紛紛請求出戰。最後王世充拼湊出了兩萬精銳,還搞到了兩千匹戰馬,全軍打著張永通的旗號出城與李密決戰。

  

  (隋末的王世充也是人傑)

  (瓦崗軍雖然有實力,但由於錯誤的戰略決策和差勁的防護措施,最終導致了失敗)

  李密方面,與宇文化及一仗下來,精銳士卒與馬匹都死傷慘重。士兵人數雖然眾多,但多是烏合之眾。面對王世充的兵鋒,眾將紛紛發表自己的看法。大將裴仁基說:“王世充率領全部軍隊來此決戰,洛陽必然空虛。我們可以分出兵力把守王世充軍隊要經過的要道,使他不能再向東前進。另挑選三萬精兵,沿黃河向西進逼東都。王世充回軍,我方按兵不動;王世充再次出軍,我方再逼東都。這樣,我方還有富餘的力量,對方疲於奔命,肯定能打敗他!”李密的腦子非常清楚,他全面剖析了裴仁基的策略,回答說:“你說得很好。但現在東都的軍隊有三個不可抵擋的優勢:武器精良,這是第一;作戰意圖堅決,不惜深入我方境內,這是第二;因為糧食吃完了,所以戰意非常高昂,這是第三。我們只要利用城池堅守,保持力量等待,對方想交戰打不成,求退兵又沒有退路,過不了十天,王世充的頭就可以提到我們手中。”如果按照李密的這個策略打,王世充還真的沒什麼活路。但他的這個策略遭到了手下眾將的紛紛反對。他們都瞧不起屢戰屢敗的王世充,紛紛要求出戰。新近投降的驍果將領們也渴望在正面戰鬥中建立功勳。可悲的是,李密耳根子軟的毛病又犯了。他沒有堅持自己的正確思路,居然附和了眾將的意見,決定與王世充決一死戰。名臣魏徵對此強烈反對,認為瓦崗軍應該深溝高壘進行堅守,野戰實在不是好辦法。可惜良言無人聽從,反被譏諷為老生常談,氣得魏徵拂袖而去。

  (演義小說《說唐》、《興唐傳》等書中人物裴元慶的原型即裴行儼,隋唐第三條好漢,隋唐八大錘中的銀錘將)

  王世充在通濟渠南面紮下大營,先派數百騎兵對駐紮在偃師城北的單雄信外馬軍發動了一次試探性攻擊。此次攻擊馬上就探出了瓦崗軍虛弱的本質。區區數百騎的敵人,單雄信居然有點扛不住,李密只能派程咬金與裴行儼率內馬軍前去助戰。裴行儼很是勇猛,一馬當先。可這次號稱“萬人敵”的他也中了一箭,只一箭就被射倒在地。程咬金奮力殺散周圍的敵人,將裴行儼救起後同騎一匹馬返回。二人被王世充的騎兵銜尾追殺,程咬金的馬馱了兩個人,自然速度慢。眼看追兵殺到,程咬金不愧是被後世描述為“混世魔王”的猛將,兇悍無匹。他拼著讓敵人一馬槊刺穿身體,生生將敵人的馬槊折斷,反身殺光追兵,才與裴行儼一塊逃生。

  

  (程咬金歷史上雖然不是用斧頭的,但論勇猛可是沒話說)

  一戰下來,李密手下驍將孫長樂等十餘人竟然皆被重創。這一戰瓦崗軍的弱點暴露無遺。缺乏良好的防護,是瓦崗軍正面作戰能力弱的關鍵因素。對比當時李淵軍隊的防護能力:李淵有個侄子叫李道玄,十五歲上陣,勇猛無比。在打竇建德時因為衝陣勇猛而遭到敵箭的猛射,盔甲上的箭枝竟然如刺蝟毛一般密集。即便這樣,李道玄依然生龍活虎,毫髮無損,可見其身上的防護之好。反觀瓦崗軍上下,李密中過兩次流箭,兩次都被射得夠嗆。這次裴行儼又是如此,區區一支流箭就能擊倒瓦崗軍的高級將領,這樣的防護水平,又如何與精心準備過器械的王世充打正面戰呢?

  試探出瓦崗軍的實力後,王世充立刻發起總攻。這次他吸取了以前的教訓,也開始學習李密打埋伏敲悶棍的陰招。他事先在北邙山的山谷中埋伏了兩百騎兵,又精心準備了一個與李密長得非常像的假貨,準備關鍵時刻拿出來冒用。李密依然自高自大,渾然不防敵人耍手段,居然連大營外圍的壁壘都不設了。第二天天亮後,王世充趁李密還未列好陣,搶先發動攻擊。兩軍激鬥之時,王世充突然把之前準備的假貨拿出來,鼓譟道:“李密已經被抓住了!”他的部下可能事先已有練習,配合得非常好,紛紛高喊萬歲相應和。二百伏兵也同時發動,從高出衝殺下來,放火焚燒李密的大營。這兩招勝負手一放出,李密立刻被打了個措手不及,瓦崗軍一潰千里。王世充用完美的計劃,漂亮地完成了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務,成功實現了大逆轉。


戰爭史

隋朝末年,群雄並起,瓦崗軍首領李密坐擁數位驍勇善戰的大將,其中不乏有程咬金、秦瓊等讓世人敬畏的大英雄。但是他在和王世充的邙山大決戰中竟然敗兵給王世充,手下的多位猛將更是被王世充生擒,實力強大的他究竟為什麼會戰敗呢?

公元618年,李密召集了手下的所有精兵猛將,與王世充在邙山展開期待已久的生死大對決。而他的錯誤決定也註定了他的慘敗,因為在開戰之前,大將軍裴仁基和魏徵等人都曾給過李密正確的作戰策略和建議。但當時的李密就像著了魔似的,似乎根本聽不進去這些人的建議,反而很欣賞單雄信提出的直接與王世充正面對決的策略,也許是單雄信抓住了李密當時的心思投其所好,使得李密很快就上了單雄信的當,而這也為他在即將到來的戰敗中埋下了伏筆。

李密將自己的軍隊兵分三路,自己帶一隊人馬直接北上直奔王世充的大營,將另一隊人馬交給單雄信駐紮在偃師城北,讓王伯當留守大本營,自己親率諸將出戰。但是讓人意料不到的一幕出現了,正當人數將才都佔優勢的瓦崗軍與王世充展開大對決時,卻被王世充來了個內外夾擊,眼看裴行儼及程咬金等大將身負重傷,而單雄信卻按兵不動,遲遲不救。戰爭持續到第二天凌晨,王世充派大部隊潛入北邙山,還未等瓦崗軍反應過來就搶先發起前所未有的猛攻,李密的大軍直接被一舉擊潰。


第一軍情

邙山之戰,是隋朝末年洛陽王實充和李密瓦崗軍瓦在河南邙山發生的戰爭,崗軍遭到王實充軍隊的重創,使曾經橫行一時的瓦崗軍瞬間土崩瓦解,糾其原由,原因是多方面的。

客觀原因:瓦崗軍剛剛平息了宇文化及叛軍,損失慘重,極度疲勞,沒有得到休整,在邙山遭到王實充突然襲擊,導致了李密失敗。



主觀原因:一是李密採取了錯誤的戰略戰術。在對待王世實問題上,李密放棄魏徵以逸待勞的戰術,也不採用裴仁基趁洛陽空虛直取洛陽的奇襲計策,而是採取大多數人硬戰的戰法,最終導致了瓦崗軍的失敗。



二是李密在思想上驕傲輕敵。李密打心眼裡沒有瞧上王實充,在此之前和王實充多次的交戰中,又均取得了勝利,加之又打敗了不可一世的宇文化及和宇文成都父子,這更讓李密驕傲目大,特別是在和王實充對陣時不設堡壘,沒能抵擋住王世充幾百鐵騎的橫衝直撞,致使兵敗如山倒,除李密率二萬餘人突出重圍外,瓦崗軍十多萬人和大多數將領被王實充俘獲。

三是瓦崗軍內部出了叛徒。瓦崗軍不是鐵板一塊,內部人員比較複雜,各種想法不能一致,關鍵時刻投敵叛主。邙山之戰瓦崗軍將領不能全力一戰,投降者不計其數,這是導致邙山戰役李密失敗很重要的原因。

李密忠君輕義是不可忽視的原因。瓦崗軍原為翟讓領導,在反隋問題上旗幟鮮明,得到天下眾英雄的擁護和支持,李密奪取後,忠君思想念念不忘,煬帝被宇文化及殺死後,又擁護王實充擁戴的新君楊桐,上了王實充一石二鳥之計,讓新君令李密前往平叛宇文化及,叫瓦崗軍同宇文成都的人馬撕殺,造成兩敗俱傷,爾後王實充趁機在邙山截殺瓦崗軍。不是瓦崗軍沒有戰力,而是李密忠於隋王朝,違背了瓦崗軍的初心,要知道瓦崗大將秦瓊、程咬金等和隋楊有殺父滅門之仇,而李密不顧他們的感受,也是邙山大戰失敗的主要原因。


知未是也

一路走來李密也甚是不容易,不過他的智謀才略和戰略眼觀當真令人極為的佩服。能夠在亂世之中壯大起來,成為一方諸侯的確是殊為不易。瓦崗寨從一個打家劫舍的小集團而一舉成為當時天下農民軍中最強悍的勢力,這得益於李密的縝密心思和卓越的才情,同樣瓦崗寨成為璀璨一時的彗星,徹底消亡在歷史的煙雲中也是李密一手造成。

李密手下大將如雲,如同徐世勣、程咬金、秦瓊、王伯當等無一不是當時名震一時的俊豪英傑。南征北戰,兵精將強,完全有能力爭霸天下。邙山大戰的失敗我歸結於以下幾點。

第一,李密白手起家,成就了瓦崗寨的威名,有了逐鹿中原的實力,手底下也是英雄輩出,能力出眾者不知凡幾,如此大的成功令得他有些驕傲而飄飄然,自然就輕敵了。

第二,李密接受了楊侗的冊封,既是為了名正言順的入主中樞,又是為了能夠免除腹背受敵,而和宇文化及鬥了起來。須知道宇文化及的十萬大軍,可是隋軍精銳,而李密直接就與之對上,惡戰之後,雖然贏得了最終的勝利,可是卻也傷筋動骨,元氣大傷。

第三,王世充利用此時機剪除東都洛陽的異己,而獨攬了朝政,內部穩定後發兵攻打李密。瓦崗軍此時是兵疲將乏,李密卻沒有過多的考慮,而是直接要與之大戰。而看看此時的瓦崗軍內部,因為李密的傲嬌,因為他的不可一世,被勝利矇蔽了心智,瓦崗軍並非鐵板一塊,也就是有了親小人遠賢臣的做法。

第四,李密沒有聽從裴仁基提出的趁著東都空虛而偷襲的建議,而錯失了大好的時機,戰略上的錯誤。

第五,李密的失敗,也是離心離德的一種表現,戰術上的失誤綜合導致。

一個有機會爭奪天下的英雄,卻最終因為驕傲輕敵,因為不可一世而落得如此慘淡的下場,當真是令人感到扼腕嘆息!


歷史風雲天下



已經有幾個高手回答了。從我就不從李密的角度來分析了。其實王世充是挺高明,至少在那時,都是出其不意的。這也是李密失敗的原因。這幾個出奇不意,就是

第一,準備工作。

王世充掌握了大權後,開始養士兵,準備武器,就是衝著李密來的。

第二,王世充的士兵構成。

王世充的士兵少,但是都是精兵。一部分是江,淮人,十分剽勇。一部分是東都兵,也是精兵。



第三,王世充的心理戰術。

王世充缺乏軍糧,要打李密。就欺騙士兵們,說左軍衛士張永通,三次夢到周公,周公下令給王世充,要打敗李密之後,就給周公立廟。每次作戰前,就祈禱。如果不隨軍進攻,就會得瘟疫。楚人迷信所以士氣高漲。

第四,恐嚇對手。

所有的軍旗都寫上,張永通夢到的話。

第五,決戰時,伏奇兵,

這要怪李密輕敵,不設壁壘,王世充埋伏了二百騎士在北谷。

第六,背水一戰,

王世充和他的士兵沒有退路。他對士兵說,今天一戰,輸了,沒有人活下來。士氣高漲到頂峰。

第七,又是心理戰,

這次心理戰對的李密,王世充早就準備了一顆和李密很像的人頭。決戰關鍵的時刻,拿著人頭欺詐對手說,李密已經死了。所以,瓦崗軍崩潰了。

所以,王世充對李密的戰術和決策也是不可忽視的因素。


大飛熊ヽ騎士

王世充鎮壓農民起義軍時,先找到一個酷似起義軍首領李密的人,捆綁後藏于軍中。兩軍激戰正酣時,王世充令人將假李密拖至陣前,並高喊“抓到李密了,抓到李密了!"。王軍頓時歡聲雷動,士氣大振。起義軍見“主帥”被擒,立時方寸大亂,奪路而逃。王軍乘勝追擊,大敗李密。

再次,混水摸魚是一種障眼之計,即採取喬裝打扮、矇混過關的手段,打入敵人內部、滲入敵縱深,以巧克敵。扮敵蒙敵,以假相欺,是混水摸,魚計謀的常用手法。官渡之戰中,曹操率部打著袁軍旗號,詐稱援軍,騙過袁軍哨兵,夜襲烏巢,就是扮敵襲敵的典型事例。



總說裝甲

除了樓上樓下說得那些重要原因之外,小童必須補充一點,可能是最最重要的一點。

那就是瓦崗寨的名字取得不好。瓦缸,瓦缸,又大又脆,一摔就碎。古人稱生女兒為弄瓦之喜,這個瓦本來就女裡女氣的,再加上李密這個名字也是一樣,小密小蜜的,如何成事?

所以這瓦崗山應該改成金剛山(井岡山),銀缸山(白頭山)、、、金銀銅鐵都可以,這才是革命可能成功的地方。實在不行用木頭的,比如梁山,也能打出一番天地。

要不就用兇猛一點的名字,比如牛頭山,臥龍崗,狼居胥山,虎門,虎牢關,黑瞎子嶺啥的。。。

走獸不行,就來飛鳥,比如雁門關,鳳凰嶺,燕然山,靈鷲宮,白鷺洲,黃鶴樓啥的。。。

反正瓦缸是不行,想想看,那個所謂的賈家樓四十六友,一個頭磕下去的兄弟都是響噹噹的好漢,本以為會一起幹什麼了不起的大事。沒想到聚得快,散得也快,絕對的烏合之眾。


社會主義小書童

邙山大戰,可以說是李密生命的又一個轉折點,從此他將不再是隋朝末期起義軍的領袖,而投奔李世民了。

邙山大戰,很多人都在說李密的問題。具體可以看一下,當時瓦崗軍雖然聲勢強大,但是久無革命根據地,一直屬於流竄作案,時間長了部隊人心也有了變化,都想找到穩定的鐵飯碗。於是才有了瓦崗軍猛攻洛陽,與王世充先後百餘次大戰的事。然而雙方基本平手,最後一戰王世充居於劣勢而退守洛陽。

洛陽越王楊侗手下意見分化,另一派建議招安李密,讓瓦崗軍消滅同樣覬覦洛陽的叛軍宇文化及。李密大喜,帶領瓦崗軍擊敗了宇文化及,但是損兵折將,士兵也是久戰疲憊。

沒想到回到洛陽外邊,王世充已經發動兵變,消滅了主和的一派,統治了洛陽城。瓦崗軍再次圍困洛陽城。此時王世充手下多已經對瓦崗軍心有懼意。



但是王世充很聰明。他手下多是淮南人,迷信巫術。王世充藉機利用周公託夢的辦法鼓足了士氣,讓大家面對瓦崗軍不再畏懼,個個不懼生死。雖然當時瓦崗軍五倍於王世充軍,但是一戰之後,瓦崗軍大敗,幾十萬瓦崗軍從此再沒聚集到一起。


阿慶還是阿慶

瓦崗寨成也李密,敗也李密。

李密沒加入瓦崗寨時,瓦崗寨不過是流寇山賊,眾多隋末起義軍之一。雖說有幾個有本事的一流戰將,不過也是小打小鬧,成不了大氣。

李密加入瓦崗寨後,在李密英明領導下,瓦崗寨一躍而起,成為隋末最大農民起義軍,很有問鼎天下的實力。

這時李密驕傲自大了,志得意滿了。不謙虛謹慎了,不能眾兄弟同肝共苦了,最要命是聽不進不同意見了,猜忌眾兄弟,讓兄弟們寒心了。

本來李密可以坐收漁利,偏偏跟宇文化及帶領的隋煬帝楊廣的禁衛軍死磕到底。這支禁衛軍可以是隋煬帝楊廣的王牌軍,隋朝最精銳的軍隊,無論從軍事素質還是武器裝備都是超一流。數量龐大,有十萬之眾。真正意義上的虎狼之師。

李密中了王世充的奸計,跟隨軍主力死鬥,結果呢,雖說打敗了十萬精兵強將,瓦崗寨的精銳也全部戰死,瓦崗寨慘勝,損失慘重。元氣大傷。這時候的瓦崗寨不過是強弩之末。

王世充把握機會,不給瓦崗寨喘氣的時機,趁虛而入,徹底打敗瓦崗寨,從此李密退出歷史。


大俠獨狐求敗

你們都忽略了一點是,邙山大戰之前,瓦崗軍剛剛經歷了一場惡戰,對陣的是隋朝最後的精銳,十萬皇家驍果軍!雖然瓦崗軍最終取得了勝利,但那也是慘勝,李密本人在此戰中也差點喪命!因此瓦崗軍早已經是師老兵疲,元氣大傷,接下來又對陣在洛陽城中養金蓄銳的王世充,早已經不佔優勢!隨後王世充孤注一擲,採用偷襲大戰後正在休整正在療傷而疏於防範的瓦崗軍,勝負自然在意料之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