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資入局支付清算:獨資還是合資?銀聯、支付寶、微信支付難逾越

核心提示:全面開放支付清算市場正在進行中。

  全面開放支付清算市場正在進行中。

  “我國將大幅放寬金融業市場準入,歡迎和鼓勵外資進入支付清算市場。我國將全面開放支付產業的交易、清算和結算環節,全面放開賬戶、支付工具和支付系統業務。”去年11月,央行副行長範一飛的講話言猶在耳。

  支付清算市場開放趨勢不可阻擋,也在穩步推進。去年6月,央行發佈《銀行卡清算機構准入服務指南》;今年3月,央行又發佈了《中國人民銀行公告〔2018〕第7號》(簡稱“7號文”)。

壯大與開放

  銀行卡清算機構比第三方支付更早登上歷史舞臺。

  國泰君安銀行業研究員王劍曾撰文通俗指出,如果兩人開戶在不同銀行,轉賬時就涉及“清算”。存在那麼一家清算機構,所有銀行都在它那開戶。銀行卡客戶之間稱“結算”或“支付”,不同銀行之間稱“清算”。

  在央行領導下,2002年3月26日,中國銀聯在上海開業。長期以來,中國銀聯是國內唯一的銀行卡清算機構。2012年11月30日,銀聯在上海宣佈成立全資子公司銀聯國際,專業運營國際業務。目前,銀聯卡全球受理網絡已延伸到168個國家和地區,48個國家和地區發行了銀聯卡,將近一億張銀聯卡。

  多年後,第三方支付才登上舞臺,最早是為了滿足電商(如“淘寶網”)客戶交易需求。2010年,央行建立支付業務許可制度。2011年5月26日,支付寶、財付通等首批27家機構獲得支付牌照,其後,央行先後發放了200多張支付牌照。

  銀行卡清算市場開放也先行一步。早在2014年10月,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放開銀行卡清算市場。

  去年6月,基於《銀行卡清算機構管理辦法》,央行發佈《銀行卡清算機構准入服務指南》,適用於銀行卡清算機構准入相關審批事項的申請和辦理。受理和決定機構均為人民銀行,明確“無數量限制”。

  支付行業對外開放緊隨其後。經國務院批准,3月21日,央行發佈了“7號文”,明確外商投資支付機構准入和監管政策。下一步,央行將按程序受理外商投資支付機構的支付業務申請。

  而自央行發佈《公告》後,多地央行分支機構官網發佈《支付業務許可證》初審辦事指南。一時間,業內認為支付牌照或重新開放申請。不過,上述接近監管人士表示,這隻針對外商投資支付機構。

進入中國:獨資or合資?

  由於“7號文”於3月底剛發佈,目前尚無更多進展,而去年6月,《銀行卡清算機構准入服務指南》便已發佈,多家外資銀行卡清算機構已有動作。

  目前,外資銀行卡清算機構在中國主要有兩種形式,一是代表處;二是成立諮詢公司或技術公司,提供諮詢或技術服務。目前都不能開展人民幣清算業務,主營業務是跨境清算。

  但是,外資銀行卡清算機構入場,獨資還是合資,市場消息不斷。

  去年11月,路透社曾報道,中國敦促想在國內經營業務的外資銀行卡清算機構,必須與國內企業成立合資公司。

  據媒體報道,美國運通的申請主體是連通(杭州)技術服務有限公司,美國運通和連連支付分別持股50%。

  21世紀經濟報道查詢企查查,連通(杭州)技術服務有限公司成立於2017年10月17日,註冊資本10億元人民幣,股東確實為美國運通和連連支付,但具體股份不詳;法定代表人為李健偉,即美國運通中國區董事總經理。且《銀行卡清算機構管理辦法》要求,銀行卡清算機構的註冊資本不低於10億元人民幣。

  報道還稱,Visa一方面以獨資形式申請牌照,另一方面也嘗試與八家國內商業銀行通過合資形式著手牌照突破。對此,Visa中國方面並未予以置評。

  “央行並未明確提獨資還是合資,也沒有提內資外資的股權比例。所以,大家都在揣測怎麼去做,在中國做事情,還是拉幾個中國合作伙伴好點吧。”上述外資銀行卡清算機構人士稱。

  上述外資銀行卡清算機構人士坦言,從機構角度,當然希望獲取更多控制權和話語權,也能享受更多收益。

  中國市場毫無疑問頗具誘惑力。央行數據顯示,截至2017年末,全國銀行卡在用髮卡數量66.93億張,同比增長9.27%。2017年,全國共發生銀行卡交易1494.31億筆,金額761.65萬億元,同比分別增長29.41%和2.67%,日均4.09億筆,金額2.09萬億元。

  但外資支付和清算機構進入中國,可預見將面臨諸多挑戰。業內普遍認為,最大的挑戰在於強大的本土機構。

  比如,根據安信證券研報,自2015年起,螞蟻金服先後通過戰略投資和與當地合作伙伴合資等方式推出了海外本地電子錢包。螞蟻金服目前已進入印度、香港、韓國等8個國家和地區。

  銀聯也是“一枝獨秀”。在外資銀行卡清算機構人士看來,最大的挑戰在於強大的銀聯,這麼多年佈局,早已根深蒂固,市場優勢顯著。

  今年兩會期間,對於銀行卡清算等市場的開放,中國銀聯董事長葛華勇表示:“我們持積極、歡迎的態度,開放帶來的合作與競爭關係,能夠促進銀聯轉型發展,形成競爭的動力。”

  “我們更多吸引有跨境需求、高端一些的客戶群體,以此差異競爭。”上述外資銀行卡清算機構人士坦言。

  此外,《銀行卡清算機構管理辦法》要求,為保障金融信息安全,境內發行的銀行卡在境內使用時,其相關交易處理應當通過境內銀行卡清算業務基礎設施完成。

  上述外資銀行卡清算機構人士表示:“我們的清算業務基礎設施都在美國,為了適應本土化要求,必須以中國標準在中國做清算業務基礎設施,對我們來說,會增加一些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