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姆尼為什麼受廣大越野愛好者青睞?

鋼鐵俠Tm8型號

關於這個問題,我覺得首先可以去知乎上搜《請評價一下吉姆尼這輛小車?》,排在頂樓的Mindstill的那個答案是我讀過的關於吉姆尼最好的文章,我前後反反覆覆讀了不下十遍,並且將它安利給了許多人。

如今,我終於也成為了吉姆尼的車主。作為一個關注了吉姆尼4年並且最後實現了願望的人,我也在那裡寫下了自己的回答,也就是下面這篇文章。

先說結論,吉姆尼不適合作為日常生活代步使用,而且哪怕是我們這些吉姆尼的忠實愛好者,也不建議你把它選為人生的第一輛車。

首先就是貴。哪怕是最推薦購買的自動低配版也要15萬,落地下來16萬多。如果你想要更特立獨行的外觀,選擇MODE3雙色頂配版(比如我),那就得再加一萬;假如你不幸中了論壇上改裝達人的毒,進了改裝這個大坑,那花上個6、7萬的大有人在。

其次就是舒適度差。

按理說買了個15萬多的車,怎麼也該具有最基本的內飾配置和乘坐體驗吧?不!你會發現這車裡所有東西都是硬塑料,電動的東西只有車窗和後視鏡調節,高科技配置一律欠奉。前排狹窄無比,儲物空間匱乏;後排只能坐狗,遇到搓板路你自己也會被顛成狗;低速行駛方向重,高速行駛風噪大……

最慘的就是動力總成落後。誕生於2001年的M13A自吸發動機,排量1.3L,83馬力,對比我另外那輛神車飛度1.5L/130馬力的黑科技發動機,瞬間就被秒成渣渣。和天語同款的4AT變速箱,行駛過程中轉速從來就沒下過2000,市區行駛10個油,高速8個油,郊區好點7.5個油,掛上四驅越個野,油費更是熊熊燃燒。偏偏又只有一個40L的小油箱,最多續航500公里,在野外讓人心驚肉跳。

總的來說,你會覺得你買了個假的15萬級別的車。

要知道,在15萬這個級別,轎車你能買豐田卡羅拉、本田思域、福特福克斯、日產軒逸、馬自達昂克賽拉、大眾高爾夫……SUV你能買本田繽智、日產逍客、JEEP自由俠、馬自達CX-4、別克昂科拉,還有自主品牌那些黑科技銷量怪物比如哈弗H6、吉利博越、長安CS75之類的,而且還都是中高配版本。要是再咬咬牙,都能上歐藍德,指南者,奇駿,CRV這些更大的傢伙了。

哪怕鈴木自己的維特拉也能在舒適度、科技配置、動力和油耗上秒殺吉姆尼,你說你是何苦呢~

但是……

我不想在這裡再贅述那些老生常談了,

比如它是一輛真正意義上的硬派越野,非承載式車身,前後整體橋硬軸,梯形大梁,分時四驅帶低速檔;

比如它的越野能力與通過性能是如此的強,能夠與牧馬人,奔馳G一爭高低,幾乎沒有去不了的地方;

比如它的可靠性是如此高,輕輕鬆鬆十多萬公里,一直爛路顛簸也不會出太大的問題;

比如它的改裝件是如此豐富,能在改裝的過程中讓你獲得極大的滿足;

比如它的保值率是如此之高,二手車價格十分堅挺……

等等等等。

這些每個吉姆尼愛好者估計都能像背書一樣給你講上半天。

還是說說我和吉姆尼的故事吧。

——————————————————

緣起

最早見到吉姆尼是2013年底,在長安鈴木4S店裡。

會注意到吉姆尼是因為它實在是太特別了,兩門,後掛備胎,高離地間隙,還有與它的尺寸完全不相符的15萬的價格。銷售人員只說了句“這車其實挺好玩的,越野能力很強。”我就懵懵懂懂地拿了一張吉姆尼的宣傳資料,那上面可愛的外形和沾滿泥土的輪胎形成的強烈對比令人印象深刻。

後來,步入工作的我準備買一輛車,在選車的過程中想起了吉姆尼,於是上汽車之家和越野E族的吉姆尼頻道將所有精華帖翻了個遍,從此便深深地中了它的毒。

那些充滿著樂趣的改裝貼和傳奇般的自駕冒險故事深深吸引了我,不僅讓我從此迷上了旅行和越野,還讓吉姆尼成為了我心中的夢想之車。以至於那段時間我一直將它的那張宣傳資料“供”在寫字檯前,以示激勵。

但15萬的價格對於一個工作沒幾年的人來說終究還是太過昂貴了,再說我也很清楚這並不是一輛適合在城市裡代步的車。出於理性與實用的考慮,我買了一輛自動丐版新飛度(GK5),吉姆尼和旅行的夢想都一起埋藏在心裡,被無盡的工作和生活的壓力所淹沒。那張宣傳畫最後也不知被我扔在了哪裡,慢慢積灰。

大部分人都是這樣,許多兒時的夢想屈服於現實,最後迴歸普通的生活。普通地工作,普通地戀愛,普通地結婚生子,最後普通地過完一生。

後來,攢了一些錢,辭了工作,開著飛度四處旅行,發覺還是隻有旅行才能讓我快樂。血管裡冒險的血液蠢蠢欲動,我終究不是一個願意普通地活著的人。

於是我買了田宮的吉姆尼模型,把它放在飛度的駕駛臺上,作為對夢想的慰藉,提醒自己不忘初心。

2016年,我告別了單身,到了認真考慮未來的時候。那時三菱的復活之作——新歐藍德上市了,性價比極高,越野能力不俗。我對女朋友夏說我有十多萬的預算,然後再把飛度賣了,就能買一輛七座歐藍德,載著全家去旅行;或者,保留飛度,買一輛吉姆尼,那是我的Dream Car。

也許任何一個正常人都應該選擇歐藍德,或者奇駿,或者CRV,或者途觀,或者其他同級別大空間的家用車。一個正常人,應該裝著安全座椅和嬰兒車,帶著一家人出去旅行,這才是最理智最現實的選擇,這才是生活應有的結果。

所以我幾乎是抱著開玩笑的態度說我要買吉姆尼,也沒有懷抱任何希望。

但她說:“既然是Dream Car,那你就買唄?”

我說你瘋了嗎?這車簡直就是個麵包車,麵包車的內飾,麵包車的舒適性,高得離譜的油耗,弱得可憐的動力,只有兩個門,只能坐兩個人加兩條狗,還要賣15萬!

這些話與其說是對夏說的,還不如說是說給我自己的。我那時正站在人生的岔路口上,作為遊戲UI設計師,我可以去接一個月薪1萬的工作,掙錢養家,開著歐藍德或者其他什麼車,和其他人一樣平凡地生活。

而一旦選擇了吉姆尼,我要踏上的就是職業旅行家的道路,與普通的生活無緣,我有勇氣選擇這條路了嗎?我自己也不知道。

“去做你喜歡的事情吧,不管怎麼樣我都支持你~”

我只覺得百感交集,快要落下淚來,從那時候起,我就認定她是那個和我過一輩子的人。

於是,在2017年,我正式以職業旅行家為目標,成為了自媒體人。我不知道未來會是怎樣,但我還是想努力朝著夢想中自由的生活前進。

於是,在我31歲生日之後的十天,2017年7月31日,我拿到了夢想中的小吉。

旅行


之後就是上牌,改裝,測試,然後駕駛著它,奔向遠方。

如今,不過4個多月時間,它已經陪我走過了9000公里的旅途,足跡遍及川西、青海、雲南。

看遍了草原與紅葉。

看遍了藍天與雲海。

看遍了雪峰與山谷。

以後它還將和我去更多未知的地方,即便前方迷霧重重,道路未知,和它在一起,我覺得什麼都無法阻擋我。

誠然,它的發動機老舊,動力羸弱,開在路上隨便什麼車都能超它,稍微爬個坡都氣喘吁吁,高速上開120碼難比登天。但卻能走其他車不能走的路,能帶你去任何地方。

誠然,它的懸掛巨硬,十分顛簸,在搓板路上能把你抖散架。但卻能在爛路上給你無限的信心,讓你覺得它堅不可摧。

誠然,它的油耗奇高,一箱油只能開400多公里。但卻能夠在未來長久的時間裡,輕鬆而可靠地帶你走上十萬公里。

誠然,它的空間狹小,內飾簡陋,儲物空間也幾乎沒有。但卻能夠載上你,和你的伴侶,再加上孩子或者狗,向著秘境出發。

它就是它,有優點,也有缺點,沒有那麼神,也沒有那麼糟。它就是一部為了越野而生的個性之車,天生就只適合走在那些爛路上。

如果你只是想買一輛日常能在城市裡代步的車,那還是別選擇吉姆尼了,你憋屈,它也憋屈。

就像吉姆尼自己的宣傳語一樣,“Way of life”,你選擇了它就選擇了一種生活方式,選擇了刨坑挖泥爛石頭的越野之路,選擇了奔向無盡遠方。

所以我建議你在購買它之前,仔細考慮自己的用車場景,並進行試駕。確定自己能接受它羸弱的動力、巨硬的懸掛、狹小的空間、簡陋的內飾和糟糕的油耗表現。如果這些都不能阻止你對它的喜愛,那就果斷入手吧。

畢竟,那些讓我們如今覺得乏味的,正是當初我們自認為最理智的選擇。

——————————————————

最後,談談我自己為什麼會選擇吉姆尼。


或許你會很不屑,說了那麼多,其實還不是因為窮。

這也沒錯吧……硬派越野車本來就只有那麼幾個,帕傑羅、牧馬人、普拉多、以及陸巡、途樂都太貴了,也太大了,油耗更是感人。而國產車諸如BJ40,哈弗H5,江鈴馭勝的裝配質量始終不能讓人滿意,無法在可靠性上給予我信心。所以,在這個價位上,吉姆尼是我唯一的選擇。

只是除了價格,更多的還是情懷。

或許以後我有了錢會再買一輛三門版的普拉多,它作為一輛長途穿越車來說堪稱完美,但我對它也沒有什麼特別的感情與衝動,它就只是工具,我走在街上也不會多看它一眼。

而吉姆尼則是夥伴,是兄弟。

它是一臺真正的硬派越野車,不論多爛的路都能走,即使滿身傷痕也不會把我撂在路上。我要走的路不在城市裡那些高樓大廈之下,而是在遠方的蒼茫大地之上。

它是一臺特立獨行的車,由一家偏執的廠商,用偏執的技術理念製造出來。它雖然外表看似柔弱,內裡卻堅強如鐵,能夠在爛得不行的路上將那些光鮮華麗的小鮮肉秒成渣渣。

而後,當你真正瞭解它以後,你就會覺得它是一輛非常人格化的車。在這個對於汽車的要求越來越高大全,既要配置豐富又要價格便宜的時代,它真的是一個異類。它的優點是那樣地突出,缺點又是那樣的明顯。樣子很平凡,內飾很落伍,卻又具有如此強大的越野性能。即使緩慢,但卻總能一步一步的前進,有路能行,沒路也行,沒有它過不去的坎。

這不就和我們人差不多嗎?

沒有人是完美的,我們也有優點,有缺點,有自己的個性,有擅長與不擅長的東西,我們也在人生崎嶇坎坷的道路上慢慢前行。

在這條路上,我們終將尊敬那些其貌不揚,實則內心強大的人,尊敬那些腳踏實地,一步一步努力前進的人,尊敬那些堅持著自己的路和信念,毫不妥協的人。

所以,我也尊敬吉姆尼,和那些選擇並熱愛著吉姆尼的人。

吉姆尼,不僅是一輛車,它象徵著特立獨行,自由不羈的靈魂。

不知不覺就寫了如此多的文字,我只是個吉姆尼的愛好者,我沒收過鈴木的錢,吉姆尼這車也根本不需要廣告。2017年9月,它已經確定要換代並且爆出了諜照,所以,這篇文章就算是對它的致敬以及紀念吧。


皓月寒的雲遊記

硬派越野車ORV(Off-Road Vehicle),他們在外觀上不拘小節,狂放自如。給人帶來一種“穩重厚實”的感覺。是真正可以在崎嶇道路駕駛的車輛。與我們在城市中的“SUV”完全是兩回事!

硬派越野車擁有著較高的離地間隙、強大的通過性,而且有著強大的動力系統。吉普牧馬人、奔馳G、路虎衛士、日產途

樂和藍德酷路澤都是硬派越野車的代表車型。這些車型中都有著“膀大腰圓”的身形,與高昂的售價

今天我們聊聊一款來自“島國”的“小”越野車----------------鈴木吉姆尼。

他與我們常規硬派越野車不同,他擁有著“嬌小”的身形,然而在小的身體裡,它的越野能力確是“不容小窺”。

在這麼一臺小車中熱愛越野的玩家們,帶來了無限的樂趣。天生就擁有著良好優越性不經過改裝就能洗“下道”,如果經過專業化的“越野”改裝強化。它體內所隱藏的能力就會被全部釋放出來。

經過改裝升級的它可以爬山涉水,完全不遜色於那些“龐然大物”然而吉姆尼最讓人感到驚喜的是,它只搭載了一臺1.3升

的自然吸氣發動機,起初許多人對於它的動力是否能越野的問題上畫上了一個大大的問號。當它成為無數越野愛好者的

座駕時。這個問題也就“迎刃而解”。

前為改裝後

吉姆尼雖小,卻可謂五臟俱全,非承載式車身、前後硬橋、分時四驅系統與較短的軸距。都成為它征服崎嶇路面有利的

條件。越野能力一點不含糊的它,也擁有著粗狂的外表。

就是這個“小巧可愛”的造型,一賣就是20年之久。也征服了許多人的心。時隔了這麼久鈴木也為它帶來了新的換代車型。

鈴木LJ10為第一代吉姆尼的首款車型,是鈴木收購了日本一家“希望汽車公司”,在該公司車型的基礎上研發第一代吉姆

尼,於1970年4月推出。

1981年5月 鈴木推出了第二代吉姆尼。雖然編號依舊沿用了第一代末期車型的SJ編號,但為了拓展外銷市場,車身的長

度和寬度都大幅增加。

除了jimny這個名字外,它在不同國家也有不一樣的稱呼,如Samurai、Sierra、Potohar(巴基斯坦)、Caribian(泰國)、Satana(印尼)、Gypsy(印度)等。

日前,外國媒體曝光了全新一代吉姆尼(第四代)的諜照,雖然全車偽裝 但依然可以清楚的看到與現款的變化。相對比現款,更加的復古,最大的視覺效果就是更“方正”了。但看外形有著奔馳G的既視感。

外觀方面 圓形大燈配合上方形孔式進氣格柵,一股復古的味道陰面而來。側面設計非常簡單,直稜直角,肌肉感非常強。尾部同樣是方正造型,配合上小書包備胎,確實有些硬派越野車的感覺。

新車將放棄現款搭載的那套1.3L自然吸氣發動機,代替它的將是0.66T渦輪增壓發動機,雖然排量減小 但在動力上確實有所提升同時也兼顧了燃油的經濟型。


大車猩

非承載式車身、1.3L自然吸氣發動機、前置分時四驅系統、前後三連桿硬軸連螺旋彈簧,瞧瞧這個懸架,許多大型硬派越野都不會這麼用。





第一款吉姆尼誕生於在1972年,動力上風冷的L50發動機被水冷L50所取代,最大馬力更是上升至了28Ps/5500rpm,時速可達80km/h, 爬坡能力達到35度,典型一輛迷你硬派越野車的代表。



如今的吉姆尼屬於第三代,採用1.3L自然吸氣發動機,憑藉著1075KG重量的車身和2250mm的短小軸距,輕巧的靈活。最大可產生286N牛米的扭矩,接近角分別為和離去角分別為30度和46度,越野能力十分強悍



一直是吉姆尼的短板,整個中控臺上,放手抹去都是硬塑料材質,但是考慮到一款小型硬派越野車13-16萬的售價,而且主打越野,內飾也就不那麼重要了。



吉姆尼適合那些單身或者擁有多臺汽車,又迷戀越野的老鐵們,一般乘坐2人是最理想狀態,後排則更多的被用來放置物品和補給,



瞧瞧這底盤,用強壯來形容一點也不為過,對於越野改裝發燒友而言,吉姆尼擁有無限改裝空間,以上這些理由綜合起來,便是吉姆尼受青睞的原因。


棟哥曰

在越野的時候,除了酷路澤、FJ以及牧馬人外,你看到最多的應該就是吉姆尼了。那麼為什麼這麼一個看似是個家用買菜車的SUV,如此受到越野愛好者的青睞呢?

首先就是便宜。目前來說,吉姆尼只有進口版本,官方指導價在14.18萬-16.08萬。可能有人覺得這個價格還是貴啊,我都能買一輛高配的國產車或者低配的合資車了,為什麼要買一個小型SUV呢。

當然了,如果你把它放在城市SUV的類別中,吉姆尼的確不佔有什麼優勢。不過,在硬派SUV領域中,吉姆尼的性價比可以說是無人能敵了。你要知道,像牧馬人、FJ酷路澤這類的價格基本上要五十萬以上,性能弱一些的也要三十萬上下,就算國產的哈弗H9也要二十萬以上,你很少能找到像吉姆尼一樣十幾萬的硬派越野車了。

在越野性能上,吉姆尼也是可以和諸多硬派越野車同臺競技的車型。車身結構採用的是非承載式車身,並且還配有分時四驅系統,而後橋也為硬橋,基本上符合硬派越野車“耐操”的特點。同時,由於吉姆尼軸距短的原因,在進行越野的時候也會佔些便宜,通過性會更好一些。

正所謂:“魚與熊掌不可兼得”。吉姆尼雖然以超高的性價比和優異的越野性能獲得一大批粉絲,但在內飾和動力上卻是它的軟肋。1.3L自然吸氣發動機和較為粗糙的內飾做工,也是許多消費者詬病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