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告!看这部电影说话会被杀掉

绝对不能发出声音

给你一分钟回忆,你看过没有尖叫声的恐怖片吗?

估计很多人会说,没有尖叫声那能叫恐怖片吗?!

本周刚上映的一部电影,就是这么奇葩。

它不仅没有尖叫,还不让你说话、不准吃爆米花,甚至屁都不准放一个。它就是今年北美口碑炸裂的恐怖片——

《寂静之地》

《寂静之地》由好莱坞才子约翰·卡拉辛斯基自导自演,同时他也是署名编剧之一。

说名字可能不熟悉,但她老婆你肯定知道:英伦玫瑰艾米丽·布朗特。

没错!他老婆就是在《明日边缘》中靠一身腹肌圈粉无数的女英雄艾米莉·布朗特。

约翰·卡拉辛斯基和艾米莉·布朗特因戏生情,这次也是他们的第二次合作。

《寂静之地》的故事设定在2020年的近未来,全球遭受神秘怪兽入侵。

怪兽的体型很大、行动敏捷,远超过人类。

这些怪兽的独特之处在于它们的头盖是打开的,就像一个耳洞,锋利的牙齿在耳洞里不停转动。

它们没有视觉和嗅觉,只有逆天的听觉。

只要听到一点声响,例如动物的叫声、玩具的音乐、人类的脚步声,就能从千里之外扑过来把发出声音的东西撕碎。

所以在这个末日世界里,唯一的生存法则就是保持安静!

在美国一个荒废的乡村里,一对夫妻三个孩子,成功地躲避了怪兽的猎杀,幸运地活了下来。

父亲为了保证全家的安全,制定出八条生存法则:

法则1:绝对、绝对不能发出声音

为了不发出任何声响,父亲在室内外铺上沙子路来消除脚步声,全家人无论多冷都光脚行走。

家中一切交流都使用手语,吃饭不用盘子用树叶,就算下棋,棋子都换成了针织的布料。

法则2:必须保持团队合作

绝对不允许任何人单独行动,白天父亲和儿子出门寻找食物,母亲和女儿在家互相照顾。晚上则一家人呆在地下室。

法则3:红色表示快跑

针对怪兽没有视觉的缺陷,父亲发明了一套用来远程沟通的照明系统:在屋子四周围上一圈灯泡,黄色代表安全,红色表示有危险、快跑。

其他生存法则还包括:不要偏离道路、不要单独行走、不要进入玉米地、注意你的脚下等,一家人严守生存规则,逃过了一次又一次的捕杀。

但是好景不长,怀孕9个月的母亲即将面临最危险的挑战——她的临盆期将至!

那么这一家人和新生婴儿,该怎么逃过这场危机呢?

相信大多数人和我一样,在经历了《招魂》《逃出绝命镇》《屏住呼吸》和最新爆款《昆池岩》之后,再看到史上最惊悚、年度必看恐怖片、10年来最恐怖等宣传语,第一反应就是翻白眼。

这一次,背上“年度必看惊悚片”的《寂静之地》,以开幕影片亮相年初的美国西南偏南电影节,烂番茄95%新鲜度,连一向严苛的Metacritic都打出了82的高分。

4月初上映后口碑和票房更是一路飙升,首周票房就力压在国内大爆的《头号玩家》,以成本1700万美元在全球豪取2.13亿票房。出品方派拉蒙已经美滋滋的宣布开拍续集了。

所以,《寂静之地》到底有什么独特之处让它口碑票房双收呢?

两个字:默片。

不能说话、禁止尖叫,80%的时间没有对话,它几乎就是一部采用“默片”拍法的恐怖片!

恐怖片中制造恐惧的重要元素——声音,一开始就被它抛弃了。

纵观恐怖片的几大类型,为了营造恐惧无外乎两种形式:

第一种是视觉惊悚,只要是怪兽够惊悚、场面够血腥,就一定能把你吓得惊声尖叫,比如说经典无声恐怖片《卡里加里博士的小屋》。

它虽然没有一惊一乍的音效,但凭借哥特式的诡异视觉效果,扭曲的房屋、交错的影子,就能在视觉上塑造出超现实的惊悚感。

而后来发展出的血浆恐怖片就更不用说了,靠肢解、爆头、鲜血乱飙这些刺激肾上腺素的暴力场景来制造恐怖效果,《死神来了》《驱魔人》《魔女嘉丽》都是以血腥诡异的场面成为一代人的童年阴影。

第二种恐怖片是心理惊悚,由悬疑大师希区柯克发扬光大。

希区柯克有一个著名的“定时炸弹”理论:如果一开始炸弹突然爆炸,死了很多人,观众不会觉得害怕和惊讶,但是如果一开始是一群人在桌边悠闲聊天,而桌下有一个定时炸弹,那么观众的心就会随着时间紧张起来,时时刻刻想着这颗炸弹。

让我们知道“恐惧”就在身边,但戏中人不知道它什么时候出现、会发生什么事,我们就会一直处于紧张中并焦虑等待,比如《异形》。

“太空中没人能听见你的尖叫”,就是简单的一句海报宣传语都让人心里发毛。

在潮湿、阴暗、封闭的太空舱内,有一只神出鬼没的外星怪物,它躲藏在黑暗的太空舱中和无助的人类玩躲猫猫,而我们只能在黑暗中紧张地等待着“未知”的发生。

靠着制造心理惊悚,电影史上“最恐怖的怪物”就这么诞生了。

但这两种恐怖片的共同点在于观众是被动接收者,无论是视觉上还是心理上,都是单方面把恐惧传递给观众达到惊悚的效果。

而《寂静之地》的与众不同就在于它不是直接用怪兽来吓观众,而是借用“安静”这个设定带着观众和戏中人处于同一遭遇中,通过吓戏中人来吓到观众。

本片的惊悚感来自于两层未知,第一层是戏中人是否会发出声音?第二层是怪兽有没有听到声音?

尖叫,以前在恐怖片中的“反应”变成了“原因”。

所以,从电影中每一个轻微的脚步声、喘气声,甚至是把玉米叶吹得簌簌作响的风声和水流声,到电影外邻座发出的一声咳嗽、手机的一声提示,都能让你战战兢兢。

这还不算,导演也设置了“定时炸弹”:地板上凸出的钉子、指针在走动的计时器、不知道何时会哭泣的婴儿。

我们很清楚这些东西会产生什么声音,所以当这个“炸弹”真的爆炸时,相信很多人和我一样,都是用手紧紧捂住嘴巴,害怕发出一丁点声音。

这绝对是一种非常独特的观影体验。

它要求观众在出现惊悚镜头时不要出声、一定要憋住。通过与观众的互动来营造恐惧,这种代入式的观影体验,几乎是一种听觉上的4D。

上世纪50年代,美国导演威廉·卡索就想到了利用互动感来提高恐惧感。

1959年,由他执导的恐怖片《猛鬼屋》上映,威廉·卡索配合剧情的发展,在电影厅上挂着一个3米长的荧光骷髅吓观众,有的骷髅还会根据剧情发展突然从墙壁中弹出来。

这种让观众与电影剧情同时间、同空间的体验互动,几乎就是现在4D电影的雏形。但它始终还是依靠电影外的协助,不是电影本身的互动。

而《寂静之地》就是依靠电影本身的声音来制造出观众心理上的4D体验。

本片对声音的处理非常细致,它放大了戏中人发出的声音和环境音,目的是让我们一直处于紧张中,因为我们不知道什么声音会引来怪兽,正是这种声音,让我们参与其中,形成一种心理互动。

所以说,我们其实是和戏中人一起背上了这个“定时炸弹”,成为和他们一起躲避怪兽的参与者。

当然,这部电影最好的观影体验是:它终于给了我们一个名正言顺的机会,让影院里发出声响的人“Shut 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