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站,别离》是大妈收割机,邬君梅才是这台破机器的老柴油

文/马庆云

昨天写文章说电视剧《下一站,别离》,塑造一个秋阳的成熟老腊肉角色,就是为了收割客厅大叔们,让他们自觉将男主角置换为自己,从而意淫半老徐娘李小冉。不期,文章引起不少读者的热议。有几位编剧朋友也对此事感兴趣,但对此表示了不同看法。

4月22日,电视剧《下一站,别离》收视率正式登顶,成为冠军。接下来的很长一段时间,电视台估计都是这部戏的天下了。根据一些老电视剧编剧的经验来看,一部电视剧若是能够长久反复播出,收割的往往是客厅大叔们。比如,《亮剑》。而这类电视剧在首播的时候,往往很难收视率冒顶。

像《下一站,别离》这类戏,从编剧角度讲,要满足的,还是客厅大妈们。中国社会,看似是男权的时代,实际上,在家庭生活中,则是母权的时代。大伙如果注意最近一些年的影视剧的话,会发现,一些家庭伦理剧往往存在祖母、外祖母、母亲等形象,很好出现有较多戏份的公公月岳父们。他们在家庭剧中属于没什么台词的老好人角色。

即便像是《还珠格格》这样的清宫戏,在几个小孩子之外,还是要有一个皇后耀武扬威的。乃至于第二部中,皇后都不足以让戏更具备看点,真正的母权大家长成为皇太后。这种母权形式的存在,非常符合很多家庭的现实生活。而母权在电视剧的剧情中被确权,更容易吸引女性观众的注意力,从而获得客厅大妈的收视。

今天,我和几位老编剧讨论了一下《下一站,别离》的剧情模式,它实际上是大妈收割机。在这部戏中,邬君梅饰演男一号的姐姐。而整部戏压倒一切的“矛盾点“便是秋阳的婚事。谁去主导这一切呢?在电视剧中,便是这个邬君梅饰演的秋月。等于说,整部电视剧,无论秋月是否出场,她的母权都已经被剧情矛盾确权了。

而电视剧编剧的机敏或者说不地道的地方,就在于,将这个大母神喜剧化处理,从而赢得客厅大妈们的好感。邬君梅在《下一站,别离》中担当什么重任呢?她负责通过剧情传达一种客厅大妈们所认知的生活真理,而且这种真理被屡次确权,不容置疑。不妨举个例子。

姐姐关心弟弟的婚事,甚至于到了亲自出马帮弟弟张罗跟对门女邻居交好的地步上;姐姐有弟弟家的钥匙,不用敲门就可以直接开门进来,从而干预弟弟的任何恋爱与婚姻生活;姐姐可以随时介入到弟弟与弟媳的问题当中来,不用回避什么。

这个姐姐的形象,在不少其它电视剧中,则是母亲的形象。也就是我所说的大母神。现实生活中,要是真有这样的姐姐,青年男性甚至于青年女性一定觉得挺不自在的,没准都能打起来。但在电视剧中,邬君梅饰演的角色却是一个非常讨喜的人物了。为什么呢?

就是因为客厅大妈们觉得,秋月就是自己。这些大妈们不也正在为了儿女们甚至于弟弟妹妹们的恋爱婚姻等事务东奔西走嘛。在很多时候,她们这种东奔西走实际上是不被理解的,但是,电视剧《下一站,别离》却理解她们,而且给她们确立高高在上的权力,造成一种观影上的快感。

一个相反的例子,就会让客厅大妈们非常不爽。主打青年收视群体的《欢乐颂》里边,樊胜美的父母被塑造成了欺负姐姐的典型。剧情中,欢乐颂其他姐妹帮助樊胜美战胜自己的重男轻女的父母,但客厅大妈们对此实际上有不少人表示了自己的不爽——养女儿,难道不应该帮助家里吗?好在,《欢乐颂》就没打算给客厅大妈们看,不用讨好她们。

但《下一站,别离》则是给客厅大妈们看的。编剧们从创作阶段开始,就是对母权的种种示好。邬君梅饰演的秋月,像一个家庭买办,弟弟的所有事情都可以参与进来,甚至于具备生杀予夺的权力。这种权力,实在能够满足客厅大妈们对家庭权力的高度掌控心理。

而另一方面,该戏编剧们坏的地方还在于,不仅用邬君梅这个老柴油去满足大妈收割机的发动工作,而且还用庞大海的角色去对客厅大妈们进行精神“色诱”。纵观已经播出的《下一站,别离》的剧情,姚奕辰这个小鲜肉在剧中表现出来的爱情观,太符合大妈们找准女婿的定位呢。

首先,这个男人要木讷一些才好。第二,这个男人要忠诚,不善言辞的忠诚,时刻做备胎的忠诚。第三,这个男人还要善良勇敢,愿意为女生做事情。第四,他们也要有一定的经济实力,穷屌丝可不行。最后,最重要的一点则是,要帅。因为作为电视剧而言,这种小鲜肉式的帅气,对客厅大妈们足够具备吸引力。

在《下一站,别离》中,庞大海这个角色基本上满足了客厅大妈们的一切需求。而他与苏云两人的爱情对手戏,更适合大妈们的精神移情。这个在爱情上坚贞不渝的小男生,移情为女婿可以,假设成小老公也未尝不可。这正是老编剧们洞察到的客厅大妈们的收视心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