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是长沙市中心的“城中村”,美好生活让人向往

向韶村是长沙市区比较老的小区之一了,绝大部分都是七八十年代建造的老式公房。大约在40年前,向韶村曾是长沙铁路职工福利房的聚集地。

摄影:谢金庭 1978年10月

左下方为解放东路旁的育英小学华天大酒店及长沙铁路局向韶村。

虽然是老社区,但生活在向韶村里的小伙伴无疑是幸福的。楼下的小门面卖的当天最新鲜的蔬菜、出门就是米粉摊、杂货店、五金店……

可以说,向韶村是一个拥有本地人和外地人共同记忆的地方。

城市太大,总有一些地方被忽略。也许在一条笔直大道转角,就会收获惊喜,向韶村就是这样一个地方。

向韶村坐落袁家岭商圈内,袁家岭地铁站距离此处100米,毗邻友谊商店、阿波罗商业城,周边还有新华书店、湖南图书馆······

绝佳的地理位置。对于刚毕业和刚到长沙找工作的外地人来说,他们的生活是从向韶村租房开始。

可对于居住在向韶村的人来说,这也是个让人又爱又恨的地方......

从居住体验来说,小区里的道路很狭窄,楼道里的线路也很繁乱,赶上下大雨,排水设施未及时跟上,房子里便会进水,这让生活在这里的人苦不堪言。

但存在即有意义,无论外面多么热闹,走进这里却有一份向韶村独有的寂静。每一个生活在这里的人,似乎都有他们的故事。

城事

向韶村以铁路退休职工人员为主,许多铁路单位也聚集于此地。近几年来,许多外来人口涌入此地。

铁路文化宫

长沙铁路建设有限公司

♡长铁一中

长沙铁路第一中学位于长沙市芙蓉区五一路向韶村,创办于1958年,原隶属广铁集团公司。

原本的铁路职工宿舍如今发展的生气勃勃又不乏茂盛的生活气息,住在里面方便又恬静,很有种“大隐于市”的感觉。

几位年轻人打算在向韶村租个房子,这里交通比较方便,合租也便宜,但是不想通过中介。找的辛苦了坐下来打了一盘王者荣耀。

在石墩休息的两位老人,说起向韶村的发展话匣子就打开了......

“在这里住了四五十年了,长沙铁路龙头老大,到火车站那一篇都属于向韶村......”

“老地方了,不行了...前几天下雨,一楼都涨水了......”

现在的向韶村内,除了供居住外,临近街边的小屋便改为小餐馆、小旅店、按摩的商铺,零散却有秩序分布着。

对生活在这里的人来说,这里有很多忘不掉的味道,一直回味到现在。

♡犁舍塔客堡——少年如旧,“感谢你,它还在!”

1995年开始,长沙出现了几家名叫“塔客堡”的店,很难说清楚“塔客堡”这三个字在30岁左右的长沙人心中,到底是什么概念。

我的一些朋友每次路过这里都会说,这里啊我高中的时候经常来,现在居然还在。悠闲的吃个简餐,喝壶茶,带着一本书,猫咪在窗台上慵懒的睡着,坐在闹市中仿若与门前的快节奏隔绝...

差不多20年的时间,对一家店来说是很不容易的。

可以说它见证长沙五一路几次繁荣变迁......

旁边长铁一中的青涩学生现在已为人父母......

♡小饭局——小饭局大江湖!

一家常德菜馆,不大的店面每个角落都放着装有不同米饭的锅,酱油饭,芝麻饭,玉米饭,红薯饭...每次去都想每个口味都吃一碗,不知不觉就吃撑了。

这里菜价位不高,但真叫一个下饭。

酸辣椒汆肉,超级下饭;芋头炖牛腩浓浓的汤汁,家里的味道;下饭菜炒蛋,香香脆脆,最先消灭光的一定是它...

♡李记面粉馆——轻挑、重挑还是过桥?

强烈推荐吃炒码,味道很正,可以跟老板娘提出要求来调节口味和份量。老板娘说:“来我家吃粉绝对放心,做滴是学生伢滴生意,绝对然他们吃的饱又吃的好!”

正因为开在学校附近,每次点粉的时候老板娘总是干练又利索,“那你就要快啦,等哈学生伢下课哒就冒位置坐哒啦~”

♡无名粉店——酒香不怕巷子深

一次在向韶村闲逛的时候发现了这家小店,时候不算早了吃粉的人还是很多。我问老板这家店有名字吗,老板说没有,街坊邻里都知道就可以了...

因为就在居民楼里,他家可是向韶村居民定点的早餐档口。多年经营,虽然到现在还没有招牌,但是好味道吸引了不少忠实粉丝!

如果你在向韶村住过,你一定对这里又爱又恨。看着爸妈老去,自己长大,看着这个几十年的老新村一点点的变化……

就如一个小社会一般,有人不断吐槽这里的生活硬件,但另一方面,它的地段,也是真好。交通方便,公交线不用多说,出门就是地铁,对面就是晓园公园,不论去哪儿,都能很快过去。

一个城市的发展需要一些记忆,向韶村就是一个充满着记忆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