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互联网的时代真的已经结束了吗?

最近一段时间,身边一些朋友在讨论,甚至是争论一个话题:移动互联网时代真的结束了吗?/<font>

有对此持肯定观点的朋友认为:如果公司尚未成立或做大,靠移动互联网的风口,已经没有再出现“独角兽”的可能了。/<font>

对于此,我倒是有不同的意见:/<font>

生活服务和移动互联网的结合,才刚刚开始。下一个10/<font>年,移动互联网+/<font>生活服务还会发生巨变。/<font>


/<font>

生活服务业是一个刚需行业/<font>

如果说移动互联网时代已经结束的观点有一定道理的话,或许是指移动互联网作为一个工具、平台的创新,可能已经接近尾声,再比如网民的数量几乎已近峰值,随着人口红利的消褪,不太可能再有高速的增长。/<font>

但是,移动互联网和生活服务各方面的结合,才刚刚开始。/<font>

目前我们仍然面临着经济下行的大环境,影响主要还是在制造业以及及出口、投资等领域,但生活服务业,可以说是一个不受周期影响的刚需行业。/<font>

中国过去是制造业驱动,现在慢慢变成服务业驱动了。总体看,生活服务这个产业会容纳越来越多的就业人口。58/<font>同城、赶集网的招聘大数据也显示,现在东莞有大量的产业工人开始向深圳迁移,苏州、无锡的产业工人开始向上海迁移,这些就是生活服务必然崛起的先兆条件。/<font>


/<font>

生活服务的绝大部分领域,尚未被互联网改造/<font>

我们知道这两年,在打车、团购等个别领域,移动互联网创造了很大的机会,但实际上绝大部分的生活服务领域,还没有完全被互联网改造。/<font>

我们同时也看到,网络技术、支付渠道的便捷、信用体系的完善等因素,让互联网正在被更多我们曾经认为离它最远的人群高频使用,比如餐厅老板、服务员、家政及搬家公司员工等等,实际上他们对移动互联网使用的依赖和频次甚至超过了白领,而在未来,这样的使用还会更多。/<font>

我们的招聘数据也在证明,移动化趋势仍未消减,反而是在进一步的扩大。比如58/<font>同城招聘的后台数据就显示,用户通过手机等移动端设备求职的比例越来越高,2016/<font>年前三季度移动端流量占比已经超过了75%/<font>,要知道在2014/<font>年的时候,这一比例才为48%/<font>。/<font>

此外,生活服务本质上是信息连通的服务,最容易被信息化、大数据、移动互联网所改变,这是其天然的特性决定的。生活服务领域不管是搬家公司、家教公司还是回收的公司,都是具有中介性质的公司,是最容易被互联网对冲所完全改变的。这个改变已经不仅仅是优化,而是会呈现多少倍效应地增大。/<font>

因此,我认为我们反而会迎来移动互联网改变本地消费和服务业的黄金时代,也将对房产、招聘、汽车以及闲置经济等行业产生革命性的改变。/<font>


/<font>

别人不看好的时候,就是行业出现巨头的时候/<font>

相比于电子商务、娱乐等领域,生活服务起步还是要晚一些,因为它本身的互联网基础设施就没那么好。比如在广大的在二三四线城市,大量的中小微企业仍没有拥抱互联网。/<font>

我认为,未来10/<font>年,生活服务+/<font>移动互联网会发生巨变,生活服务领域最有可能成为推动中国经济增长的动力引擎。/<font>

从我们58/<font>自身发展看,我们的用户量、商户数,目前也看不到增长减缓的趋势,我们的各种业务还是在比较快地发展。/<font>

比如我们推出58/<font>到家后不久,就基本上完成了替代线下门店的过渡。58/<font>到家用户的资金在58/<font>体系中进行担保,相关服务人员也是由58/<font>的平台进行招聘、培训。/<font>

可以说,58/<font>到家发展到现在,已经实现了较高的服务口碑,持续稳定的增长,我相信只要用户喜欢,未来将继续保有生命力。/<font>

所以如果让我判断下一阶段能够诞生比较大机会的领域,我坚持认为“移动互联网+/<font>生活服务”是最有可能的,仍有可能会诞生市值几十亿、上百亿美元的“独角兽”/<font>公司。/<font>

当然,生活服务业也是竞争最为惨烈的行业,所以在这个行业中,关键优势还是在于,能不能提供好的服务。/<font>

当别人持有怀疑的时候,或许正是机会在到来。/<font>

没有任何一个服务品类一经推出,所有人都会看好;而当别人不看好的时候,就是行业出现巨头的时候。/<font>


/<fo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