凭着猪饲料,他几百元起家,现坐拥450亿!

最近的某期访谈节目中,有一个小片段在网上火了。

主持人问女嘉宾,20几岁的时候自己的账户里面有25个亿,这是什么感觉?

嘉宾的回家让人出乎意料,“一点感觉都没有。”她说,自己平时不怎么花钱,就买一些包包,吃一点火锅,然后给老公和孩子买东西。

很多网友觉得这种说法和“一无所有王健林、普通家庭马化腾”的感觉一样,他们是如此成功,但是却“强行”将自己的感觉和普通人拉到一个层面。

不过,我们今天不谈这个“对25亿没有感觉”的女嘉宾,而是谈谈她的老爸,新希望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中国一代顶级富豪刘永好。

刘永好作为中国老一代企业家的榜样,白手起家,通过猪饲料一步步成为坐拥450亿财富的大佬,后来让女儿刘畅接位,让当时26岁的她成为中国最年轻的女富豪。

那么刘永好是怎么一步一步走上顶级富豪之路的呢?

主色调就是学习

“22年前,你们4兄弟凑了1000块钱开始创业,如果用做投资,大概相当于现在的10万元。假如现在你的财富突然间一夜蒸发,你认为你还能东山再起,再度成为中国首富吗?”

说完,他摊开一个很大的笔记本,记下了这个问题,脸上露出敦厚的笑容。这是刘永好的习惯,他的生活的主色调就是学习。无论和谁交谈,他都会拿出随身携带的本子,碰到有用的便往上记。

在刘永好身上,有两项特质:第一,他非常非常的爱学习。只有坚持不断学习,方能不断进步,方能跟得上社会大环境和企业小环境的变化,有能力和知识面对来自外部和内部的挑战;第二,他非常专注,主业一直专注于农业,并在这个领域内做深做广。中国有9亿农民,他帮助农民兄弟挣钱,然后再挣农民的钱。这两项特质最终成就了内地首富。

美梦胎死腹中

中国历来就不缺乏有想法的人,但是却极度缺乏将想法付诸实践的人。

说干就干,这是刘氏兄弟一个很重要的特点。对于学计算机的老大刘永言、学机械的刘永好以及会修理家用电器的刘永行来说,生产电子产品并不是难事。很快,中国第一台国产音响横空出世,起了个名字叫“新意音响”。

刘永好拿着音响来到乡下想和生产队合作,他们出技术和管理,人家出钱,工厂一人一半。没有想到,这个事情报到公社之后,公社书记一句“集体企业不能跟私人合作,不准走资本主义道路”就让刘氏兄弟们的美梦胎死腹中。

24年后,在谈及这档子事时,刘永好仍然感到无限惋惜:“我们失去了一次机会,我们的音响只成为了我所在学校校办工厂的一个产品。后来,这个产品为学校创造了一定的价值,居然还被评为省级科技成果。如果当时我们做音响的话,现在我们有可能成为中国的电器大王,说不准的。”

集体辞职,合伙创业

音响虽然没有做成,但是,创业的强烈愿望却被点燃了。当“万元户”成了刘永好的新理想,那是1982年。

做什么呢?搞音响投资大,何况还有那么多条条框框;而搞养殖业不需要很多投资,技术含量低,自己也熟悉,那就从养殖业开始做起。于是,在左邻右舍鄙夷不屑的议论声当中,刘永好和兄弟们在自家的阳台上养起了鹌鹑。

鹌鹑越养越多,下的蛋也越来越多。钱包越来越鼓,刘永好兄弟们一商量,干脆去古家村办一个“良种场”吧。于是,当时他们马上向银行申请贷款1000元,结果当头便是一盆冷水,银行不贷!1000元钱对于银行不算大数目,对于刘氏兄弟们却不是个小数。最后,四人变卖了手表、自行车等家中值钱的物件,才凑齐了1000块钱。

四兄弟相继放下工作,全心投入“良种场”。“良种场”的主营业务是孵小鸡、养鹌鹑和培育蔬菜种。1983年底,兄弟们一盘点,这一年育新良种场孵鸡5万只,孵鹌鹑1万只,并带出了11个专业户。哥几个兴奋异常。

天有不测之云

1984年4月的一天,资阳县的一个专业户找到他们,一下子就下了10万只小鸡的订单,这可是笔大买卖!被冲昏了头的刘氏兄弟马上借了一笔数额不少的钱,购买了10万只种蛋。

但他们万万没有想到的是,2万只小鸡孵出来交给这个专业户之后不久,他们便听说这个专业户跑了。他们去追款,发现交给这个专业户的2万只小鸡,一半在运输途中闷死了,一半在家里被大火烧死了,对方已经是倾家荡产。

但剩下几万只小鸡马上就要孵出来,而我们又没有饲料,这时候又是农忙时节,农民不会要,借的钱又要马上还。走投无路之下,兄弟们一碰头,商量着究竟是从岷江的桥头跳下去,还是隐姓埋名远遁新疆。那次会议,真有种“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感觉。最终,他们决定留下来,不逃、不躲,正视并解决这个问题。

想来想去,既然农民不要,就把种蛋和小鸡卖给城里人。于是,兄弟四人连夜动手编起了竹筐,打算去城里卖。但农贸市场上的商贩们一个个都有自己的势力范围,彼此寸土不让。

刘永好初来乍到,想在他们的身边安营扎寨,门都没有!磨蹭了一天,他也没有找到安身之处。但是,鸡仔是不能带回去了,晚上向一位好心的大爷借了一个板凳,坐了一宿。

人就是这样,没有逼到份上,谁都不知道自己的潜力有多大。当你坚持到不能再坚持,执著到不能再执著的时候,事情也就成了。第二天,刘永好终于靠自己的诚恳得到了一个地方。这一天,一竹筐的鸡仔总算是卖完了。

其他的兄弟和刘永好一样,连着十几天,每天都是凌晨四点就起床,风雨无阻,蹬3个小时的自行车,赶到20公里以外的农贸市场,再用土喇叭扯起嗓子叫卖。连他们也没有想到,虽然身上掉了十几斤肉,下雨天里摔得跟泥猴一样,但8万只鸡仔竟然全部卖完了!

从受人尊敬的人民教师到被学生看不起的市场小贩,刘永好经历了商业人生的第一次磨难,直接的结果是心理逐渐走向成熟。说好听的,他的内心从此变得坚强起来;说不好听的,他的脸皮从此变得厚起来。无论是内心的坚强还是脸皮的增厚,都是在那样一个年代奋起成功的人所必备的条件。

改做饲料 一炮而红

走上卖猪饲料的过程也是一次不经意的发现。当时刘永好去广东出差,经过农贸市场,看到一个卖猪饲料的店子里面排了很长的队伍,刘永好凑近一看,是一种国外的饲料,味道闻起来很香,不像一般饲料臭臭的。

看着这么多人都在排队买猪饲料,刘永好觉得既然外国人可以做好,我们也可以做好。于是他说服三个哥哥一起合伙做猪饲料,哥几个一拍即合马上就开始做起来。说做就做。

他们几个先将卖小鸡赚了近十万的钱全部投进去;然后在农学院建立饲料研究所,专门攻克相关技术;最后还请了几十位动物营养专家,并且派人去国外学习。这样资金、技术和人才都到位了,事情也就顺理成章地办成了。经过一年半的沉淀,刘家的“希望牌”猪饲料出世。

好的产品研究出来了,别人不知道也没人买怎么办?而且当时还有早就在猪饲料界站稳脚跟的“正大”,如何突围?

刘永好想到的办法是下乡宣传+低价格销售,在成都只要是有猪圈,都印刻着刘永好的宣传标语:“养猪希望富,希望吃一斤长一斤,希望牌奶猪饲料就是精”。价格上每一顿饲料都比“正大”牌便宜60块。3个月之后,希望猪饲料的销售量就成功赶上了正大。

正大当然也注意到了这个新冒出来的对手,眼看就要被超越了,正大也顾不得那么多,每吨直接降价70元,刘永好一看马上降价120元!眼看马上收不住了,继续这么下去估计两败俱伤,于是两家坐下来进行了和解,划分了各自的市场,成都归希望,成都以外归正大。

兄弟分家 再度蝉联首富

没有了强劲对手,希望在成都一炮而红。很快全国也都知道了,中央电视台、新华社甚至香港国外的媒体都专门对希望饲料进行了报道。刘永好也在原基础上进行了进一步的发展,不仅制造出其他样式的饲料,还慢慢建立了饲料厂,慢慢成立了集团,业务范围覆盖全国。

到了1994年,新希望集团已经有了20多家公司。1995年的时候,刘氏兄弟一起当选了《福布斯》大陆富豪榜的首富,资产80多亿,一时风光无限。

以前是没资源没技术所以兄弟四人需要联和创业,现在一起发家了大家都不缺资金人脉技术了,所以他们在1997年分了家。

大哥建立大陆希望,二哥成立东方希望,三哥创立华西希望,而刘永好成立南方希望公司。分家之后,兄弟四人继续做饲料,但是刘永好在做饲料的同时却动了别的心思。

在1998年的时候,刘永好开始进军房地产;三年后,又做起了乳制品行业;而引起轰动的是刘永好成为了民生银行的第一股东,并且在三年后成为副董事长。

在2006年的时候,刘永好以450亿元的身价再度蝉联川渝首富。

刘永好如今已经卸任了新希望的董事长,女儿刘畅接任新希望,在刘畅的管理下,希望也在平稳向上发展。

所以,在培养接班人这件事上,刘永好也做得非常成功,就像他创业一路以来,都肯动脑肯吃苦肯创新一样,做每一件事,他都保持激情、坚持不懈、持续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