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神不好好拍《阿凡达2》,却和一堆电影大神聊了4小时

电影圈“第47定律”——

你如果不拍新片,大家就会忘掉你的存在。

《阿凡达》之后,詹姆斯·卡梅隆去哪了?

卡神的行事风格一向是,轻易不出手,一出手就影史留名。

《终结者》系列、《异形2》、《泰坦尼克号》、《阿凡达》。

十年磨一剑这个词,敢情是为卡神发明的。

所以,如果哪一天卡神又不见了,不用猜,一定在憋大招呢。

用情专一,瞅准一个项目,就会跟这个项目死磕到底。

《阿凡达》系列据说接下来还要出三部。

第二部预计2020年年末上映。

最后一部,则已经排到了2024年。

茶余饭后的功夫,卡神整出来一个讲科幻电影的纪录片——

《詹姆斯·卡梅隆的科幻故事》

豆瓣9.4

6集的一个纪录剧集,每集42分钟

「新好莱坞」导演们之所以受人尊敬,不只是因为他们活儿干得漂亮。

对整理影史、普及电影文化,他们也常常怀有一种一种义不容辞的责任感

最具代表性的是马丁·斯科塞斯,曾制作过《美国电影之旅》、《我的意大利之旅》,用一种比较个人化的视角,观察美国电影和意大利电影的历史沿革。

对科幻电影情有独钟的卡梅隆,也弄出来一部属于自己的电影史。

六期节目一共六个副标题,从题材的角度将科幻电影分为六个大类——

外星生命、外太空、怪物、黑暗未来、智能机器、时间旅行

对于科幻影迷来说,这简直是一场偶像的盛宴——

导演有斯皮尔伯格卢卡斯雷德利·斯科特诺兰吉尔莫·德尔·托罗等。

演员则有基努·里维斯威尔·史密斯、「囧瑟夫」、西格妮·韦弗等等。

此外还可以看到一干著名的科幻小说家、编剧、特效师、造型师等幕后工作人员。

它也是一份全面细致的看片指南,片中涉及到很多影史上的重要科幻片,简述它们的创造性、它们在影史上的意义,并分析它们与社会现实的关系。

比如第一集「外星生命」,主要讲述外星人造访地球的那类科幻片。

这类科幻片大致又可以分为两种,一种表达人类接触外星生命的渴望和向往,另一种则表现侵略与反侵略、压迫和被压迫。

第一种涉及的重要影片有《第三类接触》、《超时空接触》、《E.T. 外星人》、《降临》等。

虽然故事和外星人有关,但这些影片反映的主要还是人类自己的心灵问题

谈到《E.T. 外星人》,斯皮尔伯格向卡梅隆坦承,这部电影的创意来自自己的童年经历。

父母离异,缺少朋友,内心的空白需要有人弥补,幻想中的外星人就成了一种温暖的慰藉。

几部影片里,我最感兴趣的还是2016年上映的《降临》。

它的主题是沟通和语言。

人类的思维方式,是由人类使用的语言决定的,它限制了人类对时间和空间的理解。

外星人向人类提供一种语言,可以让人类在同一瞬间体验到过去、现在、未来。

当然,这种语言是虚构的,然而它却为我们的心灵打开了一扇窗,引人作出玄而又玄的思索——

倘若我们拥有另一套语言系统,那么我们面临的将是什么样的一种可能性?

第二种关于侵略和抗争的影片,反映的则是当前社会存在的种种问题、人类内心深处的恐惧。

《独立日》、《世界大战》、《天外魔花》、《第九区》、《阿凡达》都属于这类影片。

比如伪纪录片风格的《第九区》,讲人类对外星人的残暴统治,实际上可以看作是关于种族隔离和种族歧视的一个寓言,而这一切目前依然在地球上发生着。

在更重要的一个意义上,科幻片不只映照现实,它本身就在创造世界

要描述一种生物,展现一种与地球完全不同的外星生态,小说可以模棱两可,电影却不行。

它必须将脑中的一切设想都落实成画面和声音,而这需要做大量的研究工作。

为了拍摄《阿凡达》,卡梅隆「发明」出了一个潘多拉星球。

星球上的所有生物,都进行了仔细的设计,甚至,他还为这个星球的居民研发了一套语言。

难怪卡神要出来风光一次,首先就得沉寂若干年。

这种工作并不能完全称作无中生有。

看上去出人意料的想象,实际上都是以人类自身的经验为根基的。

怎么创造一个外星生物,卢卡斯告诉你,多去水族馆看看。

海洋深处,人类走出来的地方,是创造外星生物取之不竭的源泉。

关于经验和创意的关系,在节目第二集里得到了更进一步的展开。

第二集,「外太空」,集中讲述那些人类探索宇宙的科幻电影。

既有影史经典,如《月球旅行记》、《禁忌星球》、《星际旅行》、《星球大战》、《2001太空漫游》。

也有近年来的新片,如《地心引力》、《火星救援》、《银河护卫队》。

气势磅礴的《星球大战》,并不是从石头缝里蹦出来的,其中可以看到许多影史前辈的身影。

开场字幕模仿了《飞侠哥顿》,人物的武侠气质来自黑泽明,荒芜的外星球景观则借鉴了约翰·福特。

从这种杂糅之中,卢卡斯开创了太空西部片这一类型。

颇具沧桑感的未来,一改人们以往对未来的想象,使未来和历史紧紧联系在一起。

卢卡斯说,他的电影是拍给12岁的孩子看的,目的是鼓励他们跳出既往的思维禁锢。

科幻电影的创作,始终强调自由

爱因斯坦说光速是速度的极限,而科幻电影的创作者们,总能想出办法让超光速旅行变得合理化。

他们从现实和经验中汲取营养,最终的目的却是将人类从现实中拔出来

正是科幻电影,让我们偶尔走出庸常,开始思索那些平时很少会思考的宇宙终极问题。

它们设想未来,引导未来,为人类命运的未来走向描画出一幅图景。

用卢卡斯告诉卡梅隆的话来说——

人类的命运寄托于这些科幻作品中。

文 | 甜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