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無忌為代表的《倚天屠龍記》,是《射鵰》和《神鵰》的續傳

金庸的武俠小說以張無忌為代表的《倚天屠龍記》,這是《射鵰》和《神鵰》的續傳。

在蒙古統治中原大地時,由波斯傳入中土的“明教”做的是反抗元朝恢復漢人江山的偉業,但是由於行事不按常規且教徒多出手毒辣,因而與中原各大門派結怨很深,互相敵視多年。張無忌之父是“武當七俠”之一,而其母又是明教徒,義父更是被視為大魔頭的明教四大法王之一的謝遜。由於父母被逼出手自殺,從而張無忌從小就流浪江湖,機緣巧合,在一個深谷中找到《九陰真經》,因而武功大成。、

在九大門派合攻明教總壇“光明頂”時,出手維護了明教,被推為新一任教主。在他行道江湖之中結識了四位女子:趙敏(蒙古汝陽王的郡主)、楊不悔(明教左使楊逍的女兒)、小昭(名為楊不悔的婢女,實為波斯總教中的聖女)、周芷若(峨嵋派弟子且在後來接掌了該派門戶)。可以說,他對這四個女子都有很深的感情,對每一個人都不願放棄,但是這幾個女子都是不平凡的,相互之間很難相融,因而她們之間阻礙重重。面對著四位心愛的美女,張無忌心中搖擺不定,不知該如何選擇。只因為他是一個多情之人,不想傷害某一人,雖然他有非凡的武功和聰明才智,但是他的內心卻又是軟弱的。

楊不悔為了替其母贖罪,嫁給了武當七俠之一,從而遠離了張無忌的生活,而小昭為了阻止波斯明教教眾與張無忌之間的衝突,為了救其母金花婆婆而表露了身份,遠離中土回到了波斯;周芷若也因痛恨張無忌在婚堂上的別去而嫁給了宋青書(武當叛徒)。這樣一來,張無忌的身邊只剩下了趙敏一人,他們雖然真心相愛,但是由於趙敏特殊的身份,因此兩人之間也無法正常的相處,軟弱而又多情的張無忌不知如何是好。

為了救謝遜之命,張無忌在少林寺中技阻群雄,但是卻又逃不脫周芷若的逼壓,他雖然有一身武藝,但是卻沒有雄心大志,作江湖霸主已是勉力而為之,讓他逐鹿中原實在不是他的平生志向,因而在一場地誤會中辭去教主之位,與趙敏遠遁海外,但是面對窮追不捨的周芷若,他是驚喜交加,該如何面對今後的命運,他的眼前又是一片迷茫。可以說,這是一個沒有完結的故事,結局究竟怎樣,留待讀者去體味。

正因為他的多情,故而在行事時才會左右搖擺不定,處理問題也是軟弱無力,因此對這一人物類型,我雖有心肯定他的多情多義,卻又不敢認同他的軟弱猶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