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人先养心,种多肉先学会配土!

(如果想看到更多相关分享,请订阅关注“多肉植物百科”)

坐标:云南昆明

前记:都说养肉就是养心,希望我能像肉肉一样,不管在什么样的环境下都能朝着最美最好的状态去努力去奋斗,肉肉有丑的时候,有徒的时候,有没有状态的时候,丑的能变美,能在不知不觉中给你带来惊喜和震撼,徒的最后也会变成老桩。

养人的关键在养心,如果是发自内心的开心和快乐,那么整个人的状态都会很好。养肉肉的关键在于养根,根系决定了植物的体积,侧芽群生,饱满度。对于我来说,在阳台全露养,一天的阳光,光照满分,通风也满分。所以养不好的关键就是配土出了问题。下面就从几种不同的土养出的多肉来做对比。

一刚开始养的时候是一窍不通,就从网上胡乱买了一些土回来,在这些土里只有两小袋的还不错,所以现在也是第一批肉肉里状态最不错的。这个土里的配置是这样的,百分之七十的泥炭土加上百分之三十的颗粒,浇水基本上没有从土里漏出来过。下面就上养一年的天使之泪的对比图。

刚栽一个星期

养了一年多

另外,用全泥炭栽的反面教材。老家的石崖上长了很多野生的多肉,我们那叫石莲花,大神说这是原始姬胧月。我带了好多棵到昆明,然后还带了一些苔藓。然后好兴奋的做了一个拼盘,最后拼盘全军覆没。因为野生的姬胧月对土壤的透气性透水性有很高的要求,它们原本就长在石崖上。

几个月不到,拼盘里的野生姬胧月一棵不剩了

唯一的一棵幸存下来是因为剩的土很少了,我就在盆里放了大量的苔藓,所以幸存下来了。前段时间挖出来重新配土的时候,发现根长的很好,重新给它配了土。

现在的它是这样的,希望它爆出更多的侧芽。

通过上面的对比,就不难发现,养肉在于养根,养好根的关键是透气透水,给根有呼吸的空间。土分三类,第一类是腐殖质土,泥炭和可以替代的椰砖,这类土是供给养分的关键。第二类是松软颗粒,第三类是硬颗粒。松软颗粒就是用手可以捏碎的颗粒土,特点是有一定的储水能力,湿的快干的也快。包括蛭石、松鳞、鹿沼赤玉、硅藻、日向、轻石。硬颗粒常见的就是火山岩、麦饭石、绿沸石、河沙。硬颗粒可以让整个土壤更加透气透水。硬颗粒的特点就是不吸水但是表面可以吸附水分子,保存水的能力比松软颗粒要持久。其实就是保存湿气。

然后再根据不同的地域情况,配比也可以做不同的调整,我的配土情况是这样的,泥炭百分之四十,软颗粒和硬颗粒各百分之三十。然后在这三种土里选了麦饭石、火山岩、绿沸石、泥炭和鹿沼土,盆底加一部分陶粒便于排水。土按照比例配完以后可以参照这样比例,浇的水三分之二漏完,土里留三分之一。

拌土的时候加少量的多菌灵和缓释肥颗粒肥,拌好的土可以用小喷壶喷点水,土潮而不湿,肉肉在潮土里服盆很快,然后三天以后再正常浇水。

于是我就开始去买各种土,心心念念的等了好久,很兴奋的开始配土,可是麦饭石卖家忘记发货了。我就加重了其他硬颗粒的比重,配好以后开始重新栽各种折腾。最后浇水来实验,发现半天水漏不下去,好沮丧。就这样长了一个星期,对比了一下,比之前我栽的好了很多,服盆很快。

后来重新买的麦饭石到了,我基本上没怎么思考就知道我一定会去重新配土的,我一定会重新去折腾的。虽然之前的配土没有那么糟,但是我宁愿去承受一时折腾的辛苦,也不要以后时不时的缺憾和不甘。于是把之前栽好的二十多盆一棵棵全部重新刨出来,重新把麦饭石加进去!弄完以后第一件事是拿量杯来试水,好吧,跟预料的一样。完美的配土,完美的肉肉,完美的花盆。我还根据多肉不同的颜色和形状给它们选了花盆。剩下的就是交给时间了,我知道它们离我想要的越来越近了。上几张刚栽的完美肉肉土。

好友送的小盆,有两只小耳朵,盆的颜色是淡淡的绿色,跟月影很搭

可爱玫瑰,花盆上也是一朵蓝色的玫瑰。

除了配土以外,养肉肉还有浇水、施肥、病虫害的预防、度夏等等。就先从配土开始吧,其他的再去学习和琢磨。

做一个记录,一个好的开始。

==========

多肉植物百科--中国多肉第一微刊!分享养肉技巧,分享多肉生活!生活不只有诗和远方,还有多肉和梦想!如果觉得不错,记得关注并转发收藏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