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超临界流体技术”,贵州这家企业要去非洲建中心

内容提要:作为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我省制订了沿着“一带一路”走出去三年行动计划,努力开拓海外市场,鼓励优势企业走出去。贵州航天乌江公司正是在这一计划的支持下,利用自身掌握的核心技术,叩开了一带一路市场的大门。

贵州航天乌江公司经营部副部长 李长江:超临界状态,它是一种介于气态和液态之间的一个状态。具有液态的流动性以及气态的扩散性和渗透性。是一种高压低温、物理溶解、绿色环保的提取技术设备,是世界上已知的最先进的提取技术设备之一。

通过对压力和温度的控制,这种超临界流体设备覆盖了几乎所有天然植物的提取需求,而贵州航天乌江公司拥有这套设备的35项专利。基于这样的优势,2015年,公司获批成立了超临界流体技术及装备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

贵州航天乌江公司副总工程师 孙太林:1996年研制1升的设备,到2000年以后,大工业化的设备开始研制。到目前为止已经可以做到3500升到5000升的设备。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具有丰富的植物资源,这让超临界流体设备有了更广阔的市场。2015年,航天乌江出口印度一套400升的设备,用于辣椒精油和辣椒碱的提取。今年5月,又出口保加利亚一套500升的设备用于提取芫荽精油。

贵州航天乌江公司副总经理 宋大为:出口保加利亚,它是我们第一次进入欧洲市场。“一带一路”给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平台。

除了在食品加工领域,该技术还延伸到了医药保健以及新材料领域。根据国际市场不同的需求,航天乌江也做出了不同的规划。

贵州航天乌江公司董事长 潘江波:主动融入到“一带一路”当中去,主要是我们的技术装备达到了国际水平。下一步我们想以超临界流体技术为一个主基础,逐步延伸相关的产业。在非洲建一个超临界流体技术工程中心来推动当地的植物提取的发展。在欧洲,主要是针对装备的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