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香村」再有名,青岛人还是最爱「生活林」的老味道

嗨!大家好,我是永远二十四岁却是酉时团队怀旧担当的三顺。

食物生来带着记忆。对于青岛的小孩来说,「生活林」是个神奇的地方。曾经,家里正月十五的元宵、八月十五的月饼都是来自这里。还有那用纸包起来上面加个红贴用绳一扎的桃酥,走亲串门都买上一包送亲戚朋友,可有面了。

前几年,三顺去北京出差,回家都会捎回两盒稻香村的点心礼盒,爸妈却嫌我乱花钱,说哪有咱们自己的生活林好吃。这几年,家里生活林的痕迹逐渐模糊。现在,想吃生活林的点心,只能去河北路那唯一的店了。

河北路,青岛仅剩几条还铺着菠萝路的马路,直通劈柴院。河北路8号,保留着90年代招待所风格的生活林酒店旁边就是卖点心的门店了。门口的牌匾在记录着这家店曾经的辉煌。

推门而入,大约二十平的店面,满眼红的白的黄的,儿时的记忆在一瞬间被调动起来。糕点整齐的摆在架子上,简单的包装,90 年代特有的质朴依然延续至今,似乎时间在这里偷偷放慢了脚步。

批把梗、眼镜、蜜三刀、鸭尾酥、老式桃酥……还有冷藏保存的娃娃糕!套用一句老话:真的是琳琅满目,一应俱全!

有种挑花眼的感觉。不到一百块钱买了整整一大包!

甜脆条

其实就是批把梗!一买一大包,但是不用担心吃不完,因为真的非常好吃。

每一小条都是硬脆的口感,咸口。粮食和油脂结合特有的香气、淀粉转化产生的甜味,会通过咀嚼过程弥散在口腔里,幸福感爆棚~

吃这个最好是配一杯清茶,中和一下油脂的那种腻。

蹦脆沙

我小时候都叫这个眼镜,因为外形特别像一圈又一圈的厚眼镜片。

美中不足的是,一袋子里,完整的“眼镜”造型的实在找不出几个。

和批把梗一样,特别适合看剧的时候吃,嚼着嚼着,三分之一袋就没有了。但是没有批把梗那么腻,吃完了看看手就知道了。

鸭尾酥

如果要票选最受人喜爱的生活林点心 Top3,我想鸭尾酥必须入围。椒盐甜香几乎老少皆宜。皮香酥掉渣,起酥程度非常高,椒盐馅料油润醇香。

吃的时候要小心翼翼,稍一用力酥皮就会破了,有时候我都一口吞掉一个,然后再咀嚼中感受椒盐和酥皮的咸香。真的,这东西的美味程度值得我能跨越大半个城市来买。

萨其马

作为萨其马,松软是必须的。但这款萨其马的重点是青红丝!没有芝麻,上层是酸甜的青红丝,这可是生活林萨其马的独有特征!

说起青红丝,第一反应还是小时候吃的月饼,喜欢老味道的人欲罢不能,接受不了的嗤之以鼻。现在的我还是挺喜欢的,虽然小时候都是一丝一丝全部挑干净才吃,当时以为这就是青椒和红椒做的。

黏,特别黏;甜,非常甜,但是油脂和糖混合在一起的口感让人欲罢不能。所以不喜甜食或者排斥青红丝的胖友们就不建议尝试了。但想吃甜的时候掰一小块儿吃着很有满足感。

开口笑

炸制的小零食必须酥松,炸透。甜度或者咸度不能过高,不然太腻。表面芝麻铺的很多,炸得酥脆,同时油脂含量非常高。

甜度比较低,入口是芝麻和油脂混合的味道,满口香!

雪饼

虽然叫饼,但外形都是胖胖的一个,让我想到吃完这些所有点心的自己。

外层均匀地裹着一层细砂糖,里面应该是糯米,炸得中空,又轻又酥脆。甜度不算太高,属于能够接受的范围。

小时候吃的时候总是把白砂糖先舔掉。

蜜三刀

说完萨其马,就得说说另一个甜吼了的蜜三刀!确实,蜜三刀不是人人都能接受的。甜度基本上称得上生活林这些点心里的之最。

外层黏腻拉丝,内层也非常入味。入口软糯但也不是入口即化,有少许的芝麻提香,让整个糖块的味道有所提升。

这么多年了,我还是觉得好吃的,但确实很甜,只敢吃两三块儿。

娃娃糕

冰箱里仅有的几种糕点之一。外形像mini的铜锣烧,和马卡龙差不多大。夹层的饼软软的,内馅还是小时候最爱的果酱。甜度比较适中,一口一个回忆!

这味道,嗯,还真的是很 80 年代。就想吃个情怀的话就买吧。夜宵比较合适,有热牛奶更好,蘸着吃。

可可点

另一款在冰箱保存的糕点,也是唯一一款记忆有点儿模糊的。看外表是不是以为又是一个甜度极高的蛋糕?这次你们真的愿望糕点师傅了。真的不甜!口感层次也是有的!

我想补充的是,一盒两块儿蛋糕,每块儿都是长宽高比例大约1:1:1的立方体,用料很实在,因为蛋糕的紧实度真的很高,吃多了会有点儿噎。颜值真的不输某些咖啡厅里动辄30+的蛋糕。

后记

四月份的青岛,已经开始大步迈入旅游季,在中山路上的网红饭店都需要等位,而这里的却有一丝冷清。店里只有一位大叔,穿着白大褂,满脸笑容,很亲切。

大叔看到我买了这么多样,说:“嫚儿,你要是觉得一袋子太多了,都可以单称,要多少称多少。回家吃不完一定把口儿扎好。

卖货之余,大叔会和坐在店里休息的几个老伙计聊一会:

“那么多老牌子都进商场了,看着卖的都挺好的啊。”

“都知道进商场能挣钱,但是没人能做啊,一天就能做出这么多量,年纪都大了,出不了那么大的力了。”

小时候没有皇家美孚也没有笑蕾丹香,我们吃得最多的就是生活林这些小点心,现在我们长大了,这里的味道依然没变,但却离我们越来越远了。这次还有一点儿小遗憾,没有买到菠萝酥。

老点心,吃的还是怀旧味。生活林哪些点心里藏着你的故事,在评论里讲给我听好吗?一句话也好,极小的细节也行。口味是件很私人的事,愿意聊的都是和三顺都是拜把子的交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