扭住创新“牛鼻子” 广开进贤之路

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九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四次院士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时强调,要“把人的创造性活动从不合理的经费管理、人才评价等体制中解放出来”“不能让繁文缛节把科学家的手脚捆死了,不能让无穷的报表和审批把科学家的精力耽误了”。(新华网2018-05-30)

近年来,我国科技事业密集发力、加速跨越,实现了历史性、整体性、格局性重大变化,重大创新成果竞相涌现,但仍然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比如人才发展体制机制还不完善,激发人才创新创造活力的激励机制还不健全,顶尖人才和团队比较缺乏等。只有下气力补齐短板、打破瓶颈,充分解放科学家的手脚,发挥科学家主观能动性,才能真正实现我国科技实力从量的积累向质的飞跃、由点的突破向系统能力提升。

给科学家松绑,着力改革和创新科研经费使用和管理方式。让经费为人的创造性活动服务,而不能让人的创造性活动为经费服务。我们已经出台了相关改革方案,如《关于深化中央财政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管理改革的方案》、《关于进一步完善中央财政科研项目资金管理等政策的若干意见》。要不折不扣把中央精神落地落实,让科研经费的使用和管理更加便捷、更加科学、更加高效,让科学家们不再“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给科学家松绑,要创新人才评价机制。全社会要关心知识分子、尊重知识分子,营造尊重知识、尊重知识分子的良好氛围。建立健全以创新能力、质量、贡献为导向的科技人才评价体系。要认真落实《关于实行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分配政策的若干意见》、《关于分类推进人才评价机制改革的指导意见》等方案,形成并实施有利于科技人才潜心研究和创新的评价制度。不断深化改革,改变以静态评价结果给人才“盖棺定论”,改变片面将论文、专利、资金数量作为人才评价标准的做法,砍掉有碍创新的繁文缛节。

给科学家松绑,要完善科技奖励制度,让优秀科技创新人才受到尊重,得到实惠,腰包“鼓起来”,释放各类人才创新活力。要落实好《关于深化科技奖励制度改革的方案》,正确评价科技创新成果的科学价值、技术价值、经济价值、社会价值、文化价值,不断释放激励政策“红利”。要注重个人评价和团队评价相结合,尊重和认可团队所有参与者的实际贡献。

创新之道,唯在得人。要不拘一格降人才。以识才的慧眼、爱才的诚意、用才的胆识、容才的雅量、聚才的良方,广开进贤之路,把各方面知识分子凝聚起来,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当前,我国既面临着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又面临着差距拉大的严峻挑战。形势逼人,挑战逼人,使命逼人。必须加快形成有利于人才成长的培养机制、有利于人尽其才的使用机制、有利于竞相成长各展其能的激励机制、有利于各类人才脱颖而出的竞争机制,为科学人才“松绑”,让更多“千里马”自奋蹄。(魏华)